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是意外,孤独、寒凉从来都不曾缺席。谁说生活淡若水?有多少人就是被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压垮了,又有多少人就是被这淡淡的水泼出了五味杂陈。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沙纷纷、血泊染红夕阳,在沙场上,从来没有温度,也没有人记得你是谁,冲锋在前的将士们融入黄沙里,倒下了,便消失了,就像从里没来过一样。你死我亡、成王败寇,这种凄凉令人窒息,虽在和平年代,这种窒息却有些熟悉的味道。
那致命的“淡水”无声无息地流淌,它带着刺,也带着刀,流到哪里,哪里就结一层咖,它是那样缓慢,又是那样疯狂地袭击着每个异想天开的人,用一双巨大的双手,把他们拉进内耗里,自我毁灭。
有硝烟的战争结束了,但一些人内心无硝烟的战争从未结束,这场战争不来自外人,而是来自于自己,来自于无穷无尽的怀疑、不确定和选择。
对他们而言,这种战争很容易进入死循环,最终在内耗里崩溃,分崩离析到自己无法辨认自己,也无法看清自己,人云亦云,左右摇摆。
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或许是最能安慰的。这可能是最贴近他心境的一句话,即刺痛心灵又因被理解而倍感欣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自己从黄州被贬到汝州的途中经过九江,便与朋友一同游历庐山时写下的。他在山中看遍了庐山的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当他来到西林寺,也就是山脚的一座寺庙时,抬头一看,恍然大悟,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这句诗。
我曾幻想过很多次与苏轼对话,很想知道他到底顿悟了什么,才写下了这句诗。每当我不被理解深陷郁闷,当我孤独寂寞不被接纳,我总会想,会不会是我看问题的方式或角度不对,才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无法融入别人。
其实,世界很简单,也很直白,只要你接受它,它便对你坦诚布公;如果你什么都抗拒,那他便与你为敌,让你遍体鳞伤。
苏轼为官期间多次被贬,跌宕起伏的一生令人怜惜,也让人颇有感悟,内耗,消耗的永远只有自己。但苏轼却不是一个内耗的人,因为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因为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有他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他从不被内心环境所吞噬,而是让他们在艰难的日子里大方光彩,令人佩服。
为官期间,苏轼数次被贬,换作别人可能已经看不到希望,卷入无穷的自我怀疑,被心里的阴暗所吞噬。但苏轼不是一般人,他苦中寻乐,接受眼前的一切环境,游历山河,感悟人生。
冬至刚过,甲辰龙年也要结束了,这一年学习了很多,失去了很多,有一些争吵,也有很多欢乐,这一年也是我自我内耗最多的一年,很疲惫,筋疲力尽,很烦恼,手脚无措。
又翻开历史,看了王朝的更替,发现每个帝王的产生都是历史的产物,乱世枭雄,无关对错,成王败寇;看了王阳明传,一字一句,字字扎入心窝,像一位长者在敦敦教诲,告诉我要懂得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世界,生活才会有苦有乐,有阳光有黑暗,很多事情需要自我和解,不需要锱铢计较,因为没有人改变得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