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兖州

作者: 孔孟之乡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22:29 被阅读28次
古九州地图

  清人龚自珍有诗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里的“九州”泛指中国。自战国以来,九州即为古代中国的代称。“兖州”作为九州之一,历史十分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禹根据地理概况,依照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把中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九州中,山东占其二,兖州为其一。

  如上所述,一般人认为“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的百家争鸣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其实经文字考证,“兖”字的出现要比春秋战国时期早得多,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兖州的记载。

图一

  兖州的“兖”字,甲骨文的写法见图一,专家认为该字即“沇”的初文。该字由“水”和“允”两部分组成,允上面的四点为水滴,曲线为水流。后世将水点移至允的左侧,规范为三点水,写作“沇”。《书·禹贡》“济河为兖(《史记·夏本纪》作沇)州”。又“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于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汇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兖州的“兖”字古作“沇”,始见于西周青铜器沇儿钟。移水于左侧,为《说文》所本。汉碑写法见图一。六朝·齐李希宗造像记的兖字写法(见图一)尚存古意。兖字在后来的字体讹变中,变水为六写作兖,通用至今。

沇儿钟 沇儿钟铭文拓片,红圈标注的为沇(即兖)字

  甲骨文中兖字凡十余见,主要记载商王在兖州田猎与省田的情况。如:

  1、“翌日戊,王惠兖田,亡(无)災,擒。”其大意为“第二天的戊时,商王到兖州打猎,没有遇到灾祸等不利的情况,而有所擒获。”

  2、“惠兖鹿射,弗每(悔)亡(无)灾。”其大意为“射击兖州的野鹿,既没有过错,也没有灾害发生。”

  3、“王其焚兖迺麓,王于东立,豕出,擒。”其大意为“商王在兖州的一个山麓,放火围猎,商王站在东边观看,野猪被山火烧出来,被人们擒获了。”

  4、“王惠田省,延于兖,弗每(悔)。”其大意为“商王视察农田,持续不断地在兖州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没有过错。”

  ……

  甲骨文中的“延”为祭名,复祭、祭之又祭之意。又有“延雨”,指连续不断下雨,俗称“连阴天”。上面第四条卜辞中的“延”,是指商王不断地、全面地视察兖州的农田。如果兖州农田较少,种植面积有限,又不丰产,是用不着连续视察的,可见兖州在殷商时代就已经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了。

  另外,从商王频繁地到兖州田猎、省田,我们可以推知,兖州早在商代就已经有了发达的农业。商王的田猎活动不仅是练兵和个人享乐,也有保护当地民众免受猛兽伤害的性质。至于商王田猎的山麓,不排除嵫山的可能性。

嵫山遗址

  嵫山位于兖州城西15公里处,海拔75米,占地1.5平方公里。嵫山原为兖州的人文名山,山虽不高,却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古寺庙宇钟声悠扬,长年累月香火不断,古木参天、绿草如茵,更有“嵫山八景”脍炙人口,更有众多的历史神话传说。兖州又名嵫阳县,即得名于嵫山。可惜这座嵫山,兖州人心目中的一座圣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四清”和“文革”运动中被毁掉了,如今只剩下一个采石后留下的大坑。近年来有人提出要复建嵫山的设想——呜呼!谈何容易!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兖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目前古九州中见于甲骨文的唯一地名,也是地上史料与地下文物相契合的最早的地名之一。

不知兖州杜闲,但知任城子美(甲骨文书法)

  作者简介:

  孙家臣,工艺美术师,济宁市书画协会副主席。

  郭焰,孔孟之乡地域文化研究和传播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甲骨文中的兖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vq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