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化与中国历史(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第一篇的第一章,虽然只有短短三句话,却包含了孔子对学习、交友、处事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学习,孔子作为一名教师,他一是要求学生们要学习,二是要在学习了之后要温习。这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观点,但放在今天依然实用。其实终其一生,孔子都在学习。孔子生下来不久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十七岁,母亲颜氏也谢世,也许是父母双亡,让这个孩子早熟,更懂事。孔子家庭的贫穷不得不从事一些在当时认为卑贱的事情,扫地、放牛、种菜、牧羊等等甚至干过吹鼓手,也许正是这些小事,让他自立自强,让他知道了人情世故,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他的学习不是在课堂(当时也没私塾)而是实践,在实践中学礼,在实践中行仁!孔子不愿其烦领悟师襄所教的《文王操》,不远千里向老子问道!他大半生的时间都在周游列国,然而在周游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学习,以及到了晚年弃政而彻底投身教育,或许对孔子来说他晚年那段教育史也许正是他的温习史。
《论语》文化与中国历史(1)其次是交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正是说明孔子交友是跟广泛的,但孔子交友不是乱交,而是有原则地交,即三益三损,我在后面的专题会专门讲这个!他周游列国,为人仁义,加上渊博的学识,应该有不少朋友。在当今社会朋友人脉是成功的法宝,现在有很多书或是讲座都讲什么如何为人处事,如何交朋友,如何说话才有艺术等等,我觉得与其去看这些还不如好好读读《论语》。我觉得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多次遇难,数次遇险,甚至有几次还差点搭上性命,然而他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这其中就有不少朋友的帮助。我想对于孔子的友情只有三句诗最形象。第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离开鲁国的时候,也许他的朋友为他送别时应该是看好孔子的,孔子自己也是满怀信心的吧!第二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各国君主都不重用他,而他身边的学生兼朋友也许是他最大的安慰吧!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孔子周游列国完毕,返回鲁国时,也许是在各位朋友的送别声中带着悲伤(未能实现政治抱负)返回祖国。孔子的学说没人接受或许是悲哀的,但上天是不会不公平的。“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深深影响着后世教育,我相信孔子与其弟子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他们还是朋友,而且是一起患过难的朋友,甚至共同面对死亡,那种感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论语》文化与中国历史(1)最后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怨恨,怒也。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其感情也是最真实的时候,往往也是别人看穿你的时候。怨恨由心生,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怨恨之心由是生也。说不好听点,别人又不是读心专家,凭什么要读懂你?即使你的看法是正确的,人与人在认识上的差异,你就一定认为你的看法比他高明吗?他不理解你,难道你就一定要发怒,用争吵之类极端的方式去辩解吗?我认为发怒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会使问题扩大化,严重化,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是最丑的时候。还不如用“不愠”去面对。孔子所提倡的“仁义”君主不知,所提倡的“礼乐”诸侯不知,所提倡的“王道”,执政不知,然而他是“不愠的”,他是安贫乐道的,鲁国不接受他的主张,他就去卫国,卫国不接受就去陈国,陈国不接受就去齐国……即使到最后没有一个诸侯国重用他,也只发出“吾道穷矣”的悲叹,转而专心授徒,即使只能够在杏坛咫尺之地他也要宣传自己的主张。只可惜他的文化主张太高端了,而个诸侯国的应用还未升级,是各国应用不符合他的文化思想,而不是他的文化思想不符合各国应用。
《论语》及孔子已经有很多名家品评过了,只不过读了《论语》后想到了很多,便想写一写,真献丑了!《论语》文化与中国历史是第一次发表,后续我将围绕《论语》和中国历史、文化及自己的感悟相结合的形式写下去。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雅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