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秀玉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394a30f4be952801.jpg)
“陈老师——陈老师——”
傍晚时分,我与儿子在散步,身后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喊声。当我停下脚步向后看时,飞奔着的小纯已快到跟前。
“陈老师,我好久没看到你了。”小纯拉着我的手问。闪亮的大眼睛充满期待,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真是陈老师呀。小纯的眼力不错。”还没等我回话,纯妈也来到眼前。
“恩。小纯越来越有礼貌了。”我回着纯妈的话,看着小纯夸了一下。
“这都是陈老师的功劳哦。”纯妈客气着。
不过小纯变化确实挺大的。刚教到她时,她不止学习差,还不会与人交流。跟人招呼对她来说也是难题。当纯妈教小纯“跟老师说再见”时,下一句话不是小纯说出的,而是纯妈:“这孩子内向,这么大了还不会跟人打招呼。”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a88c08aa6a4ca873.jpg)
小纯有什么想法也不善于表达,她会用自己的方式呈现,但不了解的人会感到不舒服。
有一次,她的同桌小彬告状:“老师,老师,我在写作业,小纯抢了我的橡皮擦,不还我。”
我问小纯:“小纯,小彬说你拿了他橡皮擦,有这回事吗?”她一声也不吭,使劲地眨眼睛,小手里的橡皮擦握得更紧了。
“小纯喜欢这块橡皮擦,对吧?橡皮擦是彬彬的,别人的东西可不能乱拿哦。先还给小彬吧,小纯喜欢可以叫妈妈买。”我明确告诉她这个行为不对,要她把小彬的东西还回去时。
“小纯的。”小纯艰难地挤出这几个字。小纯以为橡皮擦是她的?多方了解后才知,小纯也有一块同样的橡皮擦。她以为小彬的那块是她的。
小纯平时喜欢不停地眨眼睛,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更是使劲地眨个不停。让她不要眨,她眨得更厉害。这让纯妈非常揪心。
说到学习,纯妈就更伤心了:“什么都学不会。老师教完后回家还继续辅导,可是今天教的内容,明天就忘记了。怎么会生了一个这么笨的孩子?!”
随着沟通的深入,我还了解到,纯爸和纯妈因小纯的问题还大吵过。纯妈说到动情处满眼泪珠:“我也希望小纯聪明、漂亮,学习好,可她偏不。她爸爸怪我把孩子带成这样,一些话很难听。看到孩子这个样子我心里也难受。早年忙着挣钱没注意,等我关注孩子时,越用心越难受,有时连死的念头都有了。”
我跟纯妈说:“小纯没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她只是不善于表达,一些东西学得慢点。”纯妈听了我的话,神情似乎放松了些。
根据自己的观察,我建议纯妈带小纯去医院检查一下。因为从小纯眨眼睛的样子分析,我觉得除了心理原因,身体上应该也有一些病症。而且我发现小纯喜欢咬笔头,咬衣服,咬书页,铅笔和彩色图书铅含量都较大。我读到过一些相关文章,孩子因一些坏习惯,引起铅中毒。小纯的这些行为,铅摄入量有可能超标。而铅超标不仅伤害身体,对智力也是有影响的。
当然这些猜测我没对纯妈说,我只是跟她说:“小纯可能身体真的不舒服,最好带她到医院去看一下医生。若有问题,及时处理。如果没问题,也放心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72b78caa5188b329.jpg)
纯妈听取了我的建议,带小纯去医院看医生。检查后,纯妈告诉我:“医生说眼睛有炎症。检查后还发现,小纯体内的铅超标了。要吃一段时间的药。”
我提醒纯妈,要按医生建议坚持吃药,但不用太担心。特别不要在小纯面前说些严重的话。另外,夫妻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孩子不顺,谁心里都不舒服。夫妻关系好了,孩子的康复会更快。或许我说话诚恳,纯妈心领神会。
关于表达,我让纯妈不要着急,教给她正确的表达方式,有机会示范着做,但不要强求,也不要批评。比如打招呼,教她要怎么打招呼就好,也可以在她面前主动打招呼,她会跟上的。我也会示范,每次遇见时,我会说:“小纯好!”分别时,也会说:“小纯再见!”刚开始,小纯只是笑笑。次数多了,她便会回应。后来,还会主动打招呼。
关于小纯的学习,我建议纯妈不要着急,先从简单的开始,每周学一点点,基础的知识先一点点学扎实。
“就算小纯什么知识都学不会,也不会很糟糕的。你看小纯,自理能力不错,生存下来没问题的。而且,你不着急了,就没那么焦急。慢下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宽慰着纯妈。
有我的开解,纯妈接受了小纯的现状,脚步也慢了下来。遇到小纯做得不好时也多了些耐心,遇到小纯一些奇怪的做法也会找时间与我交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7102c6d4c6fbe755.jpg)
小纯也慢慢改变着。忽然有一天遇见我时,会主动与我打招呼了。再后来,遇见别人也会打招呼了。一年下来,小纯的知识还是学得不多,但整个人阳光了很多。现在这个小女孩已经很可爱了。
我和纯妈聊着小纯的现状。小纯和我儿子在旁边玩。
“妈妈,我要去骑自行车。”小纯拉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来到我们面前。
“不行!太晚了,骑自行车危险!”纯妈答。
“小纯的自行车真漂亮,谁买的?”我问。
“妈妈买的。”小纯自豪地答。
“嗯,妈妈很会买东西。小纯很喜欢这辆自行车吧?”见她点头我又说,“现在太晚了,把它收起来吧,明天再骑。”
小纯开心地把自行车拉了回去。我对纯妈说:“其实,她是想跟我分享,她有一辆漂亮的自行车,她很喜欢。小纯越来越聪明了。”
纯妈听了,微笑着。
每个班里都有学困生,一些班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学生,有时我们费尽心思转化,效果却不佳。此时,你是否想过这些孩子的父母呢?
近年来,我尝试着通过辅导问题孩子的父母,来转化孩子,感觉效果不错。就像张文质老师所说:“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不信?你也试试吧!
不过,要有个心理准备:父母改变比孩子改变更不容易。与父母交流时更应注意,尽量避免用教育的口吻交流。
你可以分享你观察到的孩子的状态,分享你专业角度的分析,分享你觉得可行的办法。最关键的是要给父母孩子变好的信心,引导父母关注孩子能改善的点。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都是见证官:见证优秀 共同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9806042/abc556cf0671cdea.jpg)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