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第一天,苏州果真下起了雪。不大,细细碎碎的,从空中纷纷扬扬地飘下来。由于地面温度高,雪,一眨眼就化成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江南少雪,江南人见到雪总要忍不住大肆宣染,网上嘈杂不堪,热闹异常。大家寄希望这场雪来得更大些,最好有积雪,白茫茫一片,银装素裹,如北国风光。
可惜这场突如其来的雪仅仅撩拨一下众人欣喜的目光就匆匆离场了。第二天起来,哪有白雪的影子?气温却是真的降下来了,奇冷,彻骨。
看朋友圈,昨天还在热烈地发雪景照,满怀希望堆雪人、打雪仗,今天一片哑然。
都在默默地想心事吧?比如我。
是的,我在想雪,在回忆儿时的雪景。
同样是江南,四十年前的江南四季分明,冬天可比现在冷多了。下雪天常有,而且还是鹅毛大雪,田野里,厚实如棉被的大雪,铺天盖地,一如《林海雪原》里的场景。
我最怀念的是沙家漾的冬天。除了饲养场昏黄的灯火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便是场前空旷原野里的雪景。
那是一片麦田,垅与垅之间的沟渠已经被大雪覆盖,看不到泥土,看不到麦苗,唯有白雪。我大概五六岁的样子,跟着奶奶住在饲养场,小伙伴只有一个——跟着她祖母居住的其妹。
我们在白色的田地里撒欢,不时掀起大块的白雪,像滚筒一样卷起来,然后一个个大雪球杵在那里。"白棉被"被掀开后,露出青青的麦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当时年幼,我们只知道尽兴地玩耍,不知道在搞破坏。幸亏,冬天的麦苗还没长杆,仅仅匍匐在地,露出些许青色,小孩子的撒欢对它们伤害不大。进入春天,它们照样萌发,生机勃勃。
太阳出来了,照在雪上,非常耀眼。因为气温低,溶化的速度很慢,特别是那些大雪球,第二场雪下来了,它们还没全部溶化,仅仅是“瘦身”,缩小几圈。
大雪也铺满了村里的泥路,“咔嚓咔嚓”陷下去,厚雪漫过膝盖。摔跤是很容易发生的,因为看不清路面,一不小心就踩到了路边的沟渠里。幸亏穿得棉实,身体不觉疼痛。打个滚,爬起来,拍掉身上的雪,像没事似的继续行走。
下雪天的晚上是最温暖的时光。饲养场的小屋子里,我和其妹挤在奶奶的身边,听两位老人讲故事。没有空调暖气,没有热水袋,也没有绵软的蚕丝被,只有老式的汤婆子和灌了热水的盐水瓶以及像铁一样沉重而且坚硬的旧棉絮被。西北风从门缝、窗户里挤进来,发出尖利的声音,像有人在吹口哨。我和其妹已经沉浸在某个故事的情节里,有些陶醉⋯⋯
走过青葱的岁月,回望童年经历过的冬天,很多温暖的场景一幕幕涌来。
写此文的时候,窗外又在飘雪了,雪花像棉絮般轻盈地飞舞着,感觉比昨天大了些。
心里有所期待,明天会有积雪吗?
下班时分,雪花飘在车窗上,随即化成水 路灯下,雪像飞舞的小精灵 山上的气温比较低,已经有了积雪(图片均转自朋友圈)
网友评论
西北还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