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统一大业完成后,就开始制定周密的巡游计划了。当然,这巡游的目的,无外乎是为了耀武扬威、向六国臣民展现大秦帝国的实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满足他求神问仙、祭祀天地的初衷。
秦始皇在位12年,先后巡游高达6次,算下来平均2年多出游一次,最终在第六次巡游途中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
秦始皇多次出巡的目的地均是关东六国故地。他的巡游足迹踏遍了帝国全境,南至湘水(今湖南省)、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东至东海,北至长城沿线等等。
第一次出游
公元前220年,也就是统一后的第二年,这是秦始皇巡游的开始,这次从宁夏西部、甘肃东部,经甘肃陇西,到达秦人祖先故地天水、礼县,再沿祖先东进线路回辇宝鸡、岐山、凤翔,归咸阳。
第二次出游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这次巡游主要目的地是东方郡县,在登峰山、泰山等地上时,组织了各种封禅,祭祀名山大川之类活动,以此歌颂秦军和自己的功德,以及泛海求仙,寻找不死之药。
第三次出游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还巡游了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主要是为去海上仙岛求取长生不老药。此次巡游途中因遇刺客,因此时日不长。
第四次出游
公元前215年,第三次巡游中遇刺客,不得不中断行程回咸阳,待休养生息两年后,秦始皇又上路了,这一次目的地是北上,秦始皇一边命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人,夺取河南一地。而秦始皇则向北而去,从潼关过黄河去山西,到了河北邯郸,东抵秦皇岛。
第五次巡游
公元前214年,这次主要征发那些曾经逃亡的犯人,将其典押给富人做奴隶,并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把受贬谪的人派去防守。又在西北驱逐匈奴,从榆中沿黄河往东一直连接到阴山,划分成四十四个县。沿河修筑城墙,设置要塞。又派蒙恬渡过黄河去夺取高阙、阳山、北假一带地方,筑起堡垒以驱逐戎狄。迁移被贬谪的人,让他们充实新设置的县。
第六次巡游
公元前210年十月,这是千古一帝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巡游。这次曾先后到达过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
当车队走过平原津( 今山东省平原县)时,秦始皇病情急剧加重,他已深知死亡即将降临。在临终前,秦始皇下令传信给长子扶苏,让他赶到咸阳参加葬礼并即皇帝位。
但阴险狡诈的赵高,在说服丞相李斯后,密谋对秦始皇的死不对外宣扬,秦始皇尸体腐烂后,赵高和李斯便用“鱼分龙臭”的伎俩,把发臭的鲍鱼放在秦始皇的灵车上,以防别人疑心,以此瞒天过海,篡改遗诏,蛊惑秦始皇二公子胡亥取代公子扶苏,成为秦皇二世。
此后,赵高把秦二世玩弄于鼓掌之中,骄横专权,“指鹿为马”,最终使秦国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通史》、《秦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