今天是愚人节,我想谈谈愚人。
如果你看过塔罗牌,或是奥修禅卡,两者都有一张牌是「愚人」。也有人说是弄臣,或是小丑。
总而言之,说的不是一个笨蛋,或是智能不足的人,而是一个有大智慧,大智若愚的一个人。
所以有这么一个故事,武士、主教、大臣在争论谁才是国王最信任的人,他们比来比去,比谁跟国王去打仗的次数多,谁陪国王出使的国家多,谁接受过的任务最艰钜等等。
他们争不出一个答案,于是跑去问城市里年纪最大,号称最有智慧的长老。
长老问他们:「什么是信任?」
武士们说出很多想法,最后总结出,「信任就是你敢在这个人表现出最差的一面,并且不害怕受到惩罚。」就像孩子面对父母,他的任性、脆弱和情绪都能释放,并能得到安慰,而不是惩罚。
结果武士发现,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不是他们,他们总是在国王面前表现出最雄壮威武的一面。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是国王身边看起来很愚蠢的弄臣,那位愚人。他非但不用表现出最强大的自己,相反地,他说点蠢话,冒犯国王,国王反而会哈哈大笑。
所以有些身分看起来特别了不起,很可能在某些时候根本一文不值。
比如你将自己设在一个武士的框架中,你就无法享受愚人的自在。
世上有很多人,他们就在追逐这种框架,希望被崇拜、被喜欢,为此构建了一个完美的人设。结果他们真的得到了崇拜和喜欢,但他们却失去了在人们面前表现愚蠢的机会。
他们真的没有机会表现吗?
并非如此。是他们自己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们不允许,也不相信自己如果表现出那个样子,他们能够得到心底想要的成功。
这就是我在看一个社会教育是否成功的角度,如果一个社会的教育,教导出来的人只能用一种价值观去评判成功与失败,那我认为这个社会的教育基本上很有问题。
这种社会使得许多人明明有才能,却因为只有一种成功的标准,进而失去成功的机会。
中国很早就有愚人的概念,出现在《老子》和《庄子》,他们都强调生命中那种愚人的智慧,柔弱的生活哲学。
但偏偏儒家文化走的是相反的路子,人可以为了行仁义牺牲生命。乍看这很美好,很伟大,但试问有多少人内心其实并不想这样干,却因为被社会的道德给绑架,不得不干。
比如某些公司开会的时候,大家都低著头抄笔记,说些不著边际的话,大家都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或是我看过有的微信群,大家彼此互捧,「正能量」多到让人觉得恶心。
我们不用当竹林七贤,但如果我们在生活的开始就多一点自在,少一点矫饰,我们其实可以省去很多武士的麻烦,多一点愚人的快乐。
有句话叫「丑话说在前面」,因为我们先把难听的话先说了,后面才会越来越好听。
比如你今天要谈一个案子,你不好意思谈钱,前面谈了一堆情怀,说得自己好像视金钱如粪土。你内心抱持侥幸,觉得对方可能会因为你的情怀买单,或是「应该」懂得你不过就是在客套。
结果对方听完,真的开了个粪土价,这时你才拿出刀枪要钱,就算要的是公道价,前面铺陈半天的戏,后面的转折却让双方都不高兴。
反而一开始大家就谈好那些真枪实弹的部份,后面要谈感情、快乐喝酒之类的,彼此都没包袱,不用心底始终报著疙瘩。
讲到这里,我也要帮儒家平反一下,其实儒家在董仲舒之后,成为帝王学的工具,失去了先秦的纯真。
孔子问道于老子,其实他们在很多想法上还是很相近的。
比如孔子说自己一辈子努力生活,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但很多人却引用儒家谈到的精神,加上条条框框,倒因为果,好像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就是儒家的精神。
明明孔子说的是「从心」,后人却老谈「规矩」。
愚人耍耍猴戏,大家嘲笑他,所以没有人会杀他,因为跟这种人你感受不到威胁,没有想要跟他争的欲望。
但你成为武士、主教或大臣,又想著要谋求国王的信任,那么你身处的位置本身就充满斗争,这三者自身也充满著斗争的欲望。
可是他们必须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违背本心的样子,拿出那些社会公认的良好品格,甚至只是国王喜欢的良好品格,才好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个历程可能要好多年,并且在实现目标之前可能就被干掉。
规矩,由我们的心所定下。
就像愚人给自己定下的规矩,竹林七贤给自己定下的规矩,那和武士、主教或大臣给自己定下的规矩都不同。
然而,只是说说笑话、很有幽默感,那叫演员,不是真正的愚人精神。
想干嘛就干嘛,伤害他人也无所谓,毫无共情跟同理心,也不是真正的愚人精神。
那什么是愚人精神呢?
