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籍来,喝了这碗鸡汤some interesting
读书,从来都该是一件精致而私人的事情

读书,从来都该是一件精致而私人的事情

作者: bc21654272f6 | 来源:发表于2016-06-10 18:22 被阅读2346次

【推荐的烦恼与分享的快乐】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谈不上什么内涵与修养,只是看书能收获乐趣才甘之如饴。不过这样一来,倒是给我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烦恼,就是朋友们总爱问我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的,这个可真让我尴尬了。

因为我觉得读书其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跟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经历品味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很难有统一的“口味”。就好比说我是湖北人,刚认识的朋友就会以为我爱吃辣,各种川菜馆带着我胡吃海喝,其实我反而是个口味很清淡的人,每次吃辣的时候眼里流泪心里淌血,倒是粤菜比较和我的心意。读书在我看来也是一样,不同人对同一本书的看法往往千差万别,比如我有次给朋友推荐《明朝那些事儿》,因为我觉得是趣味性很强的历史读物,但朋友看完了觉得这个系列的书严重缺乏逻辑性,行文也不严谨;同样的,有朋友给我安利《盗墓笔记》系列小说,一个劲大赞是中国盗墓小说的扛鼎之作,可是我耐着性子读完三部后就果断放弃了,因为我觉得作者的语言功底实在乏善可陈,独具特色的猎奇场景也在一两部作品后就失去新鲜感,剩下的本质上在不停地重复之前的桥段罢了,再读下去无疑是浪费时间。

所以说,我其实是很怕给朋友“推荐”书的,因为我知道很可能我推荐给朋友的书朋友不爱看,结果浪费了朋友的时间和金钱。比起“推荐”,我更喜欢“分享”,这也是为什么我爱写书评和做读书笔记的原因,我愿意用自己的文字和更多的朋友分享自己读书的收获和体验,这样一来大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书的内容和立意,喜欢的自然会寻来一阅,不喜欢的听过就算,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还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交流,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你有否买过“没用”的畅销书?】

读书先要买书,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路过一家书店,想着进去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好书”,结果进门就被畅销书架上一本本包装精美的书吸引了。这些书不仅装帧华丽,外封上往往还会写着不少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标语,比如“这本书让你20天脱胎换骨”、“比尔·盖茨常放案头的商业圣经”、“XX奖获得者XXX强力推荐”、“连续X周高居欧美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等等,让人一看就觉得不买不行。于是乎,慷慨解囊,满载而归,心里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不仅觉得自己紧跟超流,更是仿佛这几本书已经被吞进自己肚子里了,智商瞬间蹭蹭往上涨了不少。

结果呢?过了一两个月后,很多人往往发现当初意气风发买的好几本畅销书,几乎崭新,因为当真正翻开书后,发现书中内容与自己想象的不符,甚至与外封上宣传的也有出入,最终没有兴趣再读下去。

我相信朋友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这样的情况,江湖上有句话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也就是这个道理了。缺乏目的性地采购书籍,往往是失败的阅读体验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最基本的计划和管理。

【我一年能读100本书】

不知道什么时候,网上提倡读书的潮流越来越盛,各类推荐的书单和读书的分享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线上或者线下的读书会也风生水起,这样全民阅读的风潮本来是好事。然而,我却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分执着于读书的“量”,诸如《我是怎样一年读100本书的》《如何一个月读完XX本书》的帖子大行其道,追捧的人也不在少数,可奇怪的是,当我真正和某号称一年读完上百本书的同学当面交流的时候,问及他读过的一本书,恰巧我也读过,于是提出了几个自己以前读书时遇到的问题,得到的答复却是——“不记得了”。再谈到其他几本书,基本上不是说忘了细节就是说没有深入思考过。

我想如果是以这样的质量来结束一本书的阅读的话,和没读过又有什么区别呢?你可能可以轻松地说出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和大致观点,却无能谈论其中的具体思想和自己的看法,你看一本书得来的信息别人通过一个三分钟的PPT就可以获得,这样的阅读,即使一年读上1000本,我认为也都是无效的阅读。

【读书应该是一件精致的私事】

每一本书,除去那些左摘右抄的敷衍之作,都是作者学习和阅历厚积薄发的成果,经典的作品,更是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出来的奇景,横看成岭侧成峰,具有挖掘不尽的魅力。所以我觉得读书,绝不是一览而过,更不是看个梗概,而应该是一件“精致”的事情。

