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之中    白鹿原上

作者: 柴门内外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23:46 被阅读125次

01

我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巍峨秦岭和绵延渭水,滋养着我的精神世界。

所谓关中,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位于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包括了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以及杨凌。这是一块西窄东宽的土地,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

我历史学得不好,对于这块土地的历史渊源需要补很多课,我只知道在广袤的平原上,那些散落分布的大小冢茔,每一个都深埋着荡气回肠的帝王之梦,每一个都抒写着岁月长河里的无尽忧思,每一个都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隆隆向前。

一个人长久地生活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有了自己的情绪和记忆。

每每远离城市,穿行在原野之上,目睹旭日初升,或夕阳西下,远处炊烟袅袅、树影幢幢,就总是心怀壮美之情。这片深沉的土地,带给我同样深沉的情感。

02

初春时节,和妹妹来到白鹿原影视城游览。

影视城落成不是很久,在这里曾经拍摄了由陈忠实的小说 《白鹿原》改编的电影,如今电影已经上映数年,文学陕军的代表人物之一陈忠实也已在去年作古,留下这座规模硕大的影视基地,日复一日招徕四方游客,支撑一隅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进入景区,先看到的是陈忠实老宅,看了介绍,才知道这其实是仿制品。真正的陈家老宅在灞桥。

这是典型的关中农村院落的布局,进了大门,南北狭长的院子两侧是单坡屋顶的厢房,关中人称为“厦子”,院子尽头是正房,正房右侧是挨着厦子建起的厨房,关中人称为“灶房”。


陈忠实老宅(仿制品)

这样的院落布局自有它的玄妙之处。关中平原冬季寒冷,常刮西北风,狭长的南北院落和高耸的厦房可以抵挡寒风的侵袭;到了炎热的夏天,光照强烈,多数建筑则可以处于阴影的遮蔽之下,避免太阳直射,而狭长的院落空间也形成了良好的自然通风。

不得不说,人类的聪明才智在对环境的适应方面,体现地最为淋漓尽致。

关中民居鼎盛于明清时期,有着质朴、敦厚的建筑特征。如今,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和城乡接壤区域,已经越来越难觅见一处纯正而完好的关中院落了。

03

正值下午,虽不是周末,但影视城里游人如织,人头攒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暂时不收门票的缘故。

蓝田、西府、渭南……各式各样的方言在耳边萦绕。

小时候,由于母亲曾在蓝田工作数年,于是每逢寒暑假,寄居在外婆家的我们三姐妹,会到蓝田短暂居住,以和母亲团圆。小孩子对语言总是最敏感的,我对蓝田方言印象极为深刻,有一些很奇怪的音,西安人不会发,我却都会,一些特殊用词的差异,我也十分了解,比如西安南郊方言说一个孩子“NOU很”,是指这个孩子漂亮可爱,而蓝田人说一个孩子“NOU很”,则是指这孩子脏兮兮的很腌臜。

在一片水洼尽头,看到了贾平凹的石像,手持烟卷,很是传神。贾平凹曾在永松路住过,和我父母家在一个院子。偶而会在院子里迎面碰到,目不斜视,表情严肃地走过。有一次我路过家门口一个汉中热米皮店,一扭脸看到他坐在最里面的桌子,正等着服务员给他端饭,褪去名人光彩,只是普普通通一个肚子饿了要吃饭的人。

水池边的文学家

某一年我曾参与策划了贾老师的签名售书活动,活动前夜拿了几十本书深夜造访,在离他一尺远的地方,一本一本翻开递给他,他在扉页签上名字。次日签名售书现场人气鼎沸,排队人群绵延数百米,活动很是成功。

多年来我遥望大师项背,看着他从中年人,到步入老年。如今陈忠实故去,叶广芩、高建群也鲜有新作,但愿文学陕军衣钵传承,后继有人。

04

唐朝有个诗人叫马戴,写过一首诗《白鹿原晚望》。

浐曲雁飞下,秦原人葬回。丘坟与城阙,草树共尘埃。

诗文抒发羁旅之思、失意之慨,说不出的凄清萧瑟,使得白鹿原这三个字,也沾染上了一丝幽远落寞。

然而如今的白鹿原,早已不是丘坟与城阙对望,草树共尘埃飞扬的样子了。

观察了一下景区全貌,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在原脚下,而影视城的建筑群落和主功能区座落在高高的原顶上。于是我们准备登临原顶。

