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很高兴这个时候,能到73中,就大概念向各位老师汇报,借此也向73中的老师们学习。
金庸武侠小说里面,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里面蕴藏着很多教育学的理论。郭靖的师傅是江南七怪,他们一心想让郭靖练好武功为父报仇,同时能赢得丘处机的徒弟杨康,所以日夜教授武功,几个师傅轮番上场,但是郭靖就是不得要领,后来全真教马钰路过教授郭靖武功心法,从此他的武功突飞猛进,并最终在华山论剑中胜出。
爱因斯坦说:忘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应该留下什么最有价值的?
壹|弄清知识分类是教学前提
安德森把知识分为四类: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指在一个更大的体系内产生作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分类和类别的知识,原理和通则,以及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
3程序性知识:指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呢、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
4元认知知识:指关于认知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认知的意识和知识,包括策略性知识和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适当的情境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自我知识。
贰|聚焦概念性知识是教学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知识应该是我们的武器,
2017年高中课标提出:以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性。
丹尼尔说:知识的目的是用相关联的事实解释一个中心概念,而不是建立知识清单。
威金斯说: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它们需要被揭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究,直到抓住这个核心。
布兰思福特在《人是如何学习的》指出:专家的知识不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简单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概念或“大观念”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的领域。还有很多书籍,都在告诉我们概念的重要性。
大概念就是反应专家思维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核心、高位、生活价值、可迁移、需要协同思维这五个很重要的特性。有人把它比作车辖指出其重要性,有人把它比作锚点,指出其能迅速定位的特点。它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以概念、观点、假设、结论等形式呈现,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一般理解。
概念的划分方式有很多,为了使大家不困于概念的漩涡,高新一中把概念分为:基本概念(就是一些小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学科大概念、学科思想或学科理念。这四个概念中基本概念像砖,核心概念像梁,大概念像框架,学科思想像魂。(就像写作文,重要的是立意)。
核心概念它具有统领作用,既是一个联结学科内容的支点,也是单元设计的中枢。
一个单元的整体备课,核心概念、本质问题和概念地图有何关系呢?
本质问题是与核心概念相配套的,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值得被持续探讨的问题。
概念地图的创建通常由本质问题推动,通过本质问题,激活相关的案例、经验和情境,引出概念和观念,形成大概念。
概念地图呈现完整的观念比较困难,通常用关键词或短语来描述概念与概念,概念与案例之间的关系。
叁|以概念为本的教学促进迁移和结构化
我以八年级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为例,先来说一下核心概念的提取。
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亟需开拓市场,他们把眼光就瞄向幅员辽阔的中国,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带来民族的抗争和自救,这么多的史诗如何提取核心概念呢,从教材单元题目,从一二单元导语第一段最后一个词,它是个高频词;从四课内容上,也显示了由危机意识到危机加深到全面危机,所以就把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界定为“民族危机”,简称“危机”。
前面说了本质问题就是与核心概念相配套的,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值得被持续探讨的问题。那就不难确定单元本质问题:
(1)中国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遭遇并加重危机】
(2)近代中国如何应对内忧外患? 【应对危机并得以突围】
对标看看本质问题提法是否正确,它有三个标准:
A对准单元目标,体现专家思维。
B链接现实世界,引起持续研讨。
C唤起学生兴趣,适合学生水平
围绕本质问题,经过概括和抽象,得出这样的单元大概念:
(1)先进文明【外来、内部】冲击引发社会转型。
(2)民族危机促进社会探索。
再进一步精炼一下:危机促变革 。
那么这个危机促变革这个大概念能迁移吗?我自己也经历了危机后的超越,在疫情之下,静心学习认真写作,反而走出了困顿。雷军说得好: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鹏程万里。
我们教师的成长不也是从遭遇危机开始吗?当你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只要不怕,寻找路径,遇见高人你就可以突围呀。--危机代表变革!
由此看来,“危机”这个核心概念是上位概念,可持久性, 可迁移,具有生活价值。
去年疫情期间,在对八年级第四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属于课标里面的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当我不再局限于事实性知识的时候,就挖掘出了核心概念——间接抒情,理清五种抒情方式以后,很多文章就被打通,柳宗元的《江雪》哪是千山万水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那是人生的大孤独;杜牧的《赤壁》,表面写周瑜、大乔小乔,启示是在告诉人们,我也是一个人生失意客,如果我有天赐良机,定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建功立业舍我其谁?
这样也就和七年级第二单元的直接抒情形成了链接,间接抒情五种,直接如何抒情呢?教材中很多,我们带着学生一起梳理归纳,知识之间碎片化、浅表化的问题就得以解决了。在知识的结构和过程的结构中,概念和概括都是高位的,学生习得的知识也就更容易迁移。
高位的概念为什么这么重要?基本概念像砖,核心概念像梁
学科大概念像框架,科思想像魂(文化立意)
鸟巢设计师是瑞士的,水立方设计师是澳大利亚的,广州小蛮腰设计师荷兰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美国人,大玉米是日本人设计的,。大玉米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过去的大渔村变成了一个北方的水系,河南是粮食大省,玉米体现了中原人民朴实勤劳,设计的形状出自中国最早的佛塔---是少林寺的嵩岳寺塔。施工者看到的是一砖一瓦,技术人员一层层质量的保障,工程师着眼在一栋栋楼的建构,只有设计师着眼全局,黑川纪章确实不凡。
肆|大概念单元教学,素养时代的价值判断
互联网+时代,知识以爆炸式的形成递增,GTP和AI技术给教师巨大的冲击。比尔盖茨说:ChatGPT是他一生中遇到的两项革命性技术之一。它将改变人们工作、学习,整个行业将围绕它重新定位。 清华教授说: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
素养之下、双减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何去何从?——抽象
从事实到主题再到概念是一个知识不断抽象化的过程,为了促进学生的真正理解与迁移,需要上升到概念以上的层级来进行思考。如果聚焦在事实或主题层级,学生只是在进行信息存储式的学习,难以转换心智、跨情境迁移 。
传统教学是循环累加,局部操作,然后整体统一。
传统教学是一个个的知识点,然后再进行统整和复习。就像盖楼,原有教学更关注自己负责的那一层,但全部搭建完成后,再考虑上下层的衔接。
大概念教学是核心统领和个性实施,而且要以大概念打通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学习。
大概念教学立足于建构学生的专家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自驱力,通过不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大概念。
就像盖楼,大概念在建立地基时,就对整个建筑的上下层进行了通盘的考虑,地基更牢固,更容易垒土成台。
我们再次重温一下刘徽教授的观点,她指出传统教学和大概念教学的区别,传统一块块砖一层层楼,大概念注重整体建构,逆向设计。地基更牢固,更容易垒土成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