说到“精致”,不仅是一种形容,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尤其明显。我个人相当欣赏日本人“精致”的生活观,他们无论是建筑的设计还是房间的布置,甚至一份便当、一瓶花,都会有各种细节的小心思,处处都是充满个性的生活情趣。“手帐”就是日本人这种“精致”的生活观最普遍也是最典型的体现。无论男女老少都会随身带着一个被称为“手帐”的笔记本,随时随地掏出来翻翻看,或者在上面记些什么。手帐对于日本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不仅具有备忘功能,而且是进行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阅读这一方面,日本人同样也不缺乏“精致”。日本著名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以其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他在自己的著作《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就详细介绍了他自己的一套详细有效的读书方法。

他倡导有目的性地购书,让读书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学会摘抄,让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辉映;完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的笔记需要反复重读才能凸显其价值。

【用笔记管理读书少生活】

说起来也有趣,我们做读书笔记最多的估计就是学生时代了,那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一旦脱离校园,这个老师好不容易帮我养成的好习惯马上废掉。你可能觉得无论是做读书笔记还是摘抄,如今看来都已经是乏味而无聊,因为做标记,电子产品往往更方便操作,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更是能几分钟就拍完一本书,何况摘抄几个段落了。然而,这样现代化的操作,能帮你“有效”的阅读吗?我认为不能,实际上,也确实不能。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就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述读书笔记的技巧。他倡导所谓的“信息一元化”的记录方式,也就是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都记在一个笔记本里。这样不仅简单易操作,更容易坚持,而且信息存在于同一个地方,直接地记录、参考,也不容易混淆。关于“信息一元化”记录法,作者还在书中介绍了诸如“按时间顺序书写”、“附上日期”、“灵活运用速记和粘贴”等实用的技巧,使得笔记更加高效。

【用购书清单指导购书】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同时也提到了用购书清单指导购书的思路,避免出现前面说到的盲目购买不适合自己的畅销书的情况。

购书清单的根源,来自于上面说到的“一元化”的笔记。在笔记中,你可以随时记下生活中的点滴灵感,比如你忽然想到什么问题,就可以记下来,以后可以购买这个问题相关的书,这样就不会无的放矢。在记录随想笔记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的搜索,来确定自己需要的书的作者和版本,然后记录到购书清单上,这样等到下次自己想要购书的时候,无论是走进书店,还是网上购买,就会目的明确、直奔主题了。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

“记录”和“重读”是读书笔记中最核心的两个部分,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介绍了独特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其记录方法除了日期、书名和作者名等基本的信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摘抄”和“评论”。摘抄,不仅可以提炼出书中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部分,还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和理解。而紧接着的“评论”,就是督促自己思考的一个方式,作者提倡“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这样就可以在重读书中重要内容后马上进行主观思考并记录下来,无疑是一种与书中思想的“碰撞”,这种思考必然让人受益匪浅。

在“记录”之后,“重读”才是真正让读书深化为思想或者养成实际生活技能的关键环节。当然,奥野宣之也不是一味地提倡不停得重读,他在书中明确指出了如果想简单回忆,重读读书笔记即可,如果想回忆更多,可以参考书中的重点段落,如果真的忍不住想从头看起,那就只有重读原书了。作者在书中这样说道:

当你不耐烦地觉得“这本书我读过很多遍”时,你已经开始有自信了。

除了方法层面,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还介绍了大量实用的小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阅读。其实我也不是要求每一位朋友都去像奥野宣之书中说道的方法去阅读,毕竟每个人都应该有最适合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方法,但是,我认为奥野宣之乃至很多日本人对于阅读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他们眼里,阅读从来不是滥竽充数的堆砌,也不是囫囵吞枣的浏览,而是一种对信息的细致把握和对智慧的领悟升华,引导着每一个人走向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方向,毕竟,读书,从来都该是一件精致而私人的事情。

相关文章

  • 读书,从来都该是一件精致而私人的事情

    【推荐的烦恼与分享的快乐】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谈不上什么内涵与修养,只是看书能收获乐趣才甘之...

