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
我只留下六首诗,三首都被李白抄成了经典

我只留下六首诗,三首都被李白抄成了经典

作者: 子玉作诗词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20:23 被阅读164次

我是开元年间的一个穷诗人,写了一辈子唐诗,少说也得有几百首吧!没想到只流传下来六首,用一句诗表达我的此刻的心情:

剜却心头肉。

有时候会想,张若虚只剩下两首,不比我惨嘛!心里稍稍平衡一点,但想起老朋友王昌龄、高适,就各种不服。

同属边塞诗人,同在大唐盛世之下,就连当年“旗亭之战”我们都旗鼓相当,甚至我还能略胜一筹,凭什么他们的诗就流传下来两百多首呢?

这一点虽比不上他们,但也有值得自己骄傲的地方,比如一个人的一生,很多时候都会想起我。

跟着爸爸一起登山,登上山顶那一刻,爸爸会对你说:“你想看的更远,就要更上一层楼”。

考试成绩有了进步,你会发现卷子上有一行字:“别骄傲,再接再厉,要更上一层楼”。

工作很出色,得到领导的认可:“干的不错,接下来你要更上一层楼,我看好你呦”!

即使退休了,坐在书桌前静思自己不完美的人生,心潮澎湃,提笔写下“更上一层楼”。

这句“更上一层楼”就是我说的,我就是王之涣。

虽然我只剩下六首诗,但曾经也得到了一个称号——黄河大侠。

不是因为在黄河流域扶危济困、打抱不平,只是写了两首关于黄河的诗,一首叫《凉州词》,另一首叫《登鹳雀楼》。

《凉州词》是我“旗亭之战”略胜高适、王昌龄一筹的神曲,而《登鹳雀楼》是我千百年深得人心的神曲。

就是这两首诗,无意间告诉了人们两个关于黄河的秘密。

黄河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黄河从哪里来?黄河是从天上来:

“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在从云间涤荡,犹如天河。

黄河最后又到哪里去了呢?

“黄河入海流”。黄河从天而降,浩浩汤汤、东流入海。

这两首诗很快唱响诗坛,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化用、抄袭,一个比一个经典,一个比一个大气。

近水楼台先得月,首先是好朋友高适,他得出一句“东入黄河水”。

这是倒装句,反过来就是黄河水东入海,抄袭的是“黄河入海流”,缺了点气势。

王昌龄也跟着蹭热度,他另辟蹊径,也得出一句“黄河水流无尽时”,少了点意境。

几十年后,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气势、意境都上来了,神似“黄河远上白云间”。

最让人佩服的还是李白,他的模仿达到了变态的程度,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我用两首诗说完的话,他用两句诗就做到了,而且衔接的恰到好处。

这还不满意,他又将两句合成一句,“黄河落天走东海”,概括说明了黄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一经李白的手,不是经典也能抄成经典,是经典他也会抄成经典中的NO1。

小白,请允许我这样叫你,毕竟我比你大二十岁,我愿将“黄河大侠”的称号送给你,不光是因为黄河抄的好,关键是你还会“耍剑”。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还没有。

这两首经典之作被他抄袭也就罢了,还有一首非经典的他也不放过。

那年春天,我写了一首《送别》,内容是这样的: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送别诗嘛!很大众化的体裁,人人都会写,折柳相赠也是老生常谈的典故,我只不过用了拟人化来说明:

杨柳为什么苦。

杨柳为什么苦?只是因为离别的人太多,你也折,他也折,春天还没过去就成了秃子。

但这也不足以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相媲美呀!

李白偏偏不抄,就看上我这句“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了。

他不动声色地写下《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

他也送别、他也老生常谈、他也拟人化,只是主角变成了春风,春风看不得杨柳苦,就不让他们抽枝发芽,免得任人攀折。

李白的《劳劳亭》这是升级版的《送别》。

这也太流氓了,你看李白这抄的,总是让人没脾气。

六首诗,李白自己抄了三首,除去《凉州词二》,还剩下两首。

那么剩下的两首就可以幸免了吗?你想多了,李白不惦记,还有其他人惦记。

比如有一首叫《宴词》,吃饭时写的:

莫听声声催去棹,

桃溪浅处不胜舟。

前面说黄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杨柳为什么苦,这两句是说离愁有多么重。

离愁有多重?桃溪太浅、木舟都载不动这么多离愁。

是不是突然想到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没错,它被李清照盯上了,换一件外衣,成了自己的《武陵春》。

最后一首依然是别离诗,叫《九日送别》。

我都觉得王之涣是个伪边塞派,天天都在和朋友迎来送往,哪还有时间跑到边塞去撒欢呢!

今日暂同芳菊酒,

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成白话就是:

来!兄弟,让我们干了这杯菊花酒,明日各奔东西,你就会像这无人识的飞蓬了。

如果再翻译成诗句,是不是很像: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虽然王维抄的天衣无缝,抄的荡气回肠,但还是能从意境中看出端倪。

相关文章

  • 我只留下六首诗,三首都被李白抄成了经典

    一 我是开元年间的一个穷诗人,写了一辈子唐诗,少说也得有几百首吧!没想到只流传下来六首,用一句诗表达我的此刻的心情...

  •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写写经典,读读经典。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行书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

  • 抄李白诗

    别中都明府兄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东楼喜接连枝会,南陌还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取...

  • 抄李白诗

  • 2019-09-26

    诗 六首

  • 鲁迅诗六首

    今天是鲁迅先生的忌辰,抄诗六首,以示纪念。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

  • 若说汪伦之情

    读经典,写经典。 一诗一画 裴洪顺书 行/草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

  • 中秋晚会

    重温经典,大家期待的中秋晚会来了。 圆月,美景,美词,美曲。李玉刚把李白的诗,唱成了歌。 美轮美换的场景, 美妙的...

  • 🎧经典咏流传# 丹丘生_9115|《抄李白诗》

    ——有声书法作品系列(二) (桂林琴音参加简书日更挑战第12天) 今天,我桂林琴音这个“简书猎人”要为大家介绍的是...

  • 当涂:采石矶古栈道与“横江馆”

    副题:(原创)李白为其写了六首诗的“横江馆”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只留下六首诗,三首都被李白抄成了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nf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