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苕水集文学
当哲学的灵魂遇到诗的语言——我读纪伯伦

当哲学的灵魂遇到诗的语言——我读纪伯伦

作者: Mr烟花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22:05 被阅读254次
    纪·哈·纪伯伦

    借用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一句话来开篇,“你是最早从东方吹来的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鲜花。”

    【先播放音乐再看文章】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李唯中先生翻译的纪伯伦的著作,虽然不如李家真的语言优美,却相较于冰心更理智。能将一部阿拉伯语著作翻译的深刻且不失优雅,已是难得,可以反复赏读。纪伯伦的语言文笔轻柔、凝练,宛如行云流水。像羽毛般拂过心灵,却掀起了滔天巨浪。将深刻的哲理插上了诗的翅膀,仿佛每一个毛孔都呼吸着真理的晨雾。他告诉我们:静听非舌头、非喉咙发出的声音(《珍趣集》)。于是,我来静听思想的声音。

    纪伯伦在我生命中是以某种很特殊的方式走进来的,那年在撰写一篇演讲稿时,结尾处用了一句纪伯伦的名言:除却通过黑暗的道路,人们别无他法到达黎明。多年后,再次瞻仰他的足迹,才知道原来黎巴嫩的纪伯伦(1883-1931)、中国的鲁迅(1881-1936)和印度的泰戈尔(1861-1941)是同一时代的三位文学巨擘。这三位巨星都是处在古老国度在乱世的激荡时期,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发生了巨大的碰撞,爆发出了璀璨的光芒。三位的眼光与格局似乎超越了其时代的限制,从不同的角度发出对文明的忧患之情。

    纪伯伦作为世纪交替之时阿拉伯文明中的伟人,脚踏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三大宗教版图。对神、灵魂和肉体的发问有其独到深湛的思考。就如他对自己的名作《先知 》的评价:“这是我思考了一千年的书。”



    我读《先知》


    《先知》1923年

    风同高大橡树的低声细语,并不比大地上最小的草更温柔。

    没有想象中诗句的似是而非,也没有优美之外别无他物,纪伯伦在《先知》中用问答的形式,借穆斯塔法的嘴唇,道出了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其中山峰叠峦、荆棘密布,但是他用最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爱、美、自由与真理是永恒的追求。其内容虽然是一问一答,智者回答了人们提出的爱, 婚姻,孩子,施予,饮食,工作,欢乐与悲哀,居室,衣服,买卖,罪与罚,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苦痛,自知,教授,友谊,谈话,时光,善恶,祈祷,美,宗教,死,逸乐等26个方面的问题。但是每一句话都有诗的想象力与音乐般的节奏感。他,不就正是这个“奥法里斯城的穆斯塔法”么!

    以下为我的思考:

    语言能描述的痛苦不及痛苦的万分之一,语言能描述的美不及美的万分之一,

    因为只有感受能描述感受,只有美才能表达美。

    语言只能表达思想的万分之一,就像纪伯伦所说:

    “伴随着你的大多话语,思想半受残害。

    因为思想是天空之鸟,在语言中的樊笼里能够展翅,但却不能飞。”

    就像死亡一样,死亡让生命破除桎梏,尽情奔向无拘无束的天国。

    死亡让生命有了意义,生命因死亡得到诠释。

    有限造就了无穷,敬畏死亡是人类的终极动力。

    圣经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其实敬畏本身也是一种真理,

    敬畏死亡,于是生命有了意义;敬畏虚无,于是存在有了意义;敬畏混乱,于是秩序有了意义;敬畏自然,于是人类有了文明。

    尊敬、畏惧,其本身就是一体两面,而这两面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源泉。

    没有了敬畏就失去了意义。



    我读《泪与笑》《暴风集》《珍趣集》

    《泪与笑》1914年

    人只有在心灵被从物质奴役下解放出来之后,才能知道怎样得到解放;也只有在清晨到来之后,才能晓得怎样微笑

    我宁愿在充满渴望中死去,不想在萎靡无聊中偷生。我希望我的心灵深处充满对爱和美的饥渴追求。因为我仔细观察过;在我看来,那些无足无尽的贪婪之徒是最可悲的人,更接近于死物。因为我侧耳聆听过;在我听来,满怀雄心壮志者的长叹,远比二、三弦琴声甜润。

    生活中,我们经历一切的事情,如果没有一颗爱与美的心接待,痛苦和不幸永远不会远离。就像康德的观念,“善”是一切品格的根源,善的意志是构成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那么爱与美虽然不像这个严重偏执的形而上学的德国老头那么刻薄,但是我认为无论是康德提出的“善”亦或是孔子提出的“仁”,其本质都是一颗爱与美的心灵的产物(并不是主观唯心,下篇文章谈哲学)。

