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琴史》// 审调

作者: 原麈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2:49 被阅读29次

第六卷

琴头(注:玉质琴轸,可调弦校音)

审调(意译)

古人推演音律,用以确立均,

依照均来创作乐曲,

由此十二律旋相为均。

均有七调,合计八十四调,

传播于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乐器,

并创作歌诗以吟歌唱颂,

作乐能做的事得成于此。

琴之为器,律吕齐备,

八十四调包存于其中。

原麈拍于所读之书

夏商周三代之时,

乐律纯正,雅乐盛行,

士大夫与君子都精通音乐,

审度定调作曲,且配乐而文章作成,

那么,八十四调之音皆可以演绎弹奏,

只要音乐的意趣意旨都可以被领悟。

自汉代以来,音律音乐两相废堕,

虽然古音略有所留存,

但是传习者还是忧患来不及传承,

更何况难在完全知晓所有均和调。

唐代人说“琴通三均”,

难道当时之人只知音律三均吗?

其余九均之音难道竟不通晓?

遭逢乱世,湮没于世间,不得而知。

周朝之曲及至汉代还存留的已很少了,

汉代之曲及至唐代还存留的已稀有了,

唐代传至今人的曲目,也有无法弹奏的,

离古代愈远而遗曲消失得愈快愈多。

《风宣玄品》明代琴谱,朱厚爝辑于嘉靖十八年,共十卷。首卷为指法、调式等文字六十二则,古琴弹奏手势图一百五十四幅,文字多取自《太音大全集》。

近代喜音乐之道之士,有喜好古琴的,

也无非聊以自娱,怡养情性而已。

至于传习佛学道学之人,

虽有许多人从事于此,

也不过能掌握一些拂、历技法要领,

只作为繁声淫韵,用以悦人听觉而已,

真正懂得琴乐的人,大概会有吧?

可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呜呼,哪里能找到知音呢?

乐之君子,若能与之审律度调,

一起创作琴乐,实属幸事。

略述旋均,而作《审调》一文。

《五知斋琴谱》清代以来流传最广的古琴谱 ,清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雍正二年成书。共八卷。

审调(原文)

古者推律,以立均,依均以作乐,故十二律旋相为均。均有七调,合八十四调,播于八音,著于歌颂,而作乐之能事毕矣。夫琴之为器也,律吕备焉,八十四调存乎其中矣。三代之时,律正乐行,士君子举知乐,度之而立曲,拊之而成文,则八十四调之音皆可以知而鼓之,惟其意之所之耳。自汉而下,律乐两堕,旧音略存,而传习者犹患不及,况周知均调哉。唐人有言“琴通三均”,盖其所知者止三而已哉?其九均之音岂有不通?遭乱湮没世,莫得闻也。夫周之曲至汉而存者鲜矣,汉之曲至唐而存者希矣,唐世所传今人,亦有不能者,去古寝远而遗弄寝亡耶。夫近世乐道之士,或好于琴,聊以娱养情性而已。至于学释道者,虽多从事于此,徒能纪其拂、历之数,作为繁声淫韵,以悦人听而已,其知乐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呜呼,安得知?乐之君子,与之审调,以制音哉。述旋均,作《审调》。

注释:

“均”:一种弦准调律器,最早是用来为钟“度律”的均钟。是传统宫调理论之一,类似如今的“音阶”。古籍《吕氏春秋》《乐志》《礼志》均有记述。三国·吴国韦昭说:“均者,均钟。木长七尺,有弦系之。以均钟者度钟大小清浊也。汉大予乐官有之。”

寝:副词,逐渐。

拂、历:皆为古琴弹奏指法。

琴史新读 - 文集 - 简书

相关文章

  • 读《琴史》// 审调

    第六卷 审调(意译) 古人推演音律,用以确立均, 依照均来创作乐曲, 由此十二律旋相为均。 均有七调,合计八十四调...

  • 读《琴史》// 叙史

    第六卷 叙史(意译) 古琴, 是让人远邪恶、复本性、乐道忘忧的乐器。 三代贤者,自天子至于士,没有不喜好的。 自汉...

  • 读《琴史》// 孔子

    卷一 孔子(意译) 孔子生于周朝之末期, 遭逢鲁国之乱政, 乘车环游天下却怀才不遇于世间。 当时鲁定公十四年,孔子...

  • 读《琴史》// 周公

    卷一 周公(意译) 周公凭借圣人之才辅佐文王、武王 平定天下,建立王业, 又以丞相之尊辅助成王治理国邦, 以致天下...

  • 读《琴史》// 文王

    卷一 文王(意译) 文王在纣王之时,独自推行仁政, 养老慈幼,礼贤下士, 常中午无暇吃饭以接待贤士。 伯夷、叔齐、...

  • 读《琴史》// 伯牙

    卷二 伯牙(意译) 伯牙,古之善于弹琴的大家。 相关记载见于春秋之后, 杂记也见于诸家之书。 曾学鼓琴于成连先生,...

  • 读《琴史》// 陶渊明

    卷四 本卷论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古琴艺术的发展,载有陶渊明、董庭兰、薛易简等文人琴家琴事。 陶渊明(意译) 陶潜...

  • 读《琴史》// 陶弘景

    卷四 陶弘景(意译)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人, 读书万余卷, 倘若发现有一事不知则深以为耻。 擅长古琴及围棋,工于...

  • 读《琴史》// 阮籍

    卷三 阮籍(意译)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 生活于魏晋衰乱交替之际, 隐世遁迹,游于四方之外。 尤为嗜好美酒,...

  • 读《琴史》// 宋玉

    卷二 宋玉(意译) 宋玉,楚国人,是屈原弟子。 善作赋,风格与屈原作品相似, 而哀伤感愤,委婉抒发讽谕之情。 楚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琴史》// 审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px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