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与写作婚姻育儿成长励志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3)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3)

作者: 麦叔和小麦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10:19 被阅读165次

十多年以前在北大旁听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的课,他当时讲的内容我现在大多数都忘记了,但他当时说的,每年要读一本难读的书,这个建议我却一直记得。今年我在读的是赫尔曼 黑塞的《玻璃球游戏》。所谓难读的书,除了内容可能比较深奥这类,例如哲学和宗教类的书籍,还有一类,比如现在这本《少有人走的路》,文字本身并不难懂,但需要一边读,一边反躬自省,难度在于此,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烦恼,大多数人会选择逃避,常常只会去怨天尤人,责备别人,抱怨,有时候还会带有愤怒的情绪。

我们常常试图去改变别人,却很少愿意去改变自己,尤其是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年纪,我们总能很容易的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宽恕别人,责备自己,这是少有人会做的选择。愤怒,不满的情绪无非产生于两种原因,一是被迫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另一个是自己想做的却被阻止了,而根本的原因是源自对过于在乎自己。智者畏因,凡夫畏果。去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少有人会做的选择。在上一章讲到意识处理痛苦的方式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发现,意识如果没有经过历练,不会像身体那样有天生的合理的反应,你看,在年幼的时候,面对不安,痛苦,愤怒这些情绪的时候,我们就只会哭,用哭声引来成人帮助解决。甚至到成人,也未必能处理好。

一般人总要等到三四十岁,才知道如何处理愤怒,甚至还有一些人终其一生也学不会应对愤怒

作者并没有说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不要去责备,只去宽恕,如果只是这样一句话就能解决,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有那么多的问题,人类已经解决了不少疾病,但到今天为止,对于贪心,嗔心,嫉妒,怀疑等等这些负面的情绪,除了少数的人,比如释迦牟尼这样的智者,几乎没有人能够彻底解决它们,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以避免伤害自他等严重的后果,这方面的知识和训练,从现在的社会现状反推回去,显然,大部分人所得到的还不够多,不够好。

宽容可以让责备停止下来。但宽容并不意味着肯定,更不代表着永远肯定,百分之百肯定。真正的宽容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无视对方的冒犯或者强忍下来就是宽容。

宽恕首先必须面对罪过和有罪过的人,不能回避,不能躲闪,它的前提是:必须先做出有罪的裁决——只有这样,真正的宽恕才开始起作用。 你不可能宽恕一个没有罪过的人。宽恕只有在有罪裁决后才生效。

是的,再一次说到了,不要逃避。

当你的内心感受到痛苦,感受到了愤怒,不要逃避。不顾一切的宣泄或一味压抑,只有一时的效果,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内向的压抑还可能会演变为一种自毁心态。采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往往是因为无法忍受再前往最终结果的道路上的煎熬,所以,干脆就提前放弃,反正最糟的情况就是失败嘛,那么宁可早一些失败好了,但其实,真正糟糕的不是失败,而是自暴自弃,毁掉了成功的可能性。失败败一时,自毁毁一生。

有时,人们可能会出现错误的记忆,对此我们要有所警惕。这是内心的压抑造成的。有些人会通过一种叫做“压抑”的心理机制伪造记忆,把某些亲身遭遇的事排除到意识之外。然而,虽然在意识层面它貌似消失了,但它并没有真正消失。实际上,它变成了一个纠缠我们的魔鬼,使事情变得更糟。

我们可能有过身体不由自主的体验,但意识更是如此,脑海里经常的冒出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所谓心猿意马,就是指的这种情况。我们也许想当然的认为在我的身体里有我的灵魂或者心灵,我是我的内心世界的主宰者、支配者,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不会犯那么多的错误,不会伤害到那些我们本愿意伤害到人,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既然我做不到,那么,别的人也一样,我们都是常常会被烦恼所左右的人。

从根本上讲,宽恕是自私的。宽恕他人,并不是为了他人,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需要被宽恕,也可能不记得自己的过错,他们可能会说:你只不过是在编故事。他们甚至可能已经死去。之所以要宽恕,完全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自己的健康。撇开治疗的需要不谈,如果我们抓住愤怒不放,心灵就会停止成长,我们的灵魂之花也会因此枯萎。

下一章“复杂的人生”,让我与你继续共读。

骂人是猪的时候,你想过猪的感受吗?

-待续-

相关文章

  •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3)

    十多年以前在北大旁听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的课,他当时讲的内容我现在大多数都忘记了,但他当时说的,每年要读一本难读的书...

  • 《少有人走的路》共读3

    20210606Day12 主题:成长与信仰 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属于信仰的范畴,由于天赋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

  • 与你共读 |《少有人走的路》(1)

    《少有人走的路 3 与心灵对话》,是美国作家斯科特 派克Scott Peck的作品,英文书名是 Further a...

  •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2)

    长大和成熟是两回事。生老病死这个过程没有人能够避免,无法拒绝,但心智的发展和成熟却因人而异。龙树菩萨曾对乐行国王说...

  •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4)

    苦才是人生。除了佛陀,没有谁能把人生的痛苦看得那么透彻。并非只有痛苦的时候才是苦,快乐的时候,苦即如影随形,原因是...

  • 共读:少有人走的路

    前言:很多人都说不知道读书为了什么,感觉毫无用处,我想说,读书就如吃饭,也许你记不清每顿饭吃了什么,但是你吃下去的...

  • 《少有人走的路》共读

    20210526Day1 主题:心智成熟的旅程 初次接触《少有人走的路》是在2016年,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心里得到...

  • 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5)终

    《少有人走的路》第四章“自尊和自爱”。是自尊,还是自大?是自爱,还是自恋,自负,自卑,自私,自我陶醉,自我中心,自...

  • 《少有人走的路》共读2

    20210531Day6 主题:保持平衡 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当,即保持平衡。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隐瞒部分事实和...

  • 好书共读|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它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斯科特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你共读|《少有人走的路》(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mv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