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诗中有似是而非的话,最为绝妙
四十六、诗喻
【原文】诗有正喻夹写,似是而非之语,最妙。王介祉咏《铁马》云:“依人帘宇下,底作不平鸣?”香亭《阻风》云:“想通天上银河易,力挽人间风气难。”周之桂《咏秋暑》云:“傍晓灯偏光焰大,罢官人更热中多。”董曲江太史《过十八滩》云:“漫夸利涉乘风便,始信中流立脚难。”周诗成时,适有罢官者冒酷暑入都,读者愈觉其佳。
[译文]诗歌中有正面说与比喻交互运用的,似是而非的话,最为绝妙。王介祉写《咏铁马》说:“站在别人屋檐下,怎能作不平的呼声呢?”香亭写《阻风》说:“想通天上银河十分容易,力挽人间风气却很难。”周之桂写《咏秋暑》说:“傍晚灯偏一边火焰增大,罢官的人更热中于奔竞。”董曲江太史写《过十八滩》说:“别夸耀说乘着风很方便地便过去了,才相信在中流连立脚都十分艰难。”周之桂的诗写成时,刚好有罢官的人冒着酷暑入京都,读后更觉他写得十分好。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 提出了“诗有正喻夹写,似是而非之语,最妙。”
王介祉咏《铁马》云:“依人帘宇下,底作不平鸣?”
香亭《阻风》云:“想通天上银河易,力挽人间风气难。”
周之桂《咏秋暑》云:“傍晓灯偏光焰大,罢官人更热中多。”
董曲江太史《过十八滩》云:“漫夸利涉乘风便,始信中流立脚难。”
周诗成时,适有罢官者冒酷暑入都,读者愈觉其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