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有“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英、薄荷之属,煮之百沸”的记载,当时已有在煮饮茶叶时加入香料,以益茶味,协调茶叶作用的做法。
《茶经》宋代常常加入茶中的则是龙脑香,北宋蔡襄的《茶录》,熊蕃撰、熊克增补的《宣和北苑贡茶录》中,都谈到在贡茶中掺入龙脑香增加茶香的做法。
《茶录》中提到“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
《茶录》《证类本草》“龙脑香……于茶亦相宜,多则掩茶气味,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证类本草》真正的“花茶”生产也始于宋,赵希鹄的《调燮类篇》记载:“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明代朱权《茶谱》说到“今人以果品为换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将蓓蕾数枚投于瓯内罨之。少倾,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这是一种以花代茶的品饮法,因此称作“换茶”。还有“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有不用花,用龙脑熏者亦可。”
本文来源于傅京亮著《香学三百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