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不自信的男孩
晓涵离开的那天晚上,煦儿说想要一个动物雕塑,如果有了动物雕塑,他的心情就会好一些。
妈妈看着眼前这个自从晓涵离开后一直闷闷不乐的小男孩,突然想到带他去做陶艺吧!这样,既能做出一个动物的模型,又能排解小男孩心中的郁闷。
妈妈和煦儿说了自己的想法,他高兴极了。在这之前,妈妈有很多次都想带煦儿去体验一下做陶艺的过程,不过每次都被他拒绝了,妈妈从不强逼他去做他还不够感兴趣的事情,因此,煦儿还从未去做过陶艺呢!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带着煦儿和阳阳一起向一个叫做“亚文陶吧”的地方出发,这是离他们家最近的一家陶艺制作体验店了。
走进小店,两个孩子兴奋得蹦蹦跳跳,阳阳还没见过这些玩意儿呢,他不停地指着那些残缺粗糙的半成品,或者精致漂亮的成品问着妈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不管妈妈回答什么,他都开心地说“好漂亮呀!”
煦儿可比弟弟有见识多了,不像阳阳那样不停地问妈妈问题,而是默默地欣赏着那些陶艺制品,表情是陶醉的,也是渴望的。
教做陶艺的师傅很和善亲切。他先是教煦儿如何拉坯,不过煦儿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他似乎根本不愿意去碰那些黏腻的泥糊,看了一会之后,他继续去柜台上欣赏成品去了。
阳阳也缠着妈妈带他去看那些他似乎永远看不够的陶艺制品。倒是爸爸,像个虔诚的学徒一样跟着师傅一边学一边请教。
煦儿很想做一个动物模型,可是他观察了半天,觉得似乎每一个都不太好做,犹豫了很久,他最终决定要做一个白天鹅,那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
煦儿把决定告诉了那位师傅的女儿,这是一位看上去和妈妈年龄差不多的女子,跟她父亲一样和善,不过比她父亲爱笑多了,笑容一直挂在她的脸上,使得她极具亲和力。
她帮煦儿拿来了一大团泥,告诉煦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煦儿揪了一小团泥放在手里,又是拍又是捏,专注和认真的表情里又有些紧张。阳阳学着哥哥的样子胡乱地拍着,当手里的那一小团泥变成了扁扁的形状的时候,他无比炫耀地把它举在妈妈面前,“妈妈,好漂亮呀!”阳阳看到很多新奇的东西的时候总喜欢这么说,也许在这个小娃娃的眼里,这个世界哪里都是漂亮的。
妈妈仔细地观察着煦儿,这个小男孩手中的泥团还是没有变成天鹅的造型,他开始有些焦躁不安,不停地说着,“妈妈,你帮我做吧,我不会。”
“小朋友,不要太紧张了,胡乱捏,想怎么就怎么捏,哪有人一下子就能做好呢,那得不断地尝试。”还没等妈妈说话,那位阿姨大概看出了煦儿的焦躁,笑着安慰道。
“我不要胡乱地去捏,我就要一次性就把它做得有模有样。”煦儿有些烦乱地对着那位阿姨说道。
“男孩子就是要有这股精神头!阿姨相信你!”那位阿姨对着煦儿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煦儿不说话了,低下头继续捏着,不知道是因为热,还是因为着急,汗珠从他的头发里不停地滚落到脸上。
后来,煦儿还是没有做成白天鹅,因为白天鹅那“S”型的脖子简直是他无法跨过去的一道坎,而且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做不好,只是因为他害怕做不好,干脆就放弃了。最终他只做了一个鸡蛋,还有一只蜗牛。
这个小男孩总是这样,在接触一个新的事物并且需要他去尝试时,他内心里总是有隐隐的不安。这种不安并不是他不愿意去做,而是他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把事情搞砸。他想做得很完美,可是当努力了一小会依然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时,他便开始沮丧懊恼,便开始对自己极度怀疑。甚至自暴自弃,干脆放弃。
爸爸妈妈早就发现了这点,爸爸有时候会很生气地说,“真不知道他能做好什么!”
妈妈虽然有些担心,但是妈妈从未有过爸爸那样的想法。妈妈想到小男孩三岁的时候很害怕组装,可是到了四岁的时候,他能用很小很小的积木组装成很复杂的枪和车;小男孩刚接触数字的时候,因为走数字迷宫出错而懊恼地哭,可是他为了避免出错,硬是拉着妈妈学到了深夜,终于克服了这个难题;还有他刚刚学写笔画的时候,一开始他总觉得自己可能永远都写不好字了,可是他并没有就放弃不写,每天晚上自己都要主动写上好几页,妈妈都被他的精神感动了,现在他能工整规范地写出每一个笔画了。
妈妈觉得煦儿并不是对所有充满挑战的事情都很排斥,其实他很好强,他想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完美。他只是缺少信心,一旦有了信心,他会完成得又快又好。他曾经无数次地问过妈妈,“是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并不会做所有的事情,是因为去学习了才会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啊,妈妈疑惑是不是在孩子的眼里很多成人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他看着无所不能的大人,小小的心竟然产生了自卑感,所以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妈妈对煦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少有过焦躁的情绪,妈妈觉得成长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花开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爸爸妈妈一起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引导,温暖地陪伴。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棵幼小的树苗,在他成长为参天大树之前,哪能少得了施肥,浇水,除害虫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