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迎“六一”,我校进行了一场作文比赛。我看了选出的部分优胜作品,整体结构还行,能注重首尾相顾,但在行文上总是言而无物或者东拼西凑,几乎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感觉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
小学生写作文是写作的基础。若这时候跟他们讲为什么要写作,这显然很空洞。但如果你告诉孩子们,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时,孩子们自然就会明白。自己开心时要写出来跟大家分享,将会有更多的小伙伴感受到你的快乐而快乐;不开心时更要写出来,因为写的过程就是排除内心不开心情绪的过程,再有了小朋友们的劝解疏导,不开心便无影无踪了。
当孩子们心中有了丰富的情感,产生强烈表达于笔尖的愿望时,写作的兴趣便油然而生。
这时,面对大多数孩子的是,想说的写不出来,词汇量太少,不能精细准确地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怎么办?
阅读+观察+写日记。
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阅读,看着别人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把最优美的句子分门别类的记录在自己的读书摘抄本上,渐渐的开始喜欢上了阅读。
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大量的词汇在小脑袋里越积越厚,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就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这时拿起笔时,笔尖流淌的就是自己对生活的触觉。
毕竟还是个孩子,开始的时候对生活认识不深、观察现象不全面都很正常,这时候应该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
当孩子想写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们不需要考虑自己写什么,只要记得写日期就行。随便抓住一点点,只要有一点点想法,就立马写下来,就是记流水账,就是写的不成句子,都没有什么,写下来就好。
随着时间和写作字数的增加,表达的意思会越来越清晰,渐渐的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一个层面到另一个层面,如此循环往复,孩子们就会成为一群爱写东西的人。
孩子们爱写东西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了,看问题的思维清晰度提高了,让自己的个人能力更加完善了,这不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吗?
所以,写作从儿童开始,让孩子们喜欢阅读,加大语言储备量,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对自己的写作对象越来越清晰,行文时便自然如行云流水,语文素养和个人素质也便水涨船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