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直谏思言《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古今中外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千三百六十五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千三百六十五

作者: 飞鸿雪舞 | 来源:发表于2025-02-04 00:49 被阅读0次

第十六卷 诗人之诗,可以养心

六十二、湖广总督

【原话】康熙间,山左名臣最多,如相国李文襄公之芳之功勋,湖广总督郭瑞卿琇之刚正,两江总督董公讷之经济,皆赫赫在人耳目;而皆能诗。世人不知者,为其名位所掩也。李《与施愚山陪祀郊坛》云:“太乙瑶坛接露台,龙旌遥拂翠华来。仙韶细度《云门》奏,玉殿初明泰畤开。千尺炉烟天外转,九重环珮月中回。祠官解有登封意,独愧甘泉作赋才。”董《兴化道中》云:“村从烟际出,草逼浪头生。”《沅州道中》云:“云里诸峰堪入画,雨中无树不含秋。”郭撰太皇太后挽词云:“抚孤三十载,两世际和丰。渭水开姬历,涂山助禹功。鸡鸣问曙切,乌哺报刘同。遥想含饴日,徽音宛在躬。”又,《偶成》云:“去官人易懒,无累病常轻。”皆可诵也。相传:郭公之劾纳兰太傅也,趁其庆寿日,列款奏之。旋带疏草,登门求见。太傅疑此人崛强,何以忽来称祝。延之入,长揖不拜,而屡引其袖。太傅喜曰:“御史公亦有寿诗见赠乎?”曰:“非也,弹章也。”太傅读未毕,公从容曰:“郭琇无礼,应罚!”自饮一巨觥,趋而出。满座愕然。少顷,太傅廷讯之旨下矣。一说:郭初宰吴江,簠簋不饬,闻汤潜庵来抚苏州,自陈改悔之意,请另择日到任,果声名大震。汤遂荐之。后汤为太傅所倾,郭故劾之报师恩,亦以申公论也。

[译文]康熙年间,山左出来的名臣最多,例如:相国李文襄(字之芳)的卓著功勋;湖广总督郭瑞卿(字琇)的刚正不阿;两江总督董讷的理财经营能力;在当时赫赫有名;而且都能吟诗作赋。世人之所以不了解这一点,是因为被他们的名声和地位所掩盖住的缘故。

李文襄在《与施愚山陪祀郊坛》诗中说:“太乙仙坛紧接着露天的祭坛,龙旗从翠柳绿树中飘扬而来。仙曲悠扬地传来《云门》乐曲不停地奏着,打开了太庙玉殿一片明亮。祭炉中的烟火绵绵不绝升上了云霄,九重环珮像是从玉兔中飞回。主祭的官员解释说这具有登山封禅的意义,只是因为比不上甘泉的诗赋才华而惭愧。”

董讷在《兴化道中》中说,“村庄从远远升起的炊烟中若隐若现,岸边的小草在江浪的拍击下倔强地生长。”

他在《沅州道中》写道:“云雾中群峰优美简直像一幅美丽的画卷,阴雨中没有一棵树不含着浓浓的秋意。”

郭瑞卿写了《太皇太后挽词》,中说:“托养小皇帝历经三十个春秋,保证两朝平稳交替国泰民安。渭水女帮助周朝姬发走上创业的历程,以涂山女辅佐大禹立下了不朽功勋。雄鸡长啼急切地要见到东方的曙光,鸟儿反哺以报答刘郎的恩情。遥想含着饴糖逗弄小皇子的情景,美好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身旁。”

此外,他的《偶成》诗写道:“脱离了官场的人容易变懒,没有了事务的牵挂多病的弱体常觉轻松。”都是值得一读的诗作。

相传:郭瑞卿先生弹劾纳兰太傅时是趁着他过寿的时候,写成奏章上奏了皇帝。然后立即又带着奏疏草稿,到纳兰太傅的府上求见。太傅很纳闷,这个人平常一向倔强,今天为什么忽然前来为自己祝寿。把他请进来后,郭瑞卿深施一礼却不拜寿,而是多次拉袖。太傅高兴地说:“御史大人也有祝寿诗词赠给我吗?”郭瑞卿回答说:“不是祝寿的诗词。而是弹劾你的奏章。”

太傅还没读完奏章,郭瑞卿从容不迫地对他说道:“我郭琇这么做确实是太无礼,应该自罚一大杯酒。”说罢急步走了出去。

满座宾客都惊呆了。不一会,要捉拿太傅去审讯的圣旨传下来了。还有一个传说:郭瑞卿最初在吴江担任县令时,不整饬祭祖的礼器,听说汤潜庵来苏州任巡抚,便自述悔改之意,请求另外择日前去上任,果然他的名气从此大增。汤潜庵于是便向皇上举荐了他,后来汤大人被纳兰太傅所陷害;郭瑞卿因此弹劾他以报答师恩,同时也是为了伸张正义。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录了“康熙间山左名臣最多”的故事和诗。

康熙间,山左名臣最多,如相国李文襄公之芳之功勋,湖广总督郭瑞卿琇之刚正,两江总督董公讷之经济,皆赫赫在人耳目;而皆能诗。

世人不知者,为其名位所掩也。

李《与施愚山陪祀郊坛》云:“太乙瑶坛接露台,龙旌遥拂翠华来。仙韶细度《云门》奏,玉殿初明泰畤开。千尺炉烟天外转,九重环珮月中回。祠官解有登封意,独愧甘泉作赋才。”

董《兴化道中》云:“村从烟际出,草逼浪头生。”

《沅州道中》云:“云里诸峰堪入画,雨中无树不含秋。”

郭撰太皇太后挽词云:“抚孤三十载,两世际和丰。渭水开姬历,涂山助禹功。鸡鸣问曙切,乌哺报刘同。遥想含饴日,徽音宛在躬。”

又,《偶成》云:“去官人易懒,无累病常轻。”

皆可诵也。

相传:郭公之劾纳兰太傅也,趁其庆寿日,列款奏之。旋带疏草,登门求见。

太傅疑此人崛强,何以忽来称祝。

延之入,长揖不拜,而屡引其袖。

太傅喜曰:“御史公亦有寿诗见赠乎?”

曰:“非也,弹章也。”

太傅读未毕,公从容曰:“郭琇无礼,应罚!”

自饮一巨觥,趋而出。

满座愕然。

少顷,太傅廷讯之旨下矣。

一说:郭初宰吴江,簠簋不饬,闻汤潜庵来抚苏州,自陈改悔之意,请另择日到任,果声名大震。

汤遂荐之。

后汤为太傅所倾,郭故劾之报师恩,亦以申公论也。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二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〇 尹公作诗 【原文】尹文端公总督江南,年才三十,人呼“小尹”。海宁诗人杨守知,字次也,...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十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四十八、讽显者之诗 【原文】有人哭一显者云:“堂深人不知何病,身贵医争试一方。”说尽贵人患...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八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六、赵孟斥子 [原文]《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伯有赋《鹑奔》。赵孟斥之曰...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三十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二十八、无需舍已为人 [原文]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少陵复...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三 门户之规 [原文]: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四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二 重神轾格 【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六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四、引用他言 【原文】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六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四、切勿抄袭 [原文]古无类书,无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十七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一十五、关于乐府 [原文]“乐府”二字,是官监之名,见霍光、张放两传。其《君马黄》、《临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一千三百六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wo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