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习录比对学习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4】格物是穷理尽性的起点。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4】格物是穷理尽性的起点。

作者: 唐松涛经营实学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23:01 被阅读33次

    【来书云:“教人以致知、明德,而戒其即物穷理,诚使昏暗之士深居端正,不闻教告,遂能至于知致而德明乎?纵令静而有觉,稍悟本性,则亦定慧无用之见,果能知古今、达事变而致用于天下国家之实否乎?其曰:‘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格物如格君心之非之格’。语虽超悟独得,不踵陈见,抑恐于道未相吻合?”

    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若谓即物穷理,如前所云务外而遗内者,则有所不可耳。昏暗之士,果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大本立而达道行,九经之属可一以贯之而无遗矣,尚何患其无致用之实乎?彼顽空虚静之徒,正惟不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而遗弃伦理、寂灭虚无以为常,是以“要之不可以治家国天下”。孰谓圣人穷理尽性之学,而亦有是弊哉!】

           你来信说:“教人致知、明德,却不让他们即物穷理,假若那些昏暗人士只是深居端坐,又没有人去教他,那样他回到自己内心去求,能求得来知致德明吗?就算是静中有所觉悟,能悟到自己的本性,那也不过是佛家的定慧一样,没有实用的见地,能通达古今事变,运用于天下国家的治理吗?您说:‘知是意念的本体,物是意念的作用’,‘格物是格正君心之不正之念’。话虽然说得超脱觉悟且很独到,恐怕跟道不相吻合吧?”

           我所说的致知格物,正是要去穷理,没有不让人不穷理啊,让其深居端坐而无所事事。如果要说即物穷理,就像之前所说的要向外求,而遗失本心,那肯定是不行的。昏暗的人,如果能随事物去精察心中的天理,并且按照心中的良知去行动,那么‘愚蠢也会变聪明,柔弱也会变刚强’。立大本,而行大道,那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就可以一以贯之了,怎么还担心没有实用性呢?那些顽固不化,空虚静默之人,正是不能随事物的变化而体察心中的天理,而践行其本心的良知,还抛弃了自己的家庭,把虚无和寂灭当做常态,这是不能齐家治国的。你认为圣人的穷理尽性的学问,也有这弊病吗?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则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

           心是身体的主宰,心的虚灵明觉,就是心本体之良知。心的虚灵明觉的良知应感而动,这就是意;有知才有意,无知就无意。知难道不是意的本体吗?意的作用肯定在物上,物就是事实。如果意作用在事奉父母上,事奉父母就是一个事实;意作用在治理民众上,治理民众就是一个事实;意作用在读书上,读书就是一个事实;意作用在听诉讼上,听诉讼就是一个事实。凡事意所作用的地方,肯定会有物。有这种意图就有这样的事物,没有这样的意图就没有这样的事物。物难道不是意的作用吗?

    【“格”字之义,有以“至”字之训者,如“格于文祖”、“有苗来格”,是以“至”训得也。然“格于文祖”,必纯孝诚敬,幽明之间无一不得其理,而后谓之“格”。有苗之顽,实以文德诞敷而后“格”,则亦兼有“正”字之义在其间,未可专以“至”字尽之也。如“格其非心”、“大臣格君心之非”之类,是则一皆“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义,而不可以“至”字为训矣。且《大学》“格物”之训,又安知其不以“正”字为训,而必以“至”字为义乎?如以“至”字为义者,必曰“穷至事物之理”,而后其说始通。是其用功之要全在一“穷”字,用力之地全在一“理”字也。若上去一“穷”,下去一“理”字,而直曰“致知在至物”,其可通乎?夫“穷理尽性”,圣人之成训,见于《系辞》者也。苟“格物”之说而果即“穷理”之义,则圣人何不直曰“致知在穷理”,而必为此转折不完之语,以启后世之弊邪?

    盖《大学》“格物”之说,自与《系辞》“穷理”大旨虽同,而微有分辨。穷理者,兼格、致、诚、正而为功也。故言穷理则格、致、诚、正之功皆在其中,言格物则必兼举致知、诚意、正心,而后其功始备而密。今偏举格物而遂谓之穷理,此所以专以穷理属知,而谓格物未常有行,非惟不得格物之旨,并穷理之义而失之矣。此后世之学所以析知、行为先后两截,日以支离决裂,而圣学益以残晦者,其端实始于此。吾子盖亦未免承沿积习,则见以为于道未相吻合,不为过矣。】

           “格”字的含义,有“至”的意思,比如“格于文祖”、“有苗来格”,就是至的意思。“格于文祖”,肯定得纯净自己的诚意和敬意,在明暗之间都得合乎天理的规定,这也是格的意思。苗族人是落后顽劣的,他们来了也是得学习文德的,以此纠正自己,那也是格正的意思,不是只是用至来解释。比如格正其不正之念,大臣格正君心的不正之念之类的说法,这也是归正其不正之念让其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个是不能用至来解释的。《大学》中的“格物”的解释,你又怎么知道其不用格正来解释,而用至来解释呢?如果用至字来解释,肯定会说穷尽事物之理,这才解释得通。其用功的关键就在“穷”字上面,用力的关键全在“理”在上面。如果上去一个“穷”字,下去一个“理”字,直接说致知在至物,这个能解释得通吗?穷理尽性是圣人的成训,在《易经》上有记载。如果“格物”就是“穷理”的意思,那圣人为什么不直接说“致知在穷理”,何必要拐弯抹角,给后世添乱吗?

           所以,《大学》的“格物”的说法,与《易经》的“穷理”大致相同,但是有微小的差别。穷理就包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格致诚正就在其中,说格物肯定得同时讨论致知、诚意、正心,那格物的功夫才算完整。今天偏偏举格物偏颇的解释为穷理,这是为了将穷理看作知,而把穷理当做知,那么就没有格物的行动了。不仅没有把格物搞清楚,连穷理也搞丢了。这就是后世的学者把知和行分成两截,日益支离破碎,圣学得不到彰显的病根所在。你承传过去的习惯,认为跟道不符合,也不算太过分。

           穷理尽性是一连串的动作,格物只是穷理其中一个动作。这就是理解上的偏差,如果直接讲格物就是穷理,未免贪巧求速了。如果把格物就看做是穷理,那就等于将心与理分开来看,心是心,理是理。根据之前我们说的,心理一体,不存在要单独到外界事物上去找理,而是回归到本体的良知,心即理,意作用物,格物只是其中一环而已,不是穷理的全部。只有逐步落实心中之理,才能走完穷理的全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4】格物是穷理尽性的起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hh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