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摘17城市故事城市故事
从一线城市回来,记杭州的变化和生活—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四)

从一线城市回来,记杭州的变化和生活—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四)

作者: 潘帕斯雄鹰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10:20 被阅读536次

在这个列表里,杭州本不能和北上广深并列。杭州作为二线城市,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宜居,西湖,小而美。然而这几年的杭州发展特别快,加上很多媒体夸张的宣传,让杭州成了网红的新一线城市。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似乎说到杭州一定会提起阿里巴巴,在阿里的光芒下,杭州的互联网从业环境已有一线城市的水准。

杭州这两年凭借着名气、不错的薪资水平,和低于北上深的房价,不断吸引着年轻人过来。这两年就我听说的,有很多在北京从事互联网的人来到杭州。我们公司的产品和研发部门二十来人,就有4个是从北京过来的,包括技术总监。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去年9月,我辞去了上一份工作,结束了在北京不算成功的生活经历,来到杭州,住在西湖边的一家青年旅舍中,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找工作历程。我来杭州的原因很简单,我是浙江人,杭州回家只要一个多小时,又从事互联网行业。我的家底没法支持我在北京上海买房,杭州勉强可以,因此杭州似乎是我唯一的选择。

西湖一景

杭州·城市


如果说上海小时候给我的印象是大城市,那杭州曾经给我的印象完全不一样,是省会,西湖,破破烂烂的火车站。上学那会,跟着爸妈旅游或者找同学玩,去过杭州几次,每次都会去西湖玩,也去过武林广场,河坊街,钱塘江边,浙大。

十几年前的杭州,市中心只有从西湖和武林广场周边这一块,整个城市西到浙大,东到钱塘江西岸。滨江下沙是郊区,萧山是独立的。城市建设和大小感觉和宁波差不多,有很多老房子,没有高楼,没有地铁。城市风景很好,绿化不错,西湖边的游客一直很多,感觉适合生活。城市建设就一般般了,交通堵,道路窄。尤其是城站,里面小而乱,外面看起来有点破,站前道路又非常复杂,破坏了很多人对杭州的第一印象。

差不多这5年左右的时间,钱塘江两岸出现了很多崭新的高楼大厦和各种大公司,互联网、金融的公司和从业者越来越多,城市逐渐扩大,老城区的一些老房子拆了重建。再加上G20的噱头,和翻了两倍的房价,转眼间,杭州就变成大城市了。

钱江大桥

杭州能不能成为新的一线城市,是一个在网上挑起很多人口水的话题。杭州的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地位上升,和在互联网风口下,阿里巴巴的带动效应。有阿里巴巴,有网易、海康威视、吉利等全国顶尖的民营企业,各种500强企业榜单中杭州都能进前四。互联网的从业环境能排前三,IT、文化产业、金融、房地产这些第三产业都能排进前五。有一所全国前五的浙大,又有G20亚运会等能引起关注、提升国际知名度的活动。作为靠民营经济吃饭的省份浙江的省会,市场经济是杭州天然的优势,说起创业的环境,深圳,北京,接下来差不多就是杭州了。再加上江浙一带民富,杭州的薪资水平一直是全国前几。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杭州的互联网。说起杭州人们都能想到阿里巴巴,这是一个公司提升一座城市最典型的案例,一个阿里集团在杭州有两万人,能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过来。除了阿里还有网易的半个总部,有赞蘑菇街51信用卡等D轮以上的大公司,以及很多的创业公司。我来杭州这几个月,感觉周边遇到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做互联网的。在杭州街头,天上掉下一块砖砸倒10个人,有9个是互联网公司的。

因此,会有很多想在大城市发展,但买不起北京上海房子的人会选择杭州,或者毕业后先去北京上海工作,然后再来杭州准备买房生活。我以前的一些同学,很多毕业后都会在上海和杭州之间选择,我自己也是。这些象征着社会较为高层的资源,让杭州能吸引一部分从事高端行业的人才,在镁光灯下,有了媲美一线城市的资本。

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杭州离一线城市却又非常遥远。杭州城区面积小,人口不算多。尽管市政府一直想将城市往周边扩展,打造出下沙经济开发区、未来科技城、钱江世纪城,但这些地方大部分都只能见到房地产开发商的身影,没有足够的商圈产业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比如阿里巴巴西溪总部那里的未来科技城,基本的生活商业设施还停留在“未来”阶段。

除了备受关注的互联网行业,杭州其他行业的从业环境离一线城市差距不小,比如大型金融机构、国企、跨国企业数量,和广州深圳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甚至像工业、商贸等行业在二线城市中都算不了顶尖。全省虽有浙大但没有第二所211大学,让我这种不上不下的人没什么选择。

最尴尬的是这都2018年了,杭州一共才3条地铁,一号线的两头还是没什么人的郊区,地铁里程跟上个世纪末的北京差不多。杭州的交通经常被吐槽只有四线城市的水准。我在北京几乎不坐公交,在杭州面试的那段时间,每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真让我苦不堪言。杭州的风头也只是这几年刚刚起步,从很多角度来看,杭州还是那个小而美的普通省会城市。如果用金字塔模型来形容一个城市,金字塔上层的部分,杭州已经能够着一线城市的尾巴,但金字塔下层的部分,杭州与众多二线城市并无区别。