    《泪与笑》是我对美和爱的启蒙书,就像冰心曾说:"一般说来,年轻时都会喜欢泰戈尔,而年纪大了,有了一段阅历之后,就会转向纪伯伦。"与泰戈尔相比,纪伯伦的文字更加有一股“韧劲儿”,可能是纪伯伦受过什么挫折?不过这样的力量反而让他更加真实,这爱与美的呼唤不仅仅是他的感受,更是对这个世界的质问。

    以下为我的感受:

    美、自由、爱与真理,人类最高的追求,亦是我的向往。

    书中很多观点深深吸引着我,打动着我,常常看到一半就僵在原地一动也不能动,被纪伯伦用灵魂之火燃烧的灯塔闪到了眼睛。强烈推荐暴风集,其中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至今都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泪与笑》中对美的呼唤:

    美究竟是何物?就像人们对它的赞美和热爱各不相同一样,人们对它的解释和理会千差万别。”她说:“它对于你的心灵有一种吸引力;当你遇到它时,你会感到有数双手从你的内心深处伸出来,以便将它抱到你的内心深处;肉体将它看作一种考验,灵魂把它视作一种馈赠;它可使悲欢之间亲近、融洽、友爱;它隐藏着,你能看到它;它不为人知,你却知道它;它沉默无声,你能听到它;它是一种力量,起自你的圣洁灵魂,终在你的想象之外……”

    《暴风集》中对真理的向往:

    那就是精神上的苏醒,即灵魂最深处的苏醒。它是一种思想念头,突然闪过人的意识,使之眼界顿开,使之看到生命充满欢歌,佩带光环,像一座光明之塔,矗立在天地之间;它是人们天良中的一把火炬,在灵魂深处突然燃烧起来,引着了周围的枯枝干柴,尔后腾空而起,遨游于广袤无际的云天;它是一种感情,降落到人的心上,使之认为一切不合他的口味的东西都是丑恶、奇异之物

    《珍趣集》中对生命的思考:

    一切时间都在眼前这瞬间之中,包含着岁月期望成就和实现的一切

    我所到之地,就是所有地方;我所占空间,就是全部距离。

    树木春来开花,夏季结实,从不求赞颂;秋来落叶,冬令枝条光秃,却不惧贬词

    艺术不就是应该这样,无论外人如何评价,总会有一缕曙光直射自己的内心。


    我读《音乐短章》(散文)

    是的,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曲谱是拂动情感琴弦的和煦惠风。音乐是纤细的手指,敲开情感的门扉,唤醒昔日的记忆,将漫漫长夜包裹着的、为过去带来影响的桩桩事件公布于众。

    当音乐遇见诗,无比美好的相遇,带领我穿越世间的繁复,走向自由意志的世界。

    书桌一偶

    于是我读了欧洲艺术史,开始画画,买了哈曼卡顿,开始注意生活中一切可以带给我美的小细节;爱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呈现给世界,不再隐藏自己的脆弱,人本就是上帝不完美的制造,学会真诚、温柔的对待世界。

    就像感情不能被藏匿,音乐也是如此,每一位学音乐的人,都应当先读纪伯伦的《音乐短章》。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如纪伯伦所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所以灵魂的语言不存在虚假,一切都是刚刚好的表达,我们要做的就是任其流露。诗也是灵魂的语言,如纪伯伦所说用耳朵的耳朵,倾听声音的声音,这诗就是声音的声音。

    于是音乐遇见了诗,是泪亦是笑,无数美好的情感,就藏在音符的字里行间吧。


    最后附上我两年前写下的歌词:

    《紫罗兰》

    The Violets


    当叶子失去了方向

    当深秋的风吹乱你头发

    记忆中的十字路口

    是那梦里

    回不去的地方

    当夜空 月色氤氲成光圈

    当画面在烟雾中浮现

    离开我去陌生的地方

    你会害怕么

    你会想我么

    星空下 睡着一枝紫罗兰

    静静地 散发芬芳

    而你不懂 永远也不会懂

    无言沉默 是最美丽的谎

    星空下 睡着一枝紫罗兰

    悄悄的 睫毛微颤

    而你不懂 永远也不会懂

    掌心温柔 是最温暖的伤

    当钟声在耳边徜徉

    当飞机穿过梦的海洋

    如今我在霓虹下吟唱

    是否青春 无关梦想

    星空下 睡着一枝紫罗兰

    静静地 散发芬芳

    而你不懂 永远也不会懂

    无言沉默 是最美丽的谎

    星空下 睡着一枝紫罗兰

    悄悄的 睫毛微颤

    而你不懂 永远也不必懂

    化茧为蝶 笑容不再牵强

    当叶子失去了方向

    当深秋的风吹乱你头发

    我转过身 听见花开的声音

    2015、8、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哲学的灵魂遇到诗的语言——我读纪伯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ki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