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明清史‖明朝的皇帝们(上)

作者: 心中的星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2-19 14:43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继续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来了解明朝的皇帝们。

宣宗朱瞻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出生于北平燕王府。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十分喜欢长得非常像自己的这个孙子。四个月后明太祖朱元璋崩于南京西宫内。第二年燕王朱棣发动了历时4年的靖难之变,靖难之役胜利并登基后,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常常亲自教导。父亲朱高炽在永乐二年(1404年)被指定为皇太子。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远征漠北时,常将朱瞻基带在身边。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驾崩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朱高炽九月七日正式登基,十一月一日立朱瞻基为皇太子。

次年四月,因明仁宗朱高炽有迁都南京的计划,特派朱瞻基到南京去协助完成迁都的准备工作。不幸朱高炽在五月二十八日病重,朱瞻基被召回北京,当他抵达时,父皇已逝。

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朱瞻基日正式登基,改第二年为宣德元年。他放弃了父亲把朝廷迁回南京的计划,仍留北京为帝都,这不仅因为他成长在北京,还因为他像自己的祖父朱棣一样时刻关注着北方的边境。

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明宣宗立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八月,亲自率军巡视北边。九月到达右门驿,适逢兀良哈侵掠会州,明宣宗亲自率领精骑三千人前往。出喜峰口,于宽河大破兀良哈部。

宣德四年(1429年),继承发扬广开言路、纳谏的风尚,进一步改革政治机构,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宣德五年(1431年),明宣宗以外番不来朝贡为由,命令郑和再次出航。返航期间,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

明宣宗即位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时期共称为“仁宣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驾崩于乾清宫,英年早逝,享年三十八岁。

英宗朱祁镇,宣德二年(1427年)出生,次年二月,被立为太子,宣宗废当时的皇后胡氏,改立其母孙贵妃为皇后。

宣德十年正月(1435年),宣宗病重驾崩于乾清宫,留下遗诏尊皇太子朱祁镇为新皇,年号正统,尊奉皇太后张氏为太皇太后,皇后孙氏尊为皇太后。此时,朱祁镇年仅九岁。英宗即位初期,因为年龄尚小,国事实际仍旧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手中,并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史称“三杨”,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之治的政策。

英宗期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北伐战争:即亦集乃之战(正统三年丨1438年)、丰州之战(正统六年丨1441年)、以克列苏之战(正统九年丨1444年),均以明军胜利告捷。

自正统五年(1440年)至正统十一年(1446年),随着三杨和太皇太后张氏的相继去世,少年皇帝开始初掌大权,一直以来被朱祁镇宠信的宦官开始了自己的专权,从此开启了明代宦官专权的时代。

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喜爱,受宠三朝,最后被选为英宗的贴身太监王振,备受英宗信任。王振利用手中的权力,一面结党营私,一面镇压铲除反对自己和对自己不恭不敬之人。

正统四年(1439年)至正统十三年(1448年)间,对云南西部的“麓川政权”发动了四次征伐战争,史称麓川之役。最终王骥考虑大军连年征战仍无法彻底消灭麓川军,便与麓川政权之主思机发之子思禄麓川和谈。明政府为对抗西南这个土司小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方面扰乱了西南各地区的经济秩序,另一面也使得明朝经济下滑,且对于北方蒙古瓦刺的防御力量严重不足。