杭州·生活


今年9月底来到杭州,我住在西湖里面满觉陇那一带的青年旅舍里,开始了为期一个月,一边找工作一边消磨时间的生活。杭州有很多旅游和文艺氛围的地方,在西湖、灵隐寺等景区周边,以及河坊街、青芝坞、四眼井、满觉陇等特色街区,有各种各样的文艺小店、民宿、特色客栈、青年旅舍。这是作为旅游城市的杭州,生活节奏慢,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西湖周边游览,有钱人在周末来到在湖边山脚下的高端民宿休闲。

古代的杭州是江南重镇,南宋做过一朝都城,元明清三朝是北方人到江南的飞地,历史造就了值得品味的古迹和文化,留在了今天的西湖周边。杭州的特色菜系杭帮菜,也是自古流传下来,作为江南最有名的菜系之一闻名全国,有外婆家等全国随处可见的餐厅,小笼包生煎等日常小吃,东坡肉葱包烩等特色。杭州周边也有一些江南特色的古镇和园林。只可惜杭州对老城区的保护并不好,城中有些遗迹和河流已经消失不见。

西湖自古以来都是杭州这座城市生活的标志,是一个融合了风景、历史文化,和日常休闲的城中湖。单论风景,西湖自然比不上西藏云南那边雪山草原中的湖,但西湖的特点,一是有历史文化底蕴,景色之余有各种热门冷门的文物古迹。用我朋友的一句话说,西湖有名是因为名人都死在了这儿。二是与杭州人民近距离接触,融入了日常生活。翻开杭州地图就能看出,整个城区的四分之一嵌入了西湖和群山,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中,再也找不到一个市中心和湖光山色如此近距离接触的地方。

杭州并没有北上深那样快的生活节奏,宜居一直以来都是外界对杭州的印象。在闲暇时间逛逛西湖、爬爬山、喝喝茶,周末花半天时间到西湖周边的山脚下转转,探访一些冷门的历史古迹,是杭州日常的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杭州的名气越来越高,工资、生活成本、消费越来越高,宜居的标签正慢慢被撕去。事实上杭州本身算不上宜居,虽然有山有水,但气候不好,冬天零下没暖气,夏天年年38度以上,春天温度变化极大。交通一直都不好,作为土豪最多的省的省会,消费一直都很高。

最关键的一点:房价,杭州经历了一个过山车的过程。2010年那会,杭州是最早开始炒房的城市,一度均价两万五,力压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一。后来北京上海涨了几轮到五万多,杭州一直维持在两万以下,那会成功买房的人是真赚了。G20以后,杭州的房价一路飙升,现在超过了三万,重新回到全国前六,而且还在继续涨。这两年间,政府做了很多拆迁,无形中拉升了房价,而且看不到停下来的迹象。

房价高随之租金也高。我找租房的时候,在西湖区这一带看了不少合租的房子,一个次卧的价格基本都在1500到2000这个区间,这一带大部分还都是老小区,听说这都是这一年来涨的。最终我租的一间价格1750,对比一下,我去年在北京东四环外,租的一间次卧价格才1800。如果定居等于买房,那么杭州在二线城市中的定居成本几乎是最高的。

杭州·工作


杭州在市场经济基础的依托下,也许是二线城市中最适合说起创业、工作、奋斗的城市了。杭州的互联网工作氛围,和这个城市休闲宜居的调性完全不相符。杭州是互联网行业加班最多的城市,不亚于北京。找工作时,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杭州有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是996。我每晚下班路过旁边的蚂蚁金服总部,整个园区灯火通明,我从没在10点前看到他们灯光暗下来的样子。阿里巴巴的加班在行业里是出了名的,杭州的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自然跟着阿里巴巴一起加班,在互联网的工作节奏上,杭州也和一线城市接轨了。当然,每个人,每种职业,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快的特点,和为了赚更高工资的追求,更快的生活节奏也无可厚非。

周五晚上10点的蚂蚁金服

杭州的互联网公司不少,虽然巨头只有阿里和网易,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杭州创业公司的环境足以支持个人发展。11月初,我来到了现在这家B轮公司,到现在已有4个月有余。这家公司并没有传说中的阿里大牛,不过公司处于增长期,我也开始独立负责几个产品。公司在蚂蚁金服总部旁边,再往西就是郊区,环境和福利一般。平时晚上基本都是9点左右下班,周末双休,我已经很满意了。我特意找了个公司附近的房子,骑车至公司10分钟,我已经能预想到以后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生活。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会回到北上广深工作,还是会一直留在杭州直到买房,甚至是转行回家。从大三到现在4年的时间,走遍了很多地方,近距离感受了北广深杭这几个城市,尽管个人的工作积累和发展并不算好,但也算是趁着年轻到处折腾,见过世面了。

毕业第一年,我所看到的广州这座城市——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一)

一个互联网人一年半北漂的经历和见闻——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二)

我所理解的上海和深圳—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线城市回来,记杭州的变化和生活—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iu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