大约半小时,边走边歇,终于上到了原上。这里视野很开阔,遍布着关中风格的建筑和街巷。


和其他的民俗风情小镇一样,花样繁多的地方小吃是景点标配。这里尤以关中吃食为主,秦镇凉皮、肉夹馍、搅团、鱼鱼、豆腐脑、八大碗、条子肉、夹沙肉、羊肉泡馍、三鲜煮馍、各种面……应有尽有。


吃了凉皮、搅团、荷叶饼夹条子肉之后,我们就开启了关中建筑赏鉴拍摄之旅。

05

关中民居,怎么看怎么好看。

和久负盛名的关中民俗印象基地袁家村比起来,这里更开阔,更大气。

如果袁家村是以展示关中人生产生活方式为主,在窄小逼仄的街巷里,上演着关中人的日常;那么这里,就以一幢幢敦厚的院落、一堵堵高耸的山墙、一扇扇斑驳的木门,诠释了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沧桑。

亏得有这样的地方,能把关中建筑之美保存下来,否则下一代都不知道这片土地上原来的样子。

半下午时分,阳光还带着些冬末的样子,斜斜懒懒地照在土坯墙上,照在斑驳的木门上,或从稀疏的树影后,散射出昏黄的光影。

拍了一些建筑图片,集中放在这里,是以为记。

布局严谨,中轴对称,层次分明,呈现四方之美 在这个安静的院落,曾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这就是开门见山最形象的样子了 记忆里总有一扇这样的木门 就地取材的黄土,传统制坯工艺,造就这斑驳的错落的土坯墙 金色阳光将灯笼的影子投射在土墙上,说不出的宁静温暖 这大门看似有些年头,门后象是掩藏着重重秘密 蓝天辽阔,阳光正好 安静的街巷 砖墙比土坯墙结实厚重,彰显着权力、财富和威望 “文修武偃,物阜民安”,语出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这是统治阶级的政治追求,也是老百姓的生活梦想。 夕阳渐落,一切都笼罩在斜阳之中 在雕砖院墙之上,柳树已悄悄抽出嫩芽 冬天的树,在落日的映衬下十分美丽 白鹿原上 夕阳西下

游游逛逛拍拍,徜徉在古宅里,穿行在街巷中,不知不觉,天色渐暗。眼前的建筑和场景勾起我很多回忆,我想起了我的童年,一些记忆的画面浮现出来,在初春的阳光下,在空寂的街巷中。

在这关中之中,白鹿原上,辽阔的,高远的,寂静的,斑驳的,古旧的,厚重的,沧桑的,光和影切割辉映着的,平原上的一切,是我热爱着的,刻在我灵魂里的,故乡。

相关文章

  • 关中之中    白鹿原上

    01 我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巍峨秦岭和绵延渭水,滋养着我的精神世界。 所谓关中,西起宝鸡,东至...

  • 白鹿原惊险盗墓

    第二十四章白鹿原盗墓 很老很老的年代,白鹿原上出过一头白鹿,纵然转瞬即逝,但被天子视作祥瑞。 白鹿原在关中的心脏。...

  • 陈忠实《白鹿原》丨朱先生,我喜欢你

    朱先生不是高富帅,不是官二代,不是职场精英,是白鹿原上全知全能通晓世事的教书先生。 朱先生是白鹿原上的关中大儒,拒...

  • 白鹿原的故事

    白鹿原的故事 图文 / 许 健 白鹿原影视城位于西安市东南方向约40公里,关中环线(S107)北侧的原上,...

  • 赵若果:重遇酸枣,白鹿原观感

    重遇酸枣有感。 白鹿原上酸枣多,崖畔聚拢情如火关中自古英气重多赖此君扮城廓

  • 说说电视剧《白鹿原》

    《白鹿原》这部剧虽然长达70多集,我还是耐心看完了,我不知收视率如何,反正我喜欢。 这部剧以陕西关中平原白鹿原上白...

  • 追《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

  • 面对高官的嘲弄,陈忠实铁骨铮铮说了一句豪言壮语

    文/平羽遥 陈忠实陕西著名作家 原陕西作家协会主席 代表作《白鹿原》 关中正大人物,文学扛鼎角色 白鹿原上白鹿在,...

  • 看白鹿原上的风起云涌,辨人世间的是非黑白

    《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的恩怨纠葛为主线,以点带面讲述了晚清、民国至新中国建立这段历史时...

  • 一部《白鹿原》一曲家恨情

    《白鹿原》中国民族文学的丰碑,一部展现关中儿女情仇家恨的史诗巨作。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中白鹿塬上白鹿两家延续着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中之中    白鹿原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oy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