写《史记》的司马迁,他才是愚人的代表。宫刑之后,他能够跨越失去男性象徵,可能一生要被嘲讽的风险,选择去做他觉得最有价值的事情。
又好比因为周星驰电影而闻名的明代书画家唐寅(伯虎),史实记载是个讲求道德理法,希望为国效命的儒士。
一度他被皇帝的弟弟宁王重用,后来唐寅发现宁王要篡位,想要辞官又怕被杀,只好装疯卖傻,不惜吃屎喝尿,这才让宁王把他给踢了,保住一命。
回想一下,有多少时刻,因为你无法忍受某些外在的眼光,导致你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失。
而最大的损失,就是我们依从那些其实从来没想清楚的外在规范,加上我们对自己也没有充分的理解,以至于到生命的最后,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在追逐一些外在价值的过程中,空虚而潦草的结束一生。
华盛顿大学教授John Gotttman提出过「滑动门时刻」,指的是夫妻或情侣在感情生变后,往往会不断回想起过去的某些时刻,那些时刻可能是我们在忙著工作,忽略了伴侣的感受。
比如你为了赶著案子,取消了计画已久的旅行。或是为了升迁,接受一个需要离家很远,把养育孩子的责任丢给另一半的位子。
我想起一部电影叫「人生遥控器」,主角为了工作,屡次放弃跟妻子友好、沟通的机会,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最后他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却失去了家庭。
当个愚人使得我们通过我们的心,认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即使有时我们需要当个懦夫,也许那反而才是使得我们能够巩固幸福的最佳选择。强出头,或许短时间能够为你带来名利,而所谓「名之、誉之、毁之」。
多少人都是先出名,跟著大家中了人设,捧成什么好老公、好爸爸,国之栋梁之类的人物。结果桶个小篓子,马上之前的人设就崩了,出名出得越厉害,往下坠落的高度就越高,摔得就越惨。
比如你身在北京、上海,明明薪水足以一年出国一、两次,学自己喜欢的才艺,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奉养父母也没问题。可是这样的收入买不起这里的房,你其实也觉得不需要买,毕竟买了之后,未来二、三十年都要节衣缩食。
可是你在介绍朋友的时候,害怕被人瞧不起,于是谎称未来有套买房之类的计画。
那么你可能就会收获一个有房才愿意结婚的人,在每个你想告诉他真相的时刻,内心痛苦难受。
反而在最初,你诚实的说出你喜爱的生活相貌,说说你不需要买房的原因和考量,以及你考量下带来的生活品质。也许有些人跟你志不同、道不合,你们走不到一块儿。
但说出真相的你,将更容易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对象,而不是浪费时间在演戏,以及和其实不同路子的人相处。
试问,你觉得哪个作法才叫聪明,哪个才是愚笨呢?
或者这就是为什么,愚人节让一些「缺乏勇气,害怕被拒绝,想找好台阶的人」选择在这一天告白。
想想有点可悲,一年之中,他们用364天对心爱的人说谎,却只有1天说出真话。最惨的是,说了之后还准备否认,连这一天可能最终也逃不过说谎的命运。
或许我们还能想想愚人的精神是什么,想想自己试著让自己不要表现出愚蠢,却让自己像是童话故事《国王的新衣》里头的国王,以及其他不希望自己被当成愚者的人,明明看到的是裸体的国王,却谎称看得见不存在的衣服。
现实如此,如此现实。
现实不是看不见的衣服,而是我们认清自己后,拥有的内心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我们能够分辨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莱特兄弟、乔布斯、马可波罗……拥有愚人精神的人,总是不惧怕当个被嘲笑的梦想家。
最后,在这一天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你在乎的是输赢,还是获得真实的快乐?」
愿你找到内心深处的答案。
愚人节快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