泹豇豆
文/芒果君爷爷
图/芒果君爷爷
夏日炎炎,虽酷热难当,却是万物劲势生长的鼎盛时期。作物不再寄居大棚,炽热的阳光、充沛的雨水、凉爽的晨露交相辉映沐浴大自然的蔬果,田园风味回归。
豇豆,南北皆产。南方种植豇豆多以蔓藤缠绕竹架任其向高处攀爬。春天挖开湿润泥土,每穴扔进三五粒种籽,不几日娇嫩的豆芽露出尖来。骄阳普照之下青绿的豇豆蔓顺着竹架向顶端攀伸,此物农耕书籍记载其为无限生长型。竹杆终有尽头,蓬勃向上的蔓藤失去倚靠,掉头纠结于叶片藤梗之中缠绵不息。
豇豆缠绕竹杆支架如同螺旋般规则,缠绕的间距如此精准,等距不差毫厘令人惊叹。它的视觉器官藏于何处?它的触觉指挥中枢隐匿在哪里?伫立在旁,你会怀疑绿藤攀爬不再是作物的本能,植物亦有思想?抑或还有情感?少年苦读艾思奇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然而,植物生息的智慧却令我困惑,植物万象让人遐想,进乎动揺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豇豆蔓爬伸五尺余,叶腋之处萌出淡紫色的花序,不几日荚端顶着残败花瓣翘然而出,和风拂煦之下豇豆疯长,尺余豇豆争相林立随风摇摆。
小时候常见一种月牙弯型豇豆,谓棉田豇豆,即攀附棉花梗上一种矮生型豇豆植物。棉田豇豆肉质肥硕,最宜炖煮食之。年少时在江南乡村插队落户,江南棉田万倾,可见种植棉花是江南农村主业。从营养钵育苗至花絮采摘棉花生长延绵夏秋二季,却从来未见棉田豇豆陈杂其间,知青生活年年留意终未见棉田豇豆踪影,务农四载之后带着遗憾离开江南从戎。棉田月牙豇豆是否物种消亡?
豇豆荚稚嫩时可切粒清炒,味道当然不俗,只是荚豆初出,尚未成熟,真有点暴殄天物的负罪感。
高温灼烤夏日,豇豆盛产,掐成寸段或炒或炖,少油低盐,纤维素维生素同治一锅糊涂食之,倒亦符合现代膳食理论。
其实,豇豆远不止清炒炖煮这种粗放烹饪,豇豆泹水后料理,较鲜食相比会产生迥然不同的风味。正如许多平凡无奇的蔬菜经过盐渍、发酵、晾晒后皆会赋予新的口味。
泹水,即将蔬菜在沸水中汆烫一下使之蔫耷利于晾晒。泹水在西南官话语言区运用十分广泛,但终究还是方言,普通话则谓焯水,但我依然沿用泹水,自幼形成的语言定势很难改变。
泹豇豆多选择青绿豆荚,绿色豇豆身段细长紧实,荆楚人视“铁条”豇豆为上品。铁条豇豆泹水后迅快冲凉,已保证豇豆肉质致密而不软烂。
泹水的豇豆置于户外晾晒,灼热阳光炙烤暴晒之下青绿豇豆蜕变深褐。暴晒亦有讲究,烩炒豇豆毋需久晒,半日阳光即可。烧菜用则需晒干如柴,当然就不是一日之功了。
泹好晾干的豇豆切粒,大蒜剁碎干椒剪小段。油锅置旺火之上,倾入食材翻炒,断生后着盐,添加适量酱油起锅装盘。亦可加入肉末烩炒,风味更加突出。
豇豆水泹之后晾晒炒食,原有的青菜口味消失殆尽,衍生出奇妙的口感和香味,真是豇豆秒变下酒菜,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式烹饪的神奇。
时值伏天,高温酷暑,泹豇豆正是不可或缺的好时机,如法炮制,定当美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