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首领派遣两千人马向明政府邀赏,由于王振不肯满足他们要求,同年七月,瓦剌大举攻明,瓦剌部首领亲自率领人马攻打明朝边境大同,又分兵骚扰辽东、宣府、甘肃。在宦官王振的极力怂恿下,年轻气盛的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在与瓦剌军的交战中惨败,死伤众多。朱祁镇和王振最终商定要班师回朝。可惜朱祁镇和王振一意孤行,执意率领数十万大军转道王振老家蔚州。瓦剌追兵闻讯赶来,斩杀明军三万余人。仅剩的一行人逃至土木堡,最终全军覆没,王振死于乱军之中,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六日,在皇太后孙氏的支持及朝中大臣拥立下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即帝位,次年改元景泰,是为明代宗,被俘虏的明英宗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同年十月初一,瓦剌大军兵分两路直抵京师,一路正面进攻居庸关,一路经大同逼近紫荆关以迂回京师。明军在京师保卫战中大获全胜。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随后,瓦剌为了求和将没有利用价值的英宗朱祁镇毫发无损并无条件地送回明朝,等待明朝内部生变。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英宗朱祁镇被释放回京,被尊为太上皇,软禁于南宫。太上皇在惊恐不安之中,度过七年的软禁生涯。

景泰八年正月(1457年),代宗朱祁珏病重,无力掌控政局,太子又未确立。在孙太后的支持下,武将石亨、宦官曹吉祥、文臣徐有贞上演了拥护朱祁镇重新登上皇位的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后,下诏改景泰八年(1457)为天顺元年,立即把病重的代宗朱祁珏软禁于西苑,同年三月,代宗离奇去世。

复辟成功之后的英宗朱祁镇,起初还能施行仁政,励精图治,但是到了中后期,在一帮奸臣和太监的怂恿下,又恢复了往日的昏庸与懦弱。不仅枉杀了很多贤臣,对之前帮助自己重登皇位的人大加封赏,不在乎这些人的真才实学并委以重任,从此明朝开启了走向无底深渊的下坡路。

明朝自太祖起恢复了殉葬制度,皇帝驾崩后,除了皇后、太子生母及皇帝、太后特旨赦免的个别妃嫔外,其余妃嫔一律殉葬。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英宗朱祁镇病重,临终前,把太子朱见深叫到床前,将大明的未来托付给了他,并颁布了最后的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从此以后,明王室消灭了人殉制度。次日正月十七日朱祁镇崩于乾清宫,年38岁,前后在位共22年。

相关文章

  • 我读明清史‖明朝的皇帝们(上)

    今天我们继续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来了解明朝的皇帝们。 宣宗朱瞻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出生于北平燕王府。当时还...

  • 我读明清史‖明朝的皇帝们(上)

    最近我发现,要想学习历史,详细了解一下各朝皇帝的平生事迹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获悉君主们治理天下的举措,...

  • 我读明清史‖明朝的皇帝们(中)

    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继续以人为线,串起明朝的那些事儿吧! 明宪宗朱见深,出生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明英宗朱祁镇...

  • 我读明清史‖明朝的皇帝们(下1)

    今天请和我一起继续认识明朝的其他皇帝们吧。这一篇会让我们时刻体会到明朝灭亡前的党羽纷争,百姓疾苦,全国上下陷入水深...

  • 我读明清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

    (今天继续学习朱元璋开国后的历史事迹。) 洪武初年,明朝实际上沿袭了元朝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 此皇帝一生只娶一个老婆,他发明了一样东西,现在每个人都离不开

    明朝享国276年,共传16帝,这16个皇帝中,大多数皇帝较为平庸,但也不乏明君。说起明君,明朝孝宗皇帝肯定要算一位...

  • 明朝的那些皇帝们

    今早溜达,看学生们在背神马《湖心亭看雪》,第一句就涉及到大明皇帝崇祯,这不由地让我想到了明朝的那些皇帝们。打老祖宗...

  • 明朝的奇葩皇帝们

    有意思的事情很多,有意义的人也很多,但更多的是有意思的历史。历史对很多人来说,很枯燥,很乏味,其实,历史很有趣。 ...

  • 明朝的那些皇帝们

    借同事的明月写的《明朝的那些事儿》一套七册书,昨天读完了,也及时地还给了同事。 读完了这套书,对明朝的历史总算是有...

  • 《万历传》解读

    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樊树志教授,研究明清史的专家。 万历皇帝在明朝历史上为什么这么重要?这个人做了四十八年皇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明清史‖明朝的皇帝们(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am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