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22 •周四
改●变
改变也许很难
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PART 01
最近有读者朋友私信我:马君你好,我今年刚从一所三流大学毕业,没有背景,没有钱,也没有过人的技能。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的人生是不是再也不会好了。
看到这里,我的心猛地疼了一下,仿佛看到了半年前的自己。一样的自卑,一样的迷茫,一样的看不到前行的路在哪。最糟糕的是,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
但好在,日子慢慢的好起来了,就像蒋峰的《白色流淌一片》里面写的:
我22岁那年过得很不好,但我不会一生都过得不好。
所有20多岁渴望改变,渴望成长,渴望找到人生方向的你都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感觉在茫茫大雾中披荆斩棘,却怎么也找不到前行的路。
现在的我不会劝你想开点,告诉你一切都会好的。我知道这样对于一个迷茫困惑找不到人生方向的你来说,没有太大用处。
毕竟我和你说的再多,我也不能替你走,那些困苦空虚艰辛的日子还得你自己一个人一点一点熬下去。
我能做的,就是用我的亲身经历、所感所悟一点点分享给你,希望对你多少有一些启发。
PART 02
网上很多作者告诉你,决定你人生成败的是态度、是能力、是努力、或者是你的天赋等等,之后还能列举出一系列的例子,还能给你具体的建议。
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告诉你,是什么导致了态度、努力、勤奋,最终让你人生走向成功的。说实话,对于这点我也很困惑。
昨天我去参加了一场“终身成长——追寻更好的自我”的线下沙龙活动,给了我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场活动是根据哥伦布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著作《终身成长》而设定的。我们经常觉得自己成功与否是因为心态、能力、天分等等,却很少有人往更深层次思考原因。
樊老师曾说,随着我们阅读的不断深入,我们不仅要阅读一些工具类的书籍,对我们的生活提供实质性的指导,还应该了解原理,让自己从底层变得更聪明,也更加的了解自己。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她通过一系列原理、论述、例子向我们证明:
我们每个人一生成功与否、我们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家庭、事业最重要的因素都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一种叫做成长型思维。
那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有什么不同吗?竟然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简单来说:固定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更相信天分的力量。而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培养去改变,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并且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有时候不仅仅指两种人,还指一个人体内的两种状态,人们还可以通过方法让自己慢慢的由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
PART 03
拿我自己来说,原来参加活动我是以普通书友的身份去的。而这次,我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去的。
读这本书之前,我绝对不敢去,我从没有主持过这样的活动,我害怕丢脸,害怕失败,害怕语无伦次,害怕自己掌控不了现场,觉得我自己肯定做不到。
但看了这本书之后,决定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决定试试。失败了没关系,出错了也没关系,这是我学习成长的一个过程。
所以我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我自信、微笑的站在大家面前,开始了我的主持。
当我真正站在这么多人的舞台上时,看到书友们接纳、温暖的目光,我突然没那么紧张了,也顺利圆满的完成了我的第一次沙龙活动主持。
可能有一些失误,可能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但没关系,经过我的努力,最终我做到了,我也成长了。
如果我没有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我没有做今天这件事情,我就永远不会知道,给自己一些压力过后,我能够做到些什么。一个人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往往是那些做起来最艰难的事情。
除了这件事请,这场活动更让我感动的是,全场所有人都毫无保留的接纳彼此,没有评判,不受年龄限制,不受社会地位影响。不管你是月薪5K的职场小白,还是留学归来的海归,还是有娃娃的宝妈,所有人都不会因此介意。
小伙伴们在角色扮演两种思维模式的人
小伙伴们在和离自己最远的一位小伙伴互相交流
我还看到了那么多看似平凡的灵魂,实则不屈于现实不屈于命运,都勇敢的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活动有个环节是每个人上台和大家分享几件刚开始不会但经过努力做到了的事情,我原以为没几个人上台,原以为也没什么新鲜的故事可讲。
但我错了,大家每个人都上台了,每个人都讲了自己的一些经历,每个经历都是那么感人,那么励志。
我在台下几度听到落泪,为他们的努力感动,为他们的坚持感动,也为他们最终做到了曾经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感到震撼,感到高兴。
壹
这个姐姐今年46岁了,如果没有听她的故事,我肯定想不到表面和别人无异的她竟然可以不畏年龄,活出自己的的风采。
就在去年,她决定挑战马拉松。很多人都劝她,说她年龄大了不太适合。她自己也觉得自己不行,虽然上学时曾经跑过短跑,不过那是20多年前了,并且马拉松那可是连续跑20多公里啊。
但后来她想着,我的前半生都平平凡凡的过了,没有一件能让我现在想起来都热泪盈眶的事情。
我的后半生不能再这样了,人就一辈子,做自己想做的,不要给自己设限。
于是她设定目标,不管春夏秋冬,上班下班,还是刮风下雨。她每天都坚持跑5公里,没有一天间断过。
就这样,她坚持了一年多。去年年底她已经圆满完成了半程马拉松,一下子跑了20多公里,到达了终点。
她做到了当初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别人觉得她做不到的事情,突破了自己给自己的限制,突破了年龄的限制。
贰
这个可爱的小妹妹,看她笑的这么天真无邪,你顶多以为她是个家里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个小小年纪的她竟然可以爆发出那么大的力量。
她今年大四了,她人生中最难忘的事情是她学习英语的经历。
高考那年,她英语105分,算不上高,顶多属于中等。
入学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本来没什么,入学才发现他们所有的课本都是全英文的,老师上课也是全英文授课。对于英语中等水平的她,完全跟不上,并且从小到大她英语都不怎么好。
她刚开始也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从小到大都没改变的事情现在怎么可能改变呢。
但现在眼下也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只有想办法学好英文,不然她就完全跟不上课程了。
