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故事007不写就出局
【2021阅读100】师父的使命——读《教师的使命》感悟

【2021阅读100】师父的使命——读《教师的使命》感悟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1-09-22 14:09 被阅读0次

写在前面:

群里的各位美仁们:大家晚上好!前面四位的分享,声音美,文字美,思想美:有自称是自恋的瓜用允许学生哭的常识来捍卫尘埃里的美学、有今天上了5节课的还在教室里上课的累并幸福的霞辉老师、有对自我和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的汪老师、有退守到阅读、写作和童年的用年龄理解教育的佟老师,向你们学习。此刻我在甘孜的泸定县,也就是课文飞夺泸定桥所写的地方,参加由高新区组织的党性教育培训。在这样的地方,分享读师傅的书的感悟,肯定党性觉悟就更高了。

正文:

文质老师说教师的职业成长,需要师父的启迪。归纳为:身边有师父,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

书里如下的阐释:

你师父的精神气质,你师父的言谈举止,你师父本身的手艺……徒弟经常要问师父:你最近在思考什么问题?你最近在读什么书?对我们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师父可以耳提面命,师父可以随机指点,可以对症下药。

由此,我由书的题目《教师的使命》想到了师父的使命。

我相信我们这个群里的大部分老师都有当师父的经历。我呢?是在矮子中充长汉,被任命为年轻老师的师父,至今为止,名正言顺的徒弟有5个。但实在是汗颜,因为这5个徒弟,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位获得过区级以上的荣誉,他们的表现用一些人的话来说就是:素质尚可,表现不突出。

当然其实我也不看重那个什么荣誉,就算他们能获得,我也不会认为那是我的功劳。相反,我很看重他们是否保有对教育的温情,对学生的喜欢,对课堂的敬畏等这些特质,因为,这恰恰是教师的天命所在。当然,我这样的想法,带给徒弟可以量化的,可以立竿见影提升的就不多。

正如书里所说:我们生活中,处处是打折扣的真实。书里还说:

你看到的是什么?是那个老师正在努力地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在上课,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模式在上课。如果是一帮专家领导去听课,更是如此,更难以看到讲课者存在的问题。

是的,正是这段话,让我有以下三个追问。

第一,如何呈现一节课?

这学期,我们首先在语文数学老师中形成教师成长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由3-5人组成,由名优教师+潜力型教师+新教师组成,其中有一项内容是:每周固定的时间互相走进课堂听课。用这样的形式代替师徒结对。因为师徒结对这种成长方式,在执行过程中,因为是两个人的互动,如果其中一人松懈,两个人就互动不起来,就会没有任何效果。

5而在共同体里,只要有一个人是积极的,活动都可以开展。大家怀着共同成长的意愿参与互动听课,逼自己的同时也在逼同伴。

我想,我们必定想呈现得到好评的课,而好评的课长什么样呢?比如:现在我们在追求大单元大主题的教学,那就一定和这个大单元大主题相关,不管是否恰当合适,先上了再说;我们又在提倡分享式教学,临时让学生练习一下流程,上课时就按照模板上好了;比如,平时上课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一旦有人听课,脸上立刻微笑满面等等,也就是说老师呈现的课堂,根本就不是他真实的课堂,或者说是作秀的课堂,是表演的课堂,这也就是书里所说:回到日常教学后,大量教师又完全处于一种“不会教”的状态。作为师父,作为共同体的领衔人,我们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第二,我们的评课,到底评什么?

书里说:

教师这个职业,有时知识与生命的教育构成了某种张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矛盾。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老师因为特别会照顾孩子而评上正高级职称的,从来没有;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因为经常跟孩子说“你们要学会吃饭”“你们要学会走路”“你们要学会讲话”而成为伟大的老师。我们总是希望把小学教育做得越深刻越好,越深邃越好,越艺术越好。

而后面那三个“越深刻越好,越深邃越好,越艺术越好”恰恰是师父们去评价徒弟课堂的标准。我们往往会关注徒弟在某个知识点上的处理,是否恰当和必要,是不是精细一些,是不是能够延展一些,是不是能够开放一些。往往对课堂上作为老师来说,对学生的关注却不会去指导。

