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60秒:人生的三种痛苦
1. 最近我听到一个有意思的说法。说人这一辈子,除了肉体痛苦之外,总还要再挑一种罪受。
2. 对一般人而言,要受两种罪。一种叫匮乏,就是各种因为短缺带来的痛苦。缺钱、缺社交、缺感情、缺信息。如果匮乏满足了呢?另一种痛苦就会来,就是无聊。
无聊带来的痛苦一点也不比匮乏差,而且靠打游戏等,虽然能暂时缓解,但是过后更无聊。
3. 有人说,我既不匮乏也不无聊,因为我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并为之奋斗。那恭喜你,第三种痛苦来了,就是焦虑。
一个典型的创业者就是这样。一般他不会匮乏,通常很忙,所以也不无聊,但是因看不清事业发展的前方,带来各种焦虑,马云不就说自己经常愁得睡不着觉吗?
4. 你看,生而为人,三种痛苦,匮乏、无聊和焦虑,反正我们是得挑上一种啊。
沟通技巧:聊天的“交通灯法则”
与人交谈时,如果对方听的不耐烦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越说越多,希望找到重拾对方兴趣的话题,但更好的做法其实是:引导对方说话,自己少说多听,形成互动。这是精神科医生马克·郭士顿(Mark Goulston)的建议,他也是一位跨界沟通专家,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有这种第一反应,有两个原因:首先,所有人都渴望被倾听;其次,谈论自己的过程中会释放多巴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话唠的人永远话多,是因为他们沉溺于这种兴奋里”。
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里,郭士顿介绍了一种避免自己话唠的“交通灯法则”:在谈话的前20秒钟,你面前的灯是绿的,只要你的谈话内容与对方有关,他是会喜欢你的;接下来的20秒钟,灯是黄的,人们开始对你的谈话内容逐渐失去兴趣,认为你啰嗦;在40秒钟的时候,灯变红了,这个时候你最好停下来,除非你非常善于交谈,不然凡是说话超过半分钟的人,都会让对方觉得唠叨。
遵守这个“交通灯法则”,只是预防自己说太多的第一步。郭士顿认为,找到自己话唠的潜意识动机更重要。比如,你是为了一吐为快还是澄清自己的想法?不管是什么原因,冗长、独白式的谈论总会让对话进行不下去,也许还会让双方都陷入不愉快的交替“独白”中。
总之,郭士顿建议,人们可以培养自己对20秒、40秒的时间感,在灯是绿色和黄色的时候停下来,通过问问题、基于对方谈到的内容发表见解等方式,让对方融入到自己的话语中。这样才会形成真正的对话,而不是争论谩骂。
——李翔知识内参
孤独不是一种病
首先,作者认为,孤独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需要,对孤独的追求是由内在驱动力决定的。
人生有两股背道而驰的内在驱动力,一种是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另外一股是对孤独的追求,因为有很多人生目标与兴趣,唯有在孤独中才能实现。作者犀利地指出,亲密关系只是人生围绕着转动的轴心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轴心。
以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为例。他一辈子没娶妻生子,年轻时爱慕过一个姑娘,因父亲的反对而分手。终其一生,吉本都很享受在孤独中醉心于历史研究,并庆幸不受亲密关系的羁绊。从吉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股驱动力的作用。前一股驱动力让他一度坠入爱河,后一股驱动力让他安心地在孤独的探索之路上走完一生。
其次,是否喜欢孤独是由性格决定的。
“外向”性格的人喜欢和外界打交道,离不开他人的存在;“内向”性格的人更喜欢跟自己较劲,有没有人在旁边没关系。所以,内向性格者往往倾向于独自待着,就好像外向性格者喜欢和人互动一样,如果非要说喜欢热闹才正常,那就太荒唐了。
——安东尼·斯托尔《孤独:回归自我》| 凌然解读
新书:关键习惯与大象习惯
我们每天大部分行为都来自习惯的支配。所以,养成一个好习惯非常重要。公众号“远读重洋”介绍了一本英文新书,名叫《堆积习惯》(Habit Stacking),作者 S·J·斯科特是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
书里把习惯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关键习惯(Keystone Habit),也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可以为你带来其他领域的综合提升与进步,比如冥想、每天的规划、读书、写作、锻炼等。
第二种是辅助习惯(Support Habit)。辅助习惯的作用是保证关键习惯顺利达成,它们会像胶水一样把你的关键习惯黏在一起。如果你的关键习惯是“锻炼”,为了达成这个习惯,你需要好几个辅助习惯的支持,比如锻炼之前喝水、记录锻炼了多长时间,等等。
第三种是大象习惯(Elephant Habit)。如果有人问你“怎么吃掉一头大象”,最好的答案是“一口一口吃”。同样,当我们面对高难度的重大任务时,也应该把大任务拆开,一点一点儿去完成。所以,大象习惯说的不是大,而是那些很小的“迷你习惯”。比如,你要写一本书,这时候你就要养成类似“每天写200字”这样的小习惯。
总之,想不断精进和提升自己,原理非常简单:找到你擅长的领域,设定好自己想达到的目标,围绕目标去培养相应的“关键习惯”,只要每天坚持,慢慢你就会感到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与提升。
——李翔知识内参
为什么排队时总觉得时间很漫长