就这样,她开始下定决心改变。
她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全英文授课,她就把课程内容录下来,回家一遍一遍听,别人1节课就能听懂的课程她要花好几天才能弄明白。
她看不懂全英文的教材,她回家就拿字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查,把中文意思都标注出来,她笑着说常常每页里基本上每个单词都标注了,标注的字和那页的单词数量差不多。
就这样,这样艰苦的事情她坚持了2年多,没有一刻放弃过。
到大二,她不仅能轻松听懂老师的英文授课,看懂课本上的内容,她的英语成绩还拿到了A+。今年年底,她还准备参加全英文、难度相当高、全球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能通过的CFA考试。
叁
这个可爱的小姐姐今年已经46岁了,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已经步入大学。之前的那些年她全身心的把所有精力和重心放到孩子身上,学习育儿,学习烘焙,陪伴孩子成长。
她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但随着孩子长大步入大学,她发现自己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她渴望改变,渴望重新活出自己。有时候命运往往就是这样巧妙,当你发自内心想要某些东西的时候,上天总会给你一些礼物。
就这样,她开始加入读书会,参加活动,和大家一起读书。她过得内心充实、快乐、坦荡。
她也意识到,只要下定决心改变,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就像她从当初的家庭主妇到今天拥有自己生活和爱好的独立女性。
于是她决定重新开始工作,尽管她已经很多年没出来工作,已经与社会脱轨,尽管她年龄偏大。
但她仍然没有被这些限制,她相信只要努力,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
于是她依然决然的踏上了这条路,现在她已经开始创业,有了自己的一家美容个人保养的公司。
这些都是我昨天听到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来不及和大家讲。
看到这么多书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的改变自己,一点点的由刚开始做不到到后来的完成目标。
我真的很感动,感动她们的努力,感动她们的蜕变,也由衷的敬佩她们。
最后的大合影
这些人既平凡,也不平凡。
平凡的是他们和我们所有人一样生活在这个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平凡的是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相信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PART 04
看到他们,我也想到了年幼的自己。
我小时候性格很孤僻,成绩也不好,每次都是班上倒数,每天都被老师罚站。因为这些,没有小朋友和我玩,还整天被人欺负。
每天回家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却从不敢告诉爸妈,不写作业还经常逃课。在老师眼中,我是顽劣不堪、死不悔改的坏学生;在爸妈眼中,我是学习不好,整天给他们丢脸的孩子;在同学眼中,我是那个孤僻、没人喜欢的讨厌鬼。
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不是不做作业,是因为我真的不会,也没有人愿意教我。我也不是不愿意和同学好好相处,而是每次当我鼓起勇气想和他们一起玩的时候,他们都嘲笑我,欺负我,孤立我。
这些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只是相信他们看到的。我以为这样的日子我会一直持续下去,我也以为我的人生再也不会改变了。
直到遇见她,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是小学4年级,我们班来了一个年轻的女班主任,她姓胡,同学们都叫她胡老师。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和之前的老师差不多。但第一次上课时,我就被她的笑容感染了。她的课生动有趣,一点儿也不枯燥。
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个9月有阳光的午后,我依旧被当成差生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她上的那课是《卢沟桥的狮子》。
当她讲到狮子的表情、形态时,她说:有哪位同学愿意上台表演一下狮子的表情吗?她的话说完,没有一个人上台。她又重复了一次,我觉得很有意思,她应该不会批评我,于是我鼓起勇气上台表演了。
我站在凳子上,张牙舞爪的模仿起来,全场哄堂大笑。而她带着笑意温柔赞许的看着我,说:你叫什么名字呀,表演的惟妙惟肖,你太棒了。她还给了我掌声,接着全班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那是我第一次被老师夸奖,第一次被掌声鼓励,第一次被认可。
我意识到,其实我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也不完全是差生。只要我努力,我是有机会成为好学生的,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于是在胡老师的鼓励下,我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不懂的积极问老师。慢慢的,我的成绩开始有起色,那个学期期末我从班级倒数考到班级前三名。
于是,一切顺理成章,我上了一所不算太差的大学,毕业来北京做着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现在还找到了人生方向和这辈子一直想做下去的事情。
这一切都要谢谢当初的胡老师,如果不是她的鼓励,我的人生不会改变。我也懂得了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只要努力,什么都可以改变。
PART 05
这些真实的故事都是《终身成长》里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的例子,都是我看到的、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很多时候不只是两种不同的人,还是一个人体内的两种不同的状态。无数的例子证明只要加以练习,是可以慢慢让自己从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从而改变你的人生。
我也相信手机前的你,从小到大一定有刚开始做不到,后来做到了甚至还做的很好的事情。把这些写下来,一件一件,你会发现你好像瞬间有了力量。而这些,也将慢慢改变你的一生。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认知已在我们的大脑中运行了很多年。
改变是痛苦的,我们得和自己的局限、脆弱、恐惧,以及无知作斗争。
但正如作者所说,改变也许很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何况,你我都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不是吗?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让更多的人看到
最后谢谢亲爱的你
看完我用心写的每一个字~
网友评论
人生不设限,方有无限种可能!
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相信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只要坚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