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赖于新媒体的发展,外交圈的人物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
就比如近期新媒体的宠儿(实在是有太多公众号、微博讲过两位的事迹):外交新女神“傅莹”、翻译女神“张璐”。
馆长闲来无事,就把扒一扒两位的成长史,感慨万千:人和人的差距除了先天条件不同,这后天的成长经历也让人汗颜。
自学三年上北外?
去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的视频中,谈吐风趣、从容不迫的傅莹吸引了大群迷妹、迷弟。
那么“外交女神”的光环下,她的成长经历是否也带着光环呢?
其实并不。
14岁那年,傅莹父亲没躲过“文革”的动荡,蒙冤入狱。她也中断了所有中学课程。
16岁上山下乡,来到内蒙古一个生产建设兵团的广播站劳动,一待就是3年多。
三年间,广播站的劳动就已经足够辛苦不说,傅莹每日尽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一有时间就会扎进书里学习;厂里播放英文广播时,她就一句一句跟着念。
在这样的三年里,傅莹自学了高中的所有课程。在国内的考试制度渐渐恢复之后,她作为工农兵学员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数学还是满分...
学爸爸请受我一拜!
翻译不出来算我输
截至今年总理记者会,张璐已经连续八年坐在总理旁做翻译了。(右一)七年前的3月14日,“女神”张璐接替资深翻译费胜潮,第一次出现在温家宝总理两会记者会上。这是总理记者会第一次起用女翻译,此前多年,张璐一直协助费胜潮。
这次会议的古诗文翻译也让张璐一炮走红。
众所周知,温总理喜欢引用古诗词。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开场白中引用的这一句诗让所有人为翻译捏了把冷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讲真,要是我,中文我都不一定能懂,就别说“信达雅”的翻译境界了。
那么张璐是如何翻译的呢?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die.(直译: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
精准、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易懂。
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任罗立胜曾评价张璐:“的确是国家级水准”。
然鹅...
这位“国翻”姐姐并非翻译“科班出身”。
在她曾就读的国际法系新生问答中就以她的事迹为例,说:
翻译的大前提是,你对要翻译的和你要翻出来的两种语言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果想做翻译的话,你就只能不断不断不断不断很拼命把英语和汉语都学好。
学习跨专业的内容有多辛苦,不用我多说,大家也能想象。
用这两位的经历来讲标题的内容,估计馆长也是头一个了吧。
要说为什么这两位的经历让我想到了“不想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该如何做”这个话题,主要是因为馆长曾经是个热爱语言的童鞋,高考的第一志愿是小语种专业,当然,没考上(考上我也没这篇文章了)。
自学是很难的,这要求你要在本职工作/学业以外的“休息时间”中挤出时间来苦学。
但是不这样做,我们还有别的路可选么?
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记得大一、大二时想要转专业的人非常多。
那么剩下没有转专业的人,就真的会好好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了么?
——并不全是。
大家都会“畏难”的情绪: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很头疼。但是...上着班、上着学,还要坚持自己的爱好,又很累,也很难。
最可怕的是,努力了还可能没有结果。
那么...
想想一下5年后,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更现实一点:5年后,你打算拿什么赚钱?
拿不出手的专业知识?还是也不怎么专业的业余爱好?
显然两者都是否定的。既然退无可退,爱好还是现在的专业,总要选一个吧?
或许,你会体验到努力后还泯然众人的失望。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不努力,你的人生难道不会更糟么?
我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做的事
正常正常,没做好一件事怎么知道喜不喜欢?
人们总说:鼓励试错。
没有喜欢的东西没问题,你可以一样一样尝试。“试”的过程也会成为你的财产(浅尝辄止的那种就算了)。
在现如今的社会,我们总喜欢强调“不可替代性”才是你真正的价值所在(尤其是在私企)。
如果我们总是借着不喜欢现在做的事情或是没有爱好这样的理由,对所有事物都浅尝辄止,那么我们也只能不温不火地活着。
心有所执,方有所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