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1986(8)

作者: 六个小矮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2-20 10:54 被阅读151次

第八章

秀兰收到了铁匠汇回来的九百块钱,心里又是欣喜又是心疼。她取回来之后就把钱存进了信用社里,一分都没往家里放,因为她还没有能力花,家里缺的大部件得靠铁匠回来才能买,平常的一些花费,她自己还有。

马营的秋天总是来的比较早,实际上从八月下旬就开始了,马营是陇南海拔最高的地区,气温比市区要低十一二度,因此种植的农作物也大都抗寒耐冻。例如土豆,蚕豆之类的,九月份是人们往家挖土豆的时候,这项工作远比收小麦来的辛苦,因为要一颗一颗地挖出来,还要再运到家里,土豆可比小麦沉多了。

但是铁匠还是不能回来,不然一来一去的划不来,而且最近矿上生意越来越好,老板也不会轻易放人。好在铁匠家里地不算太多,土豆也就种了一亩地左右,土豆熟了秀兰也没给铁匠打电话,她一个人应付地来。

秀兰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她每天挖出来的土豆,只把因为不小心用锄头弄烂的背回家里,其他的都埋在地里。这是一种农家的方法,专门用来解决家里人手不够的问题,具体方法也比较简单。先是在地里挖一个长宽两米深一米的长方形土坑,然后再把土豆倒进去,等差不多到地面高的时候,往上面盖上小麦秸秆,再填土垒起一个土包,就算完成了土豆的贮藏。等铁匠回来了,再把它拆了,用骡马把土豆驼回去。

小承志已经九个月大了,可他还是秀兰劳动的最大问题,要不是慧慧现在已经有本事带着承志了,她还真没能力应付地里家里的事儿呢。每天她都把承志背到地里,然后就交给慧慧,还好承志很乖,一整天待在地里也不哭不闹的。大嫂和自己的两个侄子也时常帮衬着自己,秀兰虽然累一点,但也应付的来。

等收完了土豆,秀兰想着正好可以歇一歇,可是街上的街坊王子怡要嫁人了,她要去帮忙筹备婚礼什么的,所以第二天她照样起的很早,去了老王家。

王子怡今年已经二十三了,在农村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她长的很漂亮,来提亲的人早就踏破了门槛,可她偏偏没几个看上的。久而久之,一般人家的小伙子就不敢上门来提亲了。她爸妈急得要死,时常让媒婆注意着有那家合适的小伙子,自己家这姑娘啊,就是吃了眼光太高的亏。

王子怡的婆家是坝里人,也就是住在地势低平的山脚下的人家,山上人普遍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狡猾奸诈,因此称他们为盐客。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轻蔑,要不是王子怡年龄已经不小了,老王两口子也绝对不会答应这婚事。不过,坝里因为地势低,气温也比较高,所以条件要比山上好得多,女儿嫁过去,也不至于吃亏。

子怡的婆家来开亲的时候,子怡家里挤满了人,都是同族本家的长辈,今天要商量聘礼和婚期等婚姻里的重要的大事儿。子怡在今天才看见了她未来的丈夫,因为之前都是媒人和父母出面,看着满屋子的人都看着她,她的脸红的像个苹果似的,好看的样子不禁把新郎给看呆了。众人看着两个年轻人的窘迫,都不怀好意的笑出声来,惹的两个年轻人更不知所措。

男方的父母是最先停止笑声的,他清了清嗓子,看着满屋子的老汉长者,他知道儿子的婚姻大事就掌握在这些人手里,成不成就是他们说了算,因此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拿出一包红塔山来,给屋子里的人各发了一支,然后才笑眯眯的说:“各位长辈,这聘礼和彩金你们商量着来,只要你们觉得合适了,我一个字不多说,你们也看出来了,我这儿子看见子怡就快忘了爹娘了,你们把女儿嫁过来,绝对不会受了半点委屈。”

屋子里充满着愉快欢乐的氛围,双方的大人们商量着婚礼的具体细节,小一辈的人也各自交流着当下时兴的话题,这种欢快直至深夜才结束,两方的大人也都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

