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逛超市,还是元宵节那天,为买到一包新鲜的元宵,我差不多排了半个小时的队。
我想今天应该没有那么多人了,选好了一推车生活用品后,径自来到收银台。
收银台只开放了两个柜台,外加一个烟酒专柜,竟都排起了长龙。我直想把推车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弃之不顾。
我挠挠脑袋,竟飘下几许头皮屑,突然想起已经三天没洗头了,又想想这几天早上刷牙的情景,把牙膏卷起来一直从屁股挤到前面。无论再晚都得买了。
要不是那个讨厌的湘菜馆老板,我也许还会忘记逛超市,明天早上还得拼命的挤牙膏屁股,上班前还得再喷点茉莉花清新剂,以此缓解头皮屑飞到女生身旁带来的尴尬。
从愚人节到昨天,一直在楼下的湘菜馆里吃晚饭。每逢刚进店门,或者头稍偏向店铺,老板便递过来黄鹤楼,笑盈盈给我点上。
吃人嘴短。我想今晚换换口味,到隔壁东北菜馆尝尝。人就这样,天天吃山珍海味也会觉得腻歪。
和东北人打交道十五年了,也习惯了东北味,有火遍纽约的拍黄瓜,正宗的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
湘菜馆老板,贼眉鼠眼,好像背后又生出一双眼睛似的盯着你,不等你开口便招呼说:
“嗨,老板,今晚吃点什么呀?”
“我,我…,刚有人请客,我吃过了”
我语无伦次的样子,店老板似乎一眼就瞧了出来,我憋见他又把掏出来的黄鹤楼塞进了裤兜里。
我抽烟也是装样子,什么烟都是一个味儿,吸了两口后,然后背着店老板丢在地下,再用力踩上几脚。
离收银台前面大概还有七八个人,除了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应该都是家庭主妇,怀里抱着手里提着,不断地窃窃私语。
“听说惠家乐的芥菜打特价了,等下去买点回家晒干。”
“百佳的萝卜只有五毛,泡来好吃。”
我转向身后,一位近六十岁的大妈,趿着一双男式拖鞋,肥厚的脚趾完全伸了出来,贴着地板。大妈手里抱着几袋玉米,操着一口秦腔,吃力地和身旁的年轻妇女闲聊。
年轻的妇女,大约二十七八岁,穿着一身得体但并不时尚的卫衣,背兜里一个熟睡的婴儿,涨开的短款卫衣衬托着一对坚挺的乳峰,显然有乳渍浸出来。
从她们南腔北调的闲谈中听出,她们是婆媳关系。在她们后面排了六七位,并且还在三三两两的来。
这时,队伍里有人开始抱怨。
“咋这么慢啦。”
“不会多开几个柜台呀。”
“服务怎么这么差呀。”
“等下百佳还有没有特价萝卜啊。”
不知不觉,我的前面只剩三位了,我只想插上翅膀飞过去。
这时,收银台小妹妹和一位老人说。
“大爷,每个人只能买五条玉米哟,别为难我们呀。”
对了,这些人应该是趁超市打特价,买便宜货来了。刚开始上班那会儿,我也曾为了抢到几个免费鸡蛋,五点钟起床跑去超市门前等待开门。
身后的大妈望了我一眼,又开始和媳妇嘀嘀咕咕了。
“咋办?”
“妈,要不你先买五个,我买五个,然后你又进来买这五个?”
“那呆会儿了,不是还要排队,又得等很久呀。”
婆媳俩一副难为的样子,又像是往我的小推车里张望。我买的全是日用品,没有蔬菜。
“一个人可以买五个,你们不是刚好三个人吗。”我悄悄地说。
“那可以吗,到时候不让买,多不好呀。”
大妈望着我,一副急切的样子,年轻的少妇抿了抿胸前的卫衣,有些脸红。
“那就放这儿吧,待会买单了给你们”
超市门口,大妈掏出布包,翻出来两元钱塞进了我的购物袋。
“妈,还差五毛呢。”
我连忙摆摆手,抬头看了看天空,夕阳的余晖映在广告墙上,分外艳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