因为见过好些新老师一上课,便被前辈们批判得体无完肤:引入不当,过度不自然,结构不合理等等,然后陷入日复一日的打磨知识的循环里。因为当下的诸多赛课,都是赛的这一点,而对于学生的关注,往往放在次要。

上周听一年级老师的数学课,上课好几分钟后,一位小女生举手,举了好几分钟,老师才关注到她。问她有什么事?小女孩说:“我的同桌上节课都在,现在不见了。”这个时候,老师只是叫了有一个认识那位男孩(因为孩子们刚入学,还不能认识完班里的所有同学)的同学去厕所看。那位同学去看了回来说:“没有看见。”这老师一点也不着急,继续上课。好在,那个同桌过了几分钟后又回到了教室。我问他去哪里了,他说他在厕所。上课时,一位学生不见了,这位老师的淡定让我惊讶。

下课后,我首先告诉她,上课时清点人数,要知晓哪些请了假,而不是一来就只上自己的课。这一点,在新老师培训时,其实是有强调,但老师们在执行时,却是大打折扣。类似这样的听课细节,恰恰是新手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比如对某个学生的反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只想着自己的教学设计,想着教学进度能否完成,这是我每次都要给他们指出来需要修正的地方。

第三,师父如何成为真正的师父?

“教师的唯一能够代替父母的人”,那么就不能够将教师窄化成传授知识的角色。所以,我不愿意只要求徒弟将知识弄得很透彻,不愿意徒弟只会教知识,不会教人。

书里说:

我们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是给孩子灌输、影响、启迪,帮助他们成为飞翔者,毕竟他是生命自由的个体。

这是针对学生而言,我想,对老师也应该如此。真正的师父,是可以给徒弟影响和启迪,帮助他们成为飞翔者。要成为飞翔者,需要先看明白自己。前天,我和同事去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他最后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写写自己的20个优点或长处。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好为难啊。可是我们两个写着写着,却发现还可以写更多的出来。

因此,我们将我们这次的挑战21天写作活动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昨天的写作主题由原来的总结改为:夸夸我自己。我们需要这样的赏识,对每个生命个体的赏识。

师父何以成为师父?还是应该用文质老师的话来说:师父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本身的手艺,以及师父思考的问题,读的书,写的文章,都应该成为徒弟的榜样。也就是说师父带给徒弟,应该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全部,而不是仅仅是课堂教学上关于知识教学的那一块。同时,师父仍然不能停下追求精进的步伐。而这个榜样,用八个字来概括吧:温和又善良,慈祥又智慧。

相关文章

  • 【2021阅读100】师父的使命——读《教师的使命》感悟

    写在前面: 群里的各位美仁们:大家晚上好!前面四位的分享,声音美,文字美,思想美:有自称是自恋的瓜用允许学生哭的常...

  • 从小事做起

    ——读《教师的使命》有感 教师的使命,首先让我联想到的是“军人的使命”——保家卫国。那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呢?脑子里直...

  • 教育的退守之路(一)

    ——读《教师的使命》 今天读了《教师的使命》中的辑二——《教育的退守之路》。脑海中忽然冒...

  • 《内心坚定 胜似繁花似锦》

    内心坚定 胜似繁花似锦 ——读张文质老师《教师的使命》有感 收到张老师送的新书《教师的使命》后,...

  • 《边教书,边成长》读书感悟(2)

    《边教书,边成长》读书感悟(2) “使命感是教师成长的原动力。”谈教师成长的话题很多,学术成果也很多,但是谈到使命...

  • 《教师的使命》阅读随想

    张文质老师说: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对对教育有自己立场的人,这种立场往往是一种温和、耐心、持之以恒的方...

  • 读《教师的使命》(一)

    读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读着读着就总是不自觉地与自己这些年的教学联系到一起,于是想起十多年前的事。 那些年,...

  • 读《教师的使命》(五)

    读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在第138页《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一文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当我们进入到幼儿园...

  • 读《教师的使命》(八)

    今天,我已经是第二遍开始读《教师的使命》了。 每次读一本新书,我几乎都是匆匆复匆匆,好像是读完了这本好赶快读下一本...

  • 读《教师的使命》有感

    受学校副校长的引领,今年来,我断断续续的在拜读文质老师的书籍,如《奶蜜盐》《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的勇气》《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阅读100】师父的使命——读《教师的使命》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yv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