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4日 星期六日 小雨转阴
文章截图自上一次写完2017年的年末总结,不知不觉中已过了两个月,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瞬即逝,想留也留不住。2017已经过去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遗憾,再感叹也无济于事,而未来还没有到来,无需杞人忧天。
我要做的便是把握好现在,过好每一天,等到未来成为现在时,就可以自豪地对自己说:感谢你曾经的努力,感谢你曾经没有放弃!
记得上一次写年末总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去日本旅游”和“读遍金庸武侠”,旅游需要钱,读书需要时间,所以今年要做的事:
1.挣钱,以及“开源+节流”。
开源:钱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没有钱寸步难行,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光靠那点死工资是无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的,所以我不能混吃等死,需要开辟其他赚钱的门路,这个门路正在摸索中,等到有了眉目再写具体计划。
节流:除了要开源以外,平日里不乱花钱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缩减没有必要的开支。另外我也会开始涉及理财这一块儿,将闲置的钱更好地利用起来。
2.将平日里用在看电视,刷手机上的时间利用起来读书。
读书这一块儿其实自从写完年末总结我已经开始做了,上一次双12我买了8本书,不过很惭愧,到现在勉勉强强只读了两本半,不过带给我的改变还是蛮大的。
对于我这个“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的人来讲:懂了书中的道理,能够付诸行动,并不断改善,才是真正的收益,才是真正的读书。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人读书的毛病,那就是“浅”,光说不练。
比如我3月初给自己定目标:每天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内容和题材不限,都已经放宽到底线了,却还是能够找到借口拖延。昨天晚上看书,看着看着就迷糊了,想睡觉,立马翻身上床,刚躺下,想起来还有一篇1000的文章没写。
天哪,都困成这样了,还写啥,明天写吧!就这样,昨天的任务拖到今天了。
《成为作家》这本书中说: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便是写作,一直写,写一段时间后便会看到成果。可是我却老是早起不来,起来写了一两天,就又睡到上班时间了,还没看到胜利的曙光,就已经阵亡了。
不过现在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上面说到读了两本半书,带给我很大的改变,改变在哪儿呢?
1.读完一本书你不可能记得所有的内容,但只要记住一两个点,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就够了。
这句话是樊登老师说的,我以前总是很苦恼,一本书那么厚,读完后,能够记住的东西却是寥寥无几,听了樊老师的话以后,我不再刻意去记书中的内容了,而是选择一些“特殊”的点记录。
1.颠覆自己固有观念的观点。
2.日常生活中经常犯错的地方。
3.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的观点。
不光是要记下来,还要不断提示自己每天进行练习,运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改善自己固有的习惯。
2.正视自己的惰性,原谅自己偶尔的偷懒和放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天严格要求自己按计划行事,总会有疲惫的时候,况且生活多变,生活和工作上难免有不顺心遂意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要放松一下,逃避压力,比如:大吃一顿,喝酒。
轻松过后,很多人内心便会产生负罪感,并且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计划被打破了,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更加放纵自己的行为。
就像我自己一样,昨天的任务没有完成,今天便会再找借口:算了吧,还是等星期天再写吧!
就这样一次次做计划,再一次次失败,再做计划.......不断循环往复,最终一事无成。
《自控力》这本书中说,当你在偶尔打断计划后,要原谅自己偷懒的行为,正视自己的不完美,这样会减少自己的负罪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所以昨天落下的文章,我今天补回来。
以上便是我这两个月以来读书的收获。
另外还想完善一下2018年的年度计划,以此为蓝本,在新的一年里,不断激励自己。
年度大目标:
1.暑假(8.9)考下驾照。
2.读完金庸老师所有的小说。
3.简书写够50万字。
4.读40本书。
月度小目标:
1.每月总结一次读书和写文章的进度。
2.每月读至少3本纸质书。
3.每月读一本武侠。
4.简书每月写45000字。
每日计划:
1.简书写作1500字,题材不限。
2.每日15分钟瑜伽。
3.每日跑步上班。
4.每日读至少一章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步来,一点一点改变,相信结果终会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