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古有谚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今日降雨将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说雨生百谷香。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黄奭shì):“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群芳谱》(明·王象晋):“谷雨,谷得雨而生也。”由典籍来看,故得此名也。
谚语云:“清明谷雨雨常缺”,此时北方雨水贵如油,而江南一带则进入了前汛期,阴雨频繁。
今日早上的古城闷热无比,到中午的时候乌云密布,下午绵绵如丝的细雨如约而至,空气立刻清新俊逸,令人心旷神怡。
晨起出门时,看到周围都是盎然的绿秀。街上的行人也衣衫渐薄,看来春天确实要和我们远去了。
这不清明时节才几天,不知不觉又到了谷雨。春末夏始的时候,古人尤爱暮春,于是留下了无数的送春诗,来和这个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季节道别。清代郑板桥这首《七言诗》是我最喜欢的其中一首: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谷雨节气跟早春二月时的雨水节气相比,虽同有一个“雨”字,但在涵义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雨水节气,不见雪花飞舞,静听春雨无声,意味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下雨。而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不过这谷雨的谷字不仅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所以谚语说“谷雨无雨,交回田主”,是从相反的角度来说明雨水对农作物的重要性。
此时的气温已相比较稳定了,雨量也开始比以前有所增加。此时北方桃花、梨花、杏花等开满枝头,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而南方一带已经有入夏的感觉了,而雨量也会较清明的节气时多了一些。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谷雨来历与习俗
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但是,在民间,陕西省关中流传着《仓颉造字》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在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员史官。一天,黄帝发现了德才出众的仓颉,任命仓颉做了史官。他以结绳记事,国家大事记得清清楚楚,很受黄帝赏识。后来结绳记事日显落后。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一次,仓颉随一个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留下的各种野兽的踪迹讲述野兽的去向。仓颉深受启发:“一个足印代表一种事物呢!”回家后,仓颉便打点行装外出考访。他爬山涉水,不耻下问,把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来。依类象形,始创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当时天下正遭灾荒,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
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现在的“谷雨节”。如今,每逢谷雨节这天,白水县史官镇一带都举行拜仓颉的庙会。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祭海: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
旧时海边,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古时候的人们虽然对妇女出行限制很多,但也是很懂得欣赏和享受大自然无限的美丽风光。
很多青年妇女选择谷雨这天走村串亲,或者结伴到野外游逛,欣赏开满大地的“谷雨花”。同游与秀丽的自然风景相融合,身心愉悦,其乐无穷,祈求家人福乐安康!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赏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
“谷雨三朝看牡丹”,凡有花之处,皆有士女游观,也有在夜间垂幕悬灯、宴饮赏花的,号曰“花会”。
清·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南喝谷雨茶:有谚语说:“清明见芽,谷雨见茶”。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谷雨自古便是采茶的时节,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所以谷雨这天不管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而且要上午采的。要知道,谷雨茶只有贵客来了才会拿出来喝呢。古人有诗为证:
宋·林和靖《尝茶次寄越僧灵皎》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北食香椿: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等功效。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谷雨三侯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一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阳物,静以承阳也。 “萍”指水草。说的是进入谷雨后,因降雨增多,浮萍涨势迅速。在短短的几天里,那些平时缺少绿意的水塘、河畔、湖面,在谷雨到来的几天里,浮萍就会快速地生长起来,茂密起来。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盖当三月之时趋农急矣,鸠乃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意思是布谷鸟开始鼓翅、追逐、疾飞、鸣叫,催促人们快快播种。
芜是杂草。可“春谷终期吹羽翼”,鸠鸣预示着春要结束,此时田野里到处回荡着它“家家种谷”的殷切呼唤。
明朝刘伯温有诗:“鸣鸠语芜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
布谷鸟,学名杜鹃。因为它们叫声近似于“布谷”的字音,所以称之为布谷鸟。另外“布谷”又与“播谷”谐音、近义,有提示人们不要耽误农时播种的意思。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鵀。《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意思是戴胜鸟从天而降,落于桑树。
戴胜鸟的叫声虽然不是很悦耳,但是满身漂亮的羽毛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它头上的羽冠长而阔,呈扇形,棕红色或者是粉红色,有黑斑或白斑点缀其间,仿佛是一顶绝美的皇冠。
谷雨养生
谷雨时节降雨量明显增多,空气的湿度逐渐加大,要通过人体内部调节使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此时,人体的消化功能处于旺盛时期,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同时要注意,此时人体肝脏处于极其旺盛的状态,要避免补肝过度,调养应以柔肝为主。
柔肝疏肝: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春属木,与肝相应。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谷雨时节达到最旺。此时如果七情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因此,柔肝疏肝,调畅情志也是这一季的养护重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