节假日期间,很多餐厅都需要排队等位。很少有人会喜欢排队等待,最好到了餐厅就可以入座用餐,到了电影院直接买票入场。管理学专家大卫·梅斯特(David Maister)最早提出了排队心理学,他的理论解释了人们在没事做或者等待时间不确定等情况下,会觉得自己等了很久。了解这些心理,不仅能减少我们排队时的焦虑,也能帮助商家提高顾客满意度。
大卫·梅斯特的排队心理学中有5个重点:
第一,顾客没事做时会觉得自己等了很久。想要减少顾客等待时的焦虑感,一个有效方法是让他们有事可做,比如很多餐厅都会提前拿菜单给顾客参考;医疗诊所也会提供相关的杂志。
第二,焦虑不安的顾客会觉得自己等了很久。 当顾客觉得自己被商家遗忘,或是别的队伍排得很快,自己排的这队没有动静时,他们就会焦虑不安,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时,及时的解释或是提供饮料,可以缓解一些焦虑。
第三,不确定的等待会让人觉得自己等了很久,所以告诉顾客需要等多久是一个好方法。
第四,不公平的等待会让顾客觉得等了很久,所以要以“先到先服务”为基本原则。
第五,服务的价格或价值越贵,顾客就愿意等越久。只买一件商品的顾客和买了一周生活所需的顾客,面对排队的心理也不一样,前者会更没耐心。如果有对应的单件商品结账柜台,就可以解决问题。
总之,大卫·梅斯特认为,商家应该尽量缩短顾客排队的时间,或是想办法让人们在等待时没那么焦虑。
——李翔知识内参
新研究:运动能消除抑郁吗
我们都知道,运动可以让人心情变好,但涉及到临床的抑郁症,运动是否也管用呢?《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对挪威上千人做了持续9-13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请参加调研的人填写了一份关于抑郁和焦虑的基本筛查表,从中选了70%最快乐的人作为健康数据基线(另外8400人因患有严重的身体疾病,排除在外),并选了将近34000人纳入研究。在多年的跟踪调查中,持续收集诸如吸烟情况、身体质量指数、人口数据等信息。最终完成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有22500人。虽然这项研究没办法证明运动和抑郁症的直接关系,但却能让我们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发展趋势。
汇集到了全部数据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和不运动的人相比,那些有运动习惯的人患抑郁的风险要低一些。而且运动总时长并不重要,只要每周特意抽出一小时运动就行。同时,运动强度也不重要,可以是一次公园漫步,可以是三节高强度的动感单车。总之,通过大容量的样本调查,研究者认为运动可能阻止了12%的抑郁病例的发生。
研究者推测,运动能防止抑郁,可能是因为运动带来的社会效应。尽管研究者承认,很多机制和原因都还没有合理的解释。但出去走走,自我感觉良好,以及好好照顾自己,这类行为都可能会让自己产生改变。
——李翔知识内参
让生活更简单的收纳方法
小岛弘章是日本著名的收纳师,他也是日本收纳检定协会理事长,他出版的收纳书籍在日本销量超过30万册。界面新闻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小岛弘章的收纳方法和理念。
小岛弘章已经为2000多户人家提供过收纳服务。他发现不擅长收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东西很多,喜欢囤积物品。小岛弘章曾经到一位60岁的女性家里做收纳,结果他发现这位女性家里有非常多的番茄罐头,这些罐头分散在各个房间,而且一半以上都过期了。
小岛弘章认为,想让生活更简单,可以改变一下收纳的思路。传统的收纳方法是喜欢把不使用的东西收起来,而把使用的东西摊出来,时间一长就产生了大量囤积,房间也会显得乱。其实应该倒过来,把要用的东西收起来,把不用的东西摊出来,不用的东西放在眼前就会让人觉得很碍事,于是就会想办法处理掉它们,家里就只剩下需要用的物品了。
他说,在收纳方案设计上,应该做好规划,考虑到“生活动线”。动线是建筑和零售业的一个专业术语,说的是人在空间里行动的点,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动线”。小岛弘章建议,收纳规划要尽可能缩短动线,并留足收纳的空间,根据拥有的物品数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家具。他举了一个例子,他发现很多人并没有将囤积的卫生纸收纳在卫生间里,如果在卫生间里卫生纸用完了就会很麻烦。这个问题就是没有考虑到使用人的生活动线。
小岛弘章的收纳理念还会特别考虑家中的儿童。他提出收纳和儿童的教育、培育相结合,成为一种“收育”理念。他希望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收纳方案里能体现出对孩子的关照。比如在衣柜中开辟一块孩子触手可及的区域,加一根低一点的横杆,这样就方便孩子自己收取衣物。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通过家务劳动来能提升自己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以及责任感,也能培养独立性。而收纳带来的整洁有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如,夫妻间的争执变少,与孩子的交流增多,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更和睦、愉快。小岛弘章表示,这就是收纳的意义,它是一种对人的关怀,里面蕴含了人们真实的需求,让人们能够体贴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李翔知识内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