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八佾篇3.25:仁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17:08 被阅读0次
《论语心说|八佾篇3.25:仁》----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四月初五 于自家作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在,人生的这场旅途中,可能也未尽然都是身不由己地。

当然,人生,有身不由己的部分……这种身不由己的部分地多与少,可能是相对来说的。但总有选择地机会哪怕,那选择的机会,那么两次,甚至一、两个瞬间,一、两秒钟……但总有这样地时候。也许,我说的不对。

也许,都是被安排好的?我不知道。也许不是!也许从来都是有“选择”的。

不好说……但在感觉能选择的时候还是应该别亏自己罢

道理是一样的。人有两面阴和阳。光明,与黑暗;正義,与丑陋……美好与邪恶……我们简单说:‘阴阳’吧。简单说……就男人来说,因为我不太理解女人……就我们男人来说……就说我自己,我并不是生下来就这样,向往、并拥趸着儒家地理想、理性,与儒家地和平主義……我也曾经残酷任性自私且诈

虽然,我的‘气质’导致,我不会在那条路上走地太深……但,那依然掩饰不了,我曾是一个奸狡之徒的事實。但是,我救赎了

被我自己,我自己救赎了我自己我选择了平和的正道。道理是这样的。《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出自《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这个’,应该指的气质之性

所谓:‘气质之性’,那多少沾点儿黑暗。这是真地。当然,它里面也有光明。

但是,总的来说,‘气质之性是偏”,。它(既:气质之性)是五行组合而成的:现象,我们‘人类’的这个现象,就叫:气质……当然,每一个人类的气质,五行构成的比例和量是不一样的。故此,我们(每一个)人类的命,我们的经历、见识,也会大不一样,甚至是千差万别。这是‘质数’(或,叫:‘气数’)决定的。这个:‘’,改不了

它是由你诞生的那一刻,甚至你诞生之前……就已经决定好了。

万难更改、改变。但是,那只是现象,不是:本质。本质就是:‘之本

质之本,对于‘人’来说,就是:‘理气’。理气人类之本

道理是一样的。所谓的:“尽其性”,就是要你先放任,或者说,叫:开放自己的‘气质之性’。尽量不要骗自己,所以叫:“唯天下至诚為能尽其性”,这个‘至诚’尽的‘性’,就叫:气质之性矣。道理是一样地。别骗自己,这点,要从小树立。想吃什么,吃;想买什么,买。这就是:‘诚’。也别害怕。

所以,在很多时候,这第一步,就罢绝大多数人‘限制’住了。‘诚’,不骗自己,太看‘命’了。道理是这样的。有些人真的,‘诚实不了……客观条件,以及自己的主观方面儿,都不允许他‘诚’。所以,他就不能‘尽其气质之性’。他只能表面上,装模作样……狐假虎威……等等。“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人性,那就很高级了。但是,光明之前,必然有:黑暗。人性是光明的,但是,‘气质之性’不是。气质之性是:现象,现象是本质现象亦不是本质

现象,是虚假,和变幻莫测,患得患失,若即若离地。所以,(沉迷)现象中的人......容易痛苦。但,也只有从痛苦中,站起来的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地迈开双脚,走向光明。这就像是一个悖论,既:你不经历痛苦和挫折你就没法果断地向前……但,对于有些人而言他们经历了挫折与痛苦以后也有可能就不向前了。所以,人要是‘成人’,那真是彷如在剃刀上行走一般,就是一场豪赌。道理是这样地。成了,也就成了。不成,也就不成了。

人生,也许得为了自己,而赌一次。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是。而:是一切的基点没有这个字那你甚至连走出虚幻的可能性也都没有了

道理,就是这样的。人之性就是就是:‘’。‘仁’,就是:人。人就是仁(类)本来的样子。这就叫:‘尽性

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在‘光明之前,得是黑暗。但是,是背对黑暗,向光走;亦或是继续朝向黑暗……抹黑前行,还是就蹲在那儿,困在黑暗里面,还是想走,却走不出黑暗,因为光明太渺小了,而原地打转,继续、持续的徘徊……这都是人类的正常现象。也没有“好”、“不好”,能量是守恒的。

1.

也即是说:你是什么就是什么。布施的能量,会还给你……但挥霍的能量,也既挥霍了……没有了。所以,‘养德’(既:养‘能量’)贵在一个:。不能狗熊掰棒子,攒了,又没了……这是‘德’(既:能量)、质数的問题。德,就是:质数,归根究底,是现象,并不是本质。(男人)本质是光明

道理是这样的。而,《武》之所以不能:‘尽善’,是因为《武》或者有太多的成份。(孔子以為)不符合

2.

道理是这样的。----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四月初五 于自家作

相关文章

  • 论语心说|八佾篇3.25:仁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在,人生的这场旅途中,可能也未尽然都是身不由己地。 当...

  • 【王鹏翔论语札记64】孔子论乐!

    原创:王鹏翔书香联盟2018-03-22 原 文 《论语八佾篇》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 论语解读‖礼仁为美

    本章开始品读论语第四篇的“里仁篇”。 在上章品读了“礼崩乐坏”,讲解了八佾篇的核心内容。 在八佾篇,孔子主要提及了...

  • 《论语解悟》里仁 第一、二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里仁 第三、四、五章 里仁是《论语》的第四篇,内容上...

  • 2019-10-17

    诵典思新--《论语·八佾》篇之“谁主你心?” 在《论语·八佾》篇,卫国大夫王孙贾和孔子之间有一段对话,细读之下觉得...

  • 论语心说|八佾篇3.3:仁的悖论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中庸》记载:“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

  • 学论语3.1-3.3八佾篇(14/100天)

    14/100#100天改变自己 -----百天读书,阅读经典。 论语八佾篇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

  •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25〉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25〉 衣者郭郭 原文: 子谓韶乐:“尽善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论语心说|八佾篇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其实,这一小节,正印证了孔子说的那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 论语心说|八佾篇3.4:心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丧(礼),在先秦是单独的一套礼节。儒家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心说|八佾篇3.25: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hu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