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篇仍以“天地”类比“圣人”,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也。
“仁”就是慈爱,仁爱,代表特别的一种倦顾与关爱,是有差别的,有等级的,是有意志和针对性的,“仁”是排他性的,只对“仁者”开放,对所谓“不仁者”则是放弃和打击,天地不仁,就是不可強分“仁”与“不仁”,“道”是无意志的,是无意识的,它并不能因为有“狼”的存在而不满,也不可能因“羊”的遭遇而感伤。
此章,仍然在劝人们不要人为的去划分善恶是非,不要以个人的喜好去理解世界,人都认为马粪很臭,但粪虫却当作天堂,西施很美,但对“鱼”来说绝无沉鱼之色,对“雁”来说更无落雁之容。
正是因为有了人为的“爱恨情仇”,“是非善恶”,“成败得失”,才有了离群的失恋者,有了有恃无恐的作恶者,有了成功者的肆意妄为,也有了失败者的捶胸顿足。
任何人为的举动都昰多余,毫无必要的,是伤害“道”的,遵“道”而行才是世界之福。
网友评论
也同样应大道规律,面对现在这个物欲横流迷失本性的人世,开门普传。
有兴趣就看看。 http://www.wendaozhixiu.com/?fromuid=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