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每天写1000字想法
强力研读经典好书:分享一套强悍的读书笔记方法

强力研读经典好书:分享一套强悍的读书笔记方法

作者: 朱小峰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22:28 被阅读7次
强力研读经典好书:分享一套强悍的读书笔记方法

今天翻看微信收藏的旧文,读到了万维钢分享的强力研读式读书笔记,恰好这一年我打算精读10本书,采用输出来倒逼输入策略的时候,还在考虑“如何衡量阅读效果”,今天答案就送上门来了。

万维钢说:“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给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这个观点,跟猫叔提过的“重写一本书”不谋而合。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我曾经做过的读书笔记过于简单了,只能算是摘要概括和零星的心得感悟,而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带走书中尽可能多的亮点;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建立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下面,分别展开谈谈这四点。

1、真正读懂一本书,起码要看到全书脉络

这一步是把一本书从厚读薄的过程,每一章用自己的语言把脉络梳理出来,并搭建起全书的框架,就好像是画地图一样。

万维钢认为思维导图式的读书笔记意义不大,但我认为在梳理全书逻辑脉络这一步,完全是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但仅仅是只有思维导图肯定不够,我们继续往下看。

2、分析完脉络后,再逐个带走亮点

这一步是从整体把握到局部挖掘的过程,寻找那些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亮点,挖掘出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全书精华。

不要停留在寻章摘句上,而是看到好的故事和案例,挖深挖透,吸纳到自己的素材库里面,来滋养自己的知识体系。

3、大量输出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这一步是把书从薄读厚的过程,使用强力研读的方法,不断倒逼自己进行大量的输出。

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动式阅读,要建立一种跟读者的对话感。我们可以专门用一个颜色的字体来标记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我选择的精读书目全部都会买来纸质版,因为在纸上进行批注比电子书方便太多了,尽管检索起来不便,但贵在反复阅读和深化。

我们小时候读书常常画满重点线,但当我们段位上去后,书上应该写满批注。据说毛泽东借书比一般人要难许多,因为他看完的书密密麻麻全是他的批注,把书还回去后别人也没法看了。

可能多年之后,原书的内容我们忘得差不多了,但与作者碰撞出的灵感,往往比原书还有价值。这样的看书方法,才是跟伟大的灵魂对话。

4、建立跟以往所阅读文本的关联

读书多的朋友往往能发现,书与书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同样一个道理,不同的作者会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论述,互相印证。当然,也有各执所见的时候。

当能够跳出一本书的局限,从更宏大的视野来读一本书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一个真正善于读书的人了。

好书至少值得读两遍,而读书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第一遍的时候我们往往被作者带着跑,我们可以任由思维陷入进去;第二遍则是为了跳出来,把作者的好东西化为自己的,当然一遍不够就多来几遍,不是看过了就交待过去了。

强力研读经典好书:分享一套强悍的读书笔记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强力研读经典好书:分享一套强悍的读书笔记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mc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