  • 读书的一点小记

    都说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对书的选择、读书的时间、读书的感悟,这些确实都是很个人化的。读别人的文字尚且都如此私人...

  • 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

    “只要永远把艰辛的劳作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路遥 参加的《世界读书会》...

  • 读书这件闲事

    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读书不明白这个道理,犯不少尴尬的事情。会迷信书单,某社区推荐的,大神推荐的,书...

  • 读书,品味人生(一)

    读书,感觉应该是一种比较私人的事情。你感觉好,别人却可能不以为然。而读那些经典“大部头”,时常惶恐,为什么看不到别...

  • 《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阅读也应该是件快乐的。 读书让我们获得知识快乐,也在提升我们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前,我们可以找...

  • 产品体验-微信读书(2)|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深深记得独立书店的先驱“光和作用书屋”五道口旗舰店的中的Slogan: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深以为然。而微信读书...

  • 越读者,阅读者

    每一个时代,读书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每一个时代的读书之道都不同,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同时读书也是随时代发展,仍需...

  • 如果你也正无所事事,我推荐这五本书……

    一直觉得看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所以书单也应该是一个很私人化的东西。网上那些名著长单,那些教你该怎么做的干货书已经...

  • 书的选择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关于读书品味的,看完后怎么说呢?分享以下: 读书应该是极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和爱读什么,是个人...

网友评论

  • 乀蓝璃:可以更加有效的阅读,尤其是购书方面,以前买过许多没用的畅销书,现在都闲置着。还有的书读完一段时间后会忘了,读书笔记是个很棒的记忆方法。
  • 8112377c7f94:真心觉得还是读经典名著好点,不浮夸,句句都是作者的心血,古今中外的智慧尽收眼底,如何的畅销书太商业化了😌
  • Jim_Here:记得看过一句话 开书单类似于大曝隐私 都需要无与伦比的自信
  • 9052c9a63794:向你学习 我平常也看书 但是没有你量大 可以加微信吗?
    bc21654272f6: @无心夏小姐 可以的 私信您了
  • 枯神野道:我也是湖北人哟
    枯神野道:@Enjolras 我是荆门的 你呢
    枯神野道:@Enjolras 我是荆门的 你呢 :smile:
    bc21654272f6: @杨茂林 哈哈 老乡你好~
  • OFe:读书这种事情就像吃东西一样,众口难调
  • 19f4d17d2fcc:喜欢你的观点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不代表作者的功底,每一个作者都在用心写作
  • 碗碗Hedy:一直以为不能用快慢衡量一个人读书的能力,还是踏踏实实一点一点读的好,赞同作者的观点!另外想问一下,“于是乎,慷慨解囊,满载而归......”这个地方“慷慨解囊”可以这样使用吗?
    碗碗Hedy:@Enjolras 一直不知道这词到底咋用,感觉现在对于词语用法都不那么严格了。真是用着用着就习惯了哈哈!
    bc21654272f6: @韩润元 哈哈 因为一时冲动买了自己本来不需要的书 本人没有任何收益 只是帮卖书的赚了钱嘛 所以这里会用这个词 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 b912464931fa: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好书的评判标准,可以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聊聊最近喜欢看的书,但是不要轻易推荐!
  • b912464931fa:我特别赞成“读书,从来都该是一件精致而私人的事情……”
  • 开心棒棒糖:就像我觉得我读小时代我是傻逼,但是别人读小时代不是
    bc21654272f6: @开心棒棒糖 哈哈 可以这么说
  • 72bbcb548f14:我喜欢读书,可是并不想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真的那么重要吗?
    72bbcb548f14: @Enjolras 也是,我再多摸索摸索😊
    bc21654272f6: @大森sunny 主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读书方法就可以了
  • Soul麦芽:你不错。
    bc21654272f6: @橡树下的麦芽糖 谢谢~~
  • 29b6da0969fe:了解了:ideograph_advantage::+1:
  • 曾彧:良心文章,文笔很好,拜读了。😊
    bc21654272f6: @空台十年剑 感谢支持~
  • 造价女侠:学习了
  • 轻念韶华:很赞同作者的观点!读书是一件精致的私事,只有自己跟亲密的伙伴。
    “常与同好论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bc21654272f6: @轻念韶华 恩 常与同好论长短

本文标题:读书,从来都该是一件精致而私人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ps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