在婆家正式来接子怡之前,老王家还得办一场宴席。这是马营乡通有的规矩,出嫁女儿必有的程序。乡亲街坊们也会来随份子,叫“打情。”顾名思义,就是乡亲们的一种情谊,秀兰的任务就是在老王家办酒席的时候洗干净撤下来的盘子,同是街坊,来帮忙的都各有各的分工,有人负责接待客人,有人负责端盘子送菜,还有一个总理全局的总管,调控着宴席上的所有程序。

第二天,坝里迎亲的队伍就来了,从坝里到山上大概有三十多里路,迎亲的大队伍都是走着来的,还有少部分人骑着马只有新郎骑着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看上去神采奕奕,红光满面。与迎亲队伍对应的,还有一支送亲的队伍,包括伴娘、家长和各位长辈。乐手吹打着欢快喜庆的乐曲,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盘山的土路前进着,表现出一种欣欣向上的积极感。不时有过路的人走上来送几句祝福,新郎家里人一边感谢着,一边送出去喜糖和喜烟。

等送亲的队伍到了以后,新郎可就吃了亏了,刚把子怡接进屋里,新郎村里的年轻后生就把新郎拖出去了,头上给他顶了个奇怪的帽子,往地上放了一块石头,就让新郎站了上去。新郎还没站稳呢,腿肚子上就已经挨了一柳条,疼的新郎跳了起来,新郎刚想骂人,已经又有好几个柳条招呼在腿上了,于是他果断选择了求饶。接受着来自小时候伙伴们的“祝福。”

秀兰没参加送亲的队伍,按理来说,她应该去,可是小承志现在还离不开她,她也不能带着个孩子去给人家送亲去。她叫来了慧慧,让她把承志抱到床上去,她今天要洗一洗衣服,就在她正准备去提水的时候,村里小卖部的老太太却来找她了,远远的在院子外面喊:“秀兰,山西来电话了,听那边说,好像是出事儿了,你来听听。”

秀兰听了紧张的腿软,她连忙放下手里的水桶,几乎是小跑着去了小卖部,打来电话的是大哥,没听到铁匠的声音让她害怕极了,老大只是叫了声秀兰,她就没忍住,哭了出来。

上一章1986(7)          下一章1986(9)

相关文章

  • 【成长】1986(8)

    第八章 秀兰收到了铁匠汇回来的九百块钱,心里又是欣喜又是心疼。她取回来之后就把钱存进了信用社里,一分都没往家里放,...

  • 【成长】1986(1)

    简介:这是一个关于苦难的故事,1986不是某个年份,是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记忆,本书旨在通过一个新中国里小农民的成长...

  • 【成长】1986 (4)

    第四章 李铁匠听见了刘大爷说的话,赶紧一边穿衣服一边说:“刘叔您稍等一会儿,马上就来了。”李铁匠连鞋都没好好穿...

  • 【成长】1986(15)

    第十五张 刘红丽回了家就开始准备去进货了,近几年服装生意越来越好做了,人们有更多的闲钱来打扮自己和孩子了。她已经在...

  • 【成长】1986(5)

    第五章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对于农家人来说,重要程度还在秋收之上,因为春天播种的不仅是粮食的种子,还有对生...

  • 【成长】1986(7)

    第七章 从三月开始到现在,铁匠的工钱算是三兄弟里最多的,虽然他年纪最小,但是他最拼命,一点儿也惜力气,所以自己的两...

  • 【成长】1986(6)

    第六章煤矿下的生活是枯燥的,铁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来这儿多久了,唯一能看得见的变化就是记着劳功的笔记本上数字的变化,...

  • 【成长】1986(9)

    第九章 老大的电话让秀兰情绪瞬间失控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于是她只好哭出来,小卖部里的老太太不在,不知道去了哪...

  • 【成长】1986(16)

    第十六章 同车上的人不明所以的看着刘红丽,不知道这个在车厢里嚎啕大哭的女人到底有什么委屈,有人忍不住想上前安慰一下...

  • 【成长】1986(11)

    第十一章 会芬结了婚之后,就和铁匠家再没了联系,老大报了移民玉门的工程,年底也搬走了,铁匠不停地感叹自己和亲人们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1986(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fg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