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不是特别想写这个书评,但是有感于最近简书上看到的一些现象,让我觉得恶心,便借这个书评一道评论一番。
对于简书上自封为王自认才女,互捧臭脚,拉帮结派形成一个礼尚往来的交际圈等现象,我很是鄙视。我认为,但凡对自己有点要求的作者,都应该避免这种浅薄的行为;但凡对作者有点要求的读者都该鄙视这样的作者。
一个写作者的你最该做的是把文章写好,拿文章说话,单就这一件事就足够让你忙活的了 。我不认为一个人仅凭天赋就可以获得写作上的进步,所谓的写作天赋,也是在那些通过努力后获得成功后,才具有谈及的资格。
一个人有没有写作才华,看其正在写的一两篇文章就可以作判断,甚至通过几百字就能看出作者的笔力如何。如果那些作者对于自己文字具有什么样的水准都不清楚,那么可以很确定地说他是没有写作前途的。
一个人书读得越多就会越觉得自己匮乏,一个写得越多越会觉得自己以前写得差。我想,这样的心理才是正常的,这样的写作者起码具有发展空间。
《呼兰河传》:小故事里体现大才华我在这里可以提供一面镜子,让那些长着自吹自擂的大舌头者们照照,什么样的文字才叫才华?这面镜子就是《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一部体现出作者写作才华的作品。萧红也是凭借这部作品和张爱玲、吕碧城、石评梅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对于吕碧城、石评梅两位知晓的在年轻读者中应该不多,我也没有读过。张爱玲算是四人中粉丝最多的,她的作品很有充沛的生命力,还会流传下去。
我要谈及的萧红的作品,有渐渐消退的迹象,但是对于《呼兰河传》这本书,你要是错过了,我就为你感到可惜,因为这本书有其独特的魅力,读了它,你会有收获,让你明白小故事里的大才华。
这种才气是一般人所不及的。这种不及不是作品情节上的不及,而是文字上的不及。所以说,《呼兰河传》的成名不是凭借它的故事性,而是它的写作力。
这部作品就其情节和结构来说,不像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更像是一部散文。说它不像小说是因为没有一个从一而终的故事主角和主旨。虽然“我”作为叙事视角,一直存在,但是有些故事是与“我”无关的,而且“我”的故事也不是文章的主旨,也不符合小说人物情节所该具有故事感染性。
就故事性来说,这部书缺乏情节曲折的内容,让读者最为心情波动的应该是团圆媳妇之死和冯歪嘴遭遇的幸和不幸,其他的部分都是风土人情的描绘,而作者的才气正是体现在这样的描述。
把卖麻花、卖豆腐、大泥坑、火烧云这类寻常的、琐宵的当地生态和环境风貌描绘的生动有趣,她像似把读者拽在身边一般,正指着这个那个给你做介绍,让你好像听到做买卖的吆喝声,闻到食物的味道,看到景色的变化。
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等当地的人文活动,萧红的描述也是生动,她的生动体现在细节上捕捉能力和描述能力,她总是能抓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对话把人物最显著的特征显现出来。就像一个高明的漫画家,抓住人物最显要的特征,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生灵活现的形象来。
萧红在历经十多年的跌宕流离的生活后,回忆起多年未回的家乡,无数次生动地梦着的家乡,她生出了喜欢和柔情,她的这份情感就像柔和的光辉,辉映到家乡的事物上,让一切变得亲切宜人。
特别是幼年的她和祖父之间的情感,或许祖父原本不是那样柔和慈爱,但是在回忆里祖父的形象让卖火柴的小女孩眼中的老祖母一般,被赋予了神圣的光辉。如果想到萧红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我想这其中不免会有她自我情感慰籍的成分。
并非所有的事情在回忆里都会美好。团圆媳妇悲惨命运,就是封建愚昧和迷信对于生命的极其残酷而冷漠的扼杀。有二伯、老厨子、冯歪嘴等人的命运构成众生相。
从这些普通人的命运故事里,反封建者从中看到了黑暗,革命者看到了压迫,文人看到了乡土文化,女性则看到了悲哀。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萧红用极短的篇幅纳入了丰富的内容,她的故事都是简单的,不事雕琢的,但是具有很大的弹性。如冯歪嘴的故事没多长,但是刻画得很深,他妻子死了后,他喂养孩子的情节,几句话就把感情写到深入骨髓。
