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了几天诗,实在是心里倦怠的些许,于是怀着休息的心重读了很多名家的诗篇。
到是无意中发现闻一多先生诗中用语的厉害。实在是有趣啊!
死水——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先生写诗提倡“三美”,即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简而言之就是写出的格律诗读出来不仅要朗朗上口,读的时候更能通过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描写让人在脑海中生成相对应的画面,更厉害的是一首诗平铺在纸面上,单单看整体的排列和格式也要有类似建筑中“线条式的美感”,让人一搭眼就觉得齐整自然。
这首《死水》,堪称闻一多先生“三美”的典范,如若你对内容并无不适之感,那它真是“美极了”。也是闻一多先生自认“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实验”。但这首诗却是他1922年留洋归国对当时中国的“痛骂”。是诗人的一次破口大骂!
闻一多天赋绝伦,13岁那年以状元身入清华之后文采初现,1922年,23岁,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
纵然青年的闻一多在艺术和文学上就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造诣,但是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示弱甚至任西方的一些强国宰割,所以国人在美国是得不到尊重的,国家的衰败,民族的耻辱每日的刺激着他。待三年之后,羽翼更丰,他毅然决定回国兴学,要用自己的力量振兴中华,让美国人不敢再小瞧这个东方最古老的民族。
但是回国之后呢?
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百姓麻木不仁、一身学问施展不开!
当局者的愚蠢和民众的堕落让他近乎抓狂了,他愤然提笔,写下这样 一首旨在“痛骂时局”的诗。
诗的前四句也就是第一节,是骂社会黑暗现实,无能的军阀。死水嘛,简直就是没救了,加上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更是让人觉得恶心。
到了诗的二三四节,言词从讥讽到不屑连续转换,讽刺的就是社会毫无生机,蝇营狗苟的恶心模样。这里面的几处用词甚是有骂人的妙处,用“翡翠”骂你一文不名、只剩腐朽;用“桃花”骂你暗哑无光、空有丑陋;而”织罗绮、蒸云霞、酿绿酒“讥讽你是完完全全没了救,只能用自己一些破烂无用的玩意倒腾花样,但到头来只会更丑、更丑、更让人无法直视!你值得一提或者说能够制造些动静的,只剩那蚊子,青蛙!这真是对当局彻彻底底的绝望。
直到最后一节中“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才显现出衰亡的极致处或许会有新生,自己仍然希冀未泯。
简而言之,这是一首有臭味的诗,细读直让人反胃。但是想起闻一多先生严肃的方脸,这或许是他那份年少激情极少数的直接流露。这一沟绝望的死水里,又有多少那个年代有志青年的血水与泪水呢?
先生骂人是真狠啊!但是不骂也是真的不行!
除了歌颂与追忆,骂,有时也是诗的意义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79545/ea5de54a8031616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79545/a799487a0968f1e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