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哲思今日看点
现代启示录:我们从未彻底摆脱过虚无主义!

现代启示录:我们从未彻底摆脱过虚无主义!

作者: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 来源:发表于2016-07-30 22:02 被阅读347次

    导读:本文内容主要得益于对《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阅读。

    阿多诺与托马斯•曼都曾指出,现代音乐对美的否定源于爱的无能,这又归因于道德秩序的崩溃以及由此对人类行为中善性的抵制。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使工具化理性成为主导,它的滥觞使古典伦理的善性走向消亡,随着功利主义日益锐化为工具性手段,尼采的虚无主义就不不可避免地趁虚而入。

    海德格尔:人的本质存在于自身(哦,这是我见过的最深刻最本真也最可怕的虚无主义)

    叔本华:所有的艺术都是对生之痛苦的某种逃避,因为它们是凝思的静观。(旁观者的生活)

    通过把精神降格为私人情感和个人欲望,叔本华的解决之道就是从意志痛苦中解脱。佛陀主张:超越痛苦和生之烦恼的唯一解脱之路,就是对意志的否弃。(悖论:取消了人的意志,也就等于取消了人的创造能力;取消了人的创造能力,也就消除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最终的结果不是退返到人的原始状态,就是遁入寂静主义)

    黑格尔在19世纪20年代的文化思潮中洞察到浪漫主义艺术巅峰之时的虚无主义倾向。所以追根溯源,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可以追溯至浪漫主义的先驱,而叔本华的虚无主义就潜藏在康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内部。(难怪学者刘小枫在一篇文章开头称虚无主义始于康德)

    常言道,时代总会对独创性抱有敌意。康德:我们必须对事物的存在不抱偏见,而要在这一点上抱定淡然态度,以求能在趣味鉴赏中当一名鉴赏者。(时代对天才抱有敌意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天才的出格行为冒犯在先。但是天才也并不妥协,因为他就是从大众中脱颖而出的。时代与天才实质是相辅相成,一唱一和的,尽管通常是以冲突的方式)

    康德:艺术是“自由的产物”,这就是说,它要证明“以自身为目的性”。它只为审美的愉悦而创造。康德认为,艺术并无预设的规则,天才是创造性的同义词,“天才是一种产生出不能为之提供任何限定性规则的那种东西的才能……所以,独创性必须是他的第一特性。”

    所有美的艺术究其实质是形式。但如果美的艺术不或多或少与道德理念相结合,他们必然面对理性批判的不满的命运。(艺术不承担所有使命,但也绝不意味着完全不承担。宜于艺术承担的职责,何不助一臂之力?)

    人性似乎需要有至善的理念和目的性秩序,才会觉得这个世界以及生存是能够忍受的。(没有至善的信仰,就意味着没有高于人的力量,最终的结果就会指向虚无主义。在政治方面,就会演化为专制主义。虚无主义进一步导致相对主义,相对主义进一步导致自行其是,因为找不到信服的根基,于是自我利益就会成为最大原动力,这又进一步导致功利主义。这时功利主义离与实用主义只有一步之遥。实用主义在内是寻不到欲望的满足的,下一步它就走向拜物主义。而物化的核心和象征就是货币。再往前走,就到拜金主义了。我认为这是现代及后现代的根源所在。黑格尔说道成肉身,可是大有深意的啊!)

    斯坦纳:如同在物理世界中,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镜子的话,那么他就可以看到自己身体的所有面,在更高的世界中,一个人的精神存在对于自身就如同对于镜像。(我们需要崇高感,哪怕它并不能彻底解决人类生存的困境,但它毕竟有助于产生好东西,而不是加速社会和个人的衰败)

    20世纪不仅缺乏对原罪的认识,而且扫除了原罪观念,从而远离了真正的悲剧意识。(除了《红楼梦》,中国似乎再没有有分量的悲剧作品……)

    或许古希腊文化的悲剧意识,反而向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现代科学和康德的形而上学造成的死结。我们所追寻的叙述模式作为一个目的论架构,并非只是直接指向理念的、单纯的情节,而是一个历经磨难的、从沉沦迷失到至善的曲折历程。或许悲剧性的叙述能够成为证明至善理念的存在。

    文学圈内的一个笑话,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现代文学上如此重要,是因为研究它的人比阅读它的人要多得多。(即使说乔伊斯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家我也不反对;但即使他是最伟大的作家,我也保证不会阅读他的全集。我这颗幼小的灵魂完全无法穿越他那文字的浩瀚丛林。对于乔伊斯,我只能望洋兴叹!)

    过去的成就与其说错误,不如说是只从个别方面去理解事物的性质。进步是累积的结果。过去不可追,未来任重道远。至善是“上帝”,是“道”,是“佛”,是“太极”,……谁能确切知道呢?没有最高的保证,我们都只能在虚无主义的阴影中小心翼翼前行,毕竟,没有“神道”,人道也是必须有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启示录:我们从未彻底摆脱过虚无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st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