把乡土人情描绘得仔细生动,好像把一副动态的画卷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描述效果得益于作者的观察力、文字表达力,还是作者丰富的性格意趣的体现。
说到意趣,它是一个人的气质,也是才华的体现,会通过作品反映出来。萧红有幽默的意趣,这使她的眼光能捕捉事物有趣的特质,比如在写争抢油条的几个孩子的场景就有趣生动。她在描写她家园子里的花草植物时,在一花一草上都赋予了情感,让童年孤单的生活光泽动人,这是她的审美意趣的体现。
萧红的文字又具有与她意趣相呼应的能力,所以尽然地把她的这些优点表现出来了。偶尔夹杂的诗歌语言,和作品本身的悲凉气氛相得益彰。
萧红虽然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但是在写作上她不能算是成熟的作家,那时她也只是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这倒是成了写《呼兰河传》的优点。
她不用刻意构筑文体,仅凭直觉去写,结果写出她最流畅自然生动的作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散文,而是两者兼具。而这恰恰成全了她,跟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相比,它如同一股清新的泥石流。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矛盾
在看完《呼兰河传》后,我想到另外一部作品《城南旧事》,同样有着类似细腻的文字表达,在生活细节上凸现功力。但是两部者的气质相差很多,《城南旧事》要温暖的多,《呼兰河传》要更辽阔、苍凉。
萧红的另外两部作品《生死场》和《马伯乐》,虽然显现了她对于人物刻画具有相当的功力,但是这两部作品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当然这两部作品的写作背景是战争年代,我们现在对于那个时代的人和氛围已经缺乏感知了。
而它们没有刻画出深刻的人物形象也是作品渐被遗忘的原因,虽然《马伯乐》这部小说主要刻画马伯乐一个主角,不同于萧红其他作品刻画多个人物形象,但是马伯乐这个人还是不能在读者心里留下深刻形象。
主角要不让人喜欢,要不让人恨,要不就是某些独一无二的人物特质,才能让人记住。
我说的这点可以通过比照萧红的老师鲁迅先生的作品得以佐证。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就要鲜明立体的多,一看过后就让人难忘,作品的影响力也就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以对我而言,看这两部作品时不如看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觉得有趣,她的《回忆鲁迅先生》被认为所有纪念鲁迅先生文章里最好的。
它的好是由于萧红和鲁迅夫妇有亲近的接触,使她可以近距离地以女性角度观察鲁迅,比如她通过和许广平的接触,能写出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而人物总是由于细节的支撑变得丰满和鲜活起来。
萧红的早逝让人对于她才华未尽而扼惜,她和几个男人曲折的情感经历则给喜欢窥秘的人们提供了津津乐道的话题,毋庸讳言,这些也是成就她名声的因由。
有评论说萧红在做人方面是失败的,我无材料也无意去评点这方面,单就《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来说,萧红是成功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做不到。
网友评论
一边是对文字始终心怀敬畏,始终怀有雕琢文字的热忱纯洁之心;
一边是表达自我,陶冶情操;
一边是商业思维,跑马圈地,
一种是复杂,一种是纯粹,
一种是广告,一种是散文,
一种是生意,一种不是。
文字是内心纯粹写作者的孩子,所以倘若有人把我的孩子打扮的不成样子,玷污我孩子的心灵,毫无疑问我是无法接受的。
(虽然我写的一点也不怎么样)
其实只要把他们看作大街上卖油条的,卖豆浆的,或许我们就不会那么难过。
因为假如有一种比文字更赚钱的生意,他们不会来码字。
都很努力,也确实都被看不起。
有时候好像不讨厌好,也不讨厌坏,却讨厌不好不坏。
虽然希望各自安好,但不想和稀泥,
真的很抱歉了,我是热爱文字那一方,只能选择被讨厌,因为我想表达自我的偏见。🙃🙃🙃
加油😀😀😀
言归正传,很高兴看到你的文,《呼兰河传》等作品,才是我们需要不懈努力的一个方向。
好文章,有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