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26节。让我们继续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实操狂奔。
这一节实在太简洁了,又是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反正君子是正确正义的代名词,但小人却并不是君子的反面、对立面,小人只代表普通、大众。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泰:指平和大方,安静坦然。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而普通大众却正相反。
其实骄恣也是人之常态,有所成绩,自然会傲骄起来,而平常且无所成就时,傲骄又是一种心理的自我防备和保护。
但君子不同,君子是在仁德路上修行有所成就之人,自然区别于普通大众。心理稳定,处事不骄而安祥坦然。
但是,很明显,这里讲的不是个体的君子和小人,讲的是仁德治政的君子邦国和非仁德治政的别的邦国。
多数邦国,国富民强、外交有成,都会如同普通民众般骄恣起来。而仁德治国且邦内归仁,又走在天下归仁的大道上的君子之邦国,则泰而不骄。
为什么会泰而不骄,因为君子邦国的目标不仅仅是邦富民安、邦内归仁;他们的目标永远是天下归仁,是和天下、平天下。
然而前面早已讲过,天下归仁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目标。在天下归仁的衡远目标之下,还有什么是值得骄傲的?
君子泰而不骄,是因其格局高远!在国际外交舞上,我们要持有高远格局,泰而不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