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工作室讲座李朋云英语名师工作室第25期邀请王辉霞老师来给我们做《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五个不停"》的主题分享,听完王老师的讲座之后,我用"不停"两个字追问自己。
01.王辉霞老师的五个"不停"是什么?
我听过很多的讲座,在谈到个人成长或专业发展的时候都会提到路径,其中阅读和写作是必经之路,思考和研究是蜕变之路,或者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些路径,但是知道并不代表着自己能做到,但凡能做到的人都已经走在了优秀或更优秀的路上。
王辉霞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她是新网师专家库成员,新网师英语课程讲师,华中师大,河南师大,信阳师大"国培"讲师,当然她更是滑县英民中学的英语教师,正因为她扎根一线教学,深耕课堂,所以她才能更好地在"不停"的路上越走越宽,她寻到了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我很早就在新网师的招生简章上看到过她的名字,但是我却没有勇气追随她学习。我们杏坛网研社英语研讨群中的滕大卫老师,王苏云老师和刘俊芳老师都是新网师的优秀成员,也是她的学生和粉丝,他们的成长得益于王辉霞老师的引领与帮助,而今天能在李朋云英语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亲自听王老师分享,我也倍感亲切和荣幸。
都说读书是可以改变人的容颜的,我一直持怀疑态度,但是我看到王辉霞老师第一眼的时候,我相信了,和她以前的照片相比,现在的她多了知性和自信之美,她的气质与魅力由内向外散发。
王辉霞老师说自己的专业发展路离不开五个"不停",一共也就55个字,但围绕着这55个字,王辉霞老师却能写出55本书或55篇文,这就是我们和她的最大差距。
01.不停地实践,构建理想课堂
02.不停地思考,积累经验智慧
03.不停地阅读,探寻未知世界
04.不停地书写,改善思维体系
05.不停地研究,升级认知结构
简单的事重复做,做到极致就是成功,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缺少这样的内驱力,走着走着就散了,就放弃了。
五个不断02.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五个"不停"?
对照着这五个不停,我在反问自己:我为什么做不到这五个不停?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每天都处于忙碌状态,我们身心疲惫,但是同样是忙碌,或者说辉霞老师比我们更要忙碌,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我们有着不同的效率和结果,这是最值得我们去反思的一个问题。
一个人的刚需决定了Ta能走到哪里。
我在反思我的成长路径,和这五个"不停"对号入座,我好像都有,但又好像没有。就拿阅读和书写来说,我自以为自己做的还算及格,但是对比辉霞老师的成果,我发现自己算是自娱自乐。辉霞老师有很多的文章刊发,有自己的书籍出版,而我只把写作当做娱乐,我不喜欢投稿更没有考虑过出书,更没想过做名师,正因为如此,我对自己的要求就低了,我缺少成长的勇气,于是我开始没有方向的成长。
看得见的成长在实践研究上,我也是蜻蜓点水缺少深度,尤是在how这个问题上我缺少研究,正因为缺少研究,我的专业成长十几年如一日的没有改变。
当然没有听辉霞老师讲座之前我是乐观和自信的,听完之后我变得非常不开心,这种不开心来自我对自己的自我否定与怀疑,我觉得自己不是忙,而是盲。
看得见的成长为什么自己做不到这五个"不停"?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不是真正热爱,没有真正的需求。我马上到了奔五的年龄,再有七年的时间我就该退休了,加上自己身体一直问题不断,所以我关注的重心多在休养生息,虽然我也一直处于勤奋的学习状态,但是我知道自己无法达到辉霞老师的高度。
人生在于折腾,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折腾不起,失去了黄金期,这让我顿时茫然,无所适从。
虽然选择没有对错,但是我们只要不离开讲台就应该一直保持奔跑的状态,保持学习的姿态,这是我们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工作中的幸福感就是我们的价值感,而价值感的获取来自我们自身的努力,我想听完讲座的每个老师只要自己能像辉霞老师一样追求这五个不停,我们都能找到那个最优秀的自己。
03.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五个"不停"?
任何形式的学习只有落地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李朋云老师请王辉霞老师做分享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学习理解,而是希望我们能通过学习做到应用实践,最终养成习惯,实现迁移创新。
实现这五个不停的最有效的捷径在我个人看来就是利用好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其实是需要我们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接受自己,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只有在一个共同体中觉得自己有价值,才会体会到幸福,共同体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
这一点辉霞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多次,比如构建课堂里面三重对话中的学习共同体,学校读书的阅读共同体,新网师培训的成长共同体等等,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独行快,众行远",我们要充分借力共同体来给自己赋能,给自己压力,让自己不断获得新知和新成长。
李老师的希望当然在我们工作室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优势,我们需要的就是整合资源,进行资源置换,达到多维度成长的目的。
比如举个例子:比如诗云老师在课题研究方面是她的优势,朋云老师在思考与实践方面具有智慧力,其他老师在阅读或写作方面是高手等等,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把未知和已知融合,有王辉霞老师的讲座做保障,有王彩琴教授的高端引领来导航,我们一定能突破思维的局限,实现共成长。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正如讲座最后的那段话:阻碍你前进的不是大山,而是"我知道"。如果你啥都知道,你就不是现在连你自己都不满意的样子。
致敬优秀,感恩学习!
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