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的本性
徐怀清//创立篇
(一)
中华太极文化古已有之,是源远流长的。古人定义太极为:总天地万物为一。这个真一就是太极,用现代的话来讲,太极是时空的本体、世界的本源、事物的原动力。太极本体独一不二,其本质不变、本性不变;而变易的是其自身的功能所生成的物质的属性和形态。由此,我们应该懂得太极是实有的、实际的、实体的存在,因而,太极有其自身的本质、本性、实质、属性、功能、原理。根据人们对传统的太极文化研究,得出的"千古一太极、万物一太极″的结论中不难看出,万物的共性就是太极的本性。而人是太极的产物、是万物之一种,以人之性命的运化来证明太极本性的实有存在,更能够表明其真实、其实际意义。
在太极文化之宋理学中,就有了关于一物一太极、一人一太极之说。有诗也云:"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性命有所依,返本还源真性存,丧失先天命归西。″这里的人之先天、或先天一气,就是人的命根、人的本源、人所拥有的太极能量。而关于人身太极、生命太极的真面目,几千年来人们都在锲而不舍地、孜孜不倦地、自我超越地加以探究和求证。在我们的太极文化中,比较明显、比较有显著成就的:就有医家的命门说,有炼家的内丹说,也有儒家的养性说、.佛家的见性说.....等等。我们这里不能够个个而论,只说说人之性情与太极本性的关联。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是我们都熟悉的古人《三字经》的开头一段,这里首要讲的是人要以性立身,以性立命,性命相依,身心合一。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带着觉性而来,从睁开眼腈或哭出声的那一刻,我们的太极本性都是一样样的。这就为后来每个人的性情、性格、性趣、秉性、品性、个性打下了先天的基础。人生于世,由于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个体情欲的诱惑,及其内在悟性的制约,太极本性渐渐会被蒙蔽,甚至于忘到九宵云外。人们的眼睛向外看,耳朵向外听,心神向外飞,慢慢就神不守舍了,往往是六神无主的,这就是人的生命运化的真实。好在有圣人或贤者还认得太极本性、想着太极本性、用着太极本性,于是著书立教,教导人们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谁,一定要专心于自身的本来根基,才不可能迷失自我。
人要能够识得自性、守住本心,才是本分。因为自性、本心是先天俱有的纯洁灵觉,是从太极本性而来的,人若不能够专心一意地归守自性、清静本心,命运人生是会被后天的恶习扭曲的、转变的、迁栘的。当然,太极本性无所谓善恶、垢净、变易,太极本性是一性之性、不二之性。只是人的后天命运是百人百性的、万人万性的,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相同之性和不同之性的互根及其本源所在。
(二)
人之初期性情,形成于童年和少年。这期间的童性完全是自性和本心,是天真无邪的,是童趣无忌的,虽也幼稚不通情性,但很可爱、可亲。这是一个人的一生性情中,太极本性最为显露的时期。童性无定性,随时而迁,随物应化,很是天然,也很自然。这其中儿童虽无定性,却也表现出了一些小小的人性,正由性转成识,由感知而转变成性格,充满了灵觉的苏醒。
我们成人对自身儿童时的记忆是空白的,对儿童的一些认知往往是通过养肓儿、女,见识其他小儿而感受的。这也表明人的初性是纯洁虚空的,正是太极的本性之存在,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无性之性是真本性。五、六岁以后儿童开始进入少年的角色,由性生识,由识定性,慢慢有了个性的彰显,逐渐就有了一些记忆的片断,这是人的先天本性与后天识性混元的进展期,真的纯净的如一张白纸,写上什么就是什么、画上什么就是什么。并且真正的社会教育恰在这个时期也就得以了实施,而我们的教育是很缺乏天性教育的,一般都是按成人的思想为标准的,是目的性、目标性很強的社会人的教育,完全忽略和抹煞了太极本性的天然地位,几乎忘记了人的太极本性的存在和自灵作用。但古人是识得人的天性的,是懂的太极本性的利用的。比如,有童子功的习练,选在这个时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童子功虽也目的性很強,大多是形体、气息的养练,但确也是充分利用太极本性而设计的,这种功夫一般武功的比较多,而是很容易有成就的。不过也有私塾大贤懂的文治的,而从天性中塑造人才,在这里是最容易产生出天才的。
(三)
人之成熟的性情,主要的标志是人的性成熟,也就是十五、六岁进入青年时期,也称之为:成人。 这里的性成熟有三重意思,一是性格的、人格的定性,突显出自己的个性;再就是生理的、体格的完成阶段,男女性别的定型,如植物之开花、天地之相吸,完整的个体人的成熟;还有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完善,通情达理,社会文化的塑造初级阶段的完成。
成熟的个性的展露,已开始将原始太极本性蒙蔽、遮盖的一无是处,天真的童性不见了踪影,今天和昨天可谓判若两人。这时候的人的个性主要表现,就是有了追求,有了幻想,有了虚荣,更接近于社会文化,注重索取,向社会人过渡。不过,这个时期也还在受教育阶段,心性的不稳定、甚至于逆返心理都充分体现了太极天性的醒悟,只是很少有人从理性上认识自性、本心,在无奈中被套上了社会文化的枷锁,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
人类的生存,本来就是社会性的、群居的,这无可非议。但作为人的存在,更多的应该是人的天性的、本能的、本心的张杨,这是人的最基本特性。否则,社会也就不能够发展、不可能进步。因而,太极本性的回归和发挥是一个人命运的至关重要。
(四)
人之历炼中的性情,是必不可少的生命历程,不过在三十岁左右是人的心性明显的动荡期,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定性。古人有言,三十当立,这个时期是人思想成熟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已经有了规模,并且有些是以后很难改变的。不过也会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求知、求得、求发展,因而,苦恼也多,不得意、不满足也多。如果这个时期懂的返还本心、识得自性,能从太极本性中汲取能量,用于生命的洗礼,人生的煅造,成就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其实人的一生也就是炼性的一生,从太极本性的无极而有,再到人性的有极而无,每个人的自性都由天性而个性、又回归自性而天性,完成一个小的循环,尽一份天赋的义务。然而,人又是自灵的、是有所自主、能够自立,并且是自己能把握自己命运的生灵。可惜的是,一般人经不起生命惯性的裹携,学习虽是认真的,做起事来也有模有样,顺着欲望而下,争着、比着要走在别人的前面、高人一等,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最终并不懂的生命的本来面目,炼性也不过是学着别人的模样、步前辈的后尘,充其量是人后天的返复、重复。先天太极本性是不在修炼之中的,或者根本上就不懂的先天太极的存在,认知上的缺失,导致生命的损失是其必然。
炼性的动力从根本上说,是来源于人的太极本性。 人得太极先天一点灵能,与父精、母血二灵基因混元而生,涵三为一,三位一体,生成了独一无二的个体自我。而人的后天的性格、性情、禀性大多是由父母的基因和生存环境作用的,太极本性除了给人提供基本能量和可以纯洁情性以外,总归是虚空静寂的、静定无为的。而没有些许悟性或觉性、只追求外在的人,是很难通过其自性、本性发挥太极的作用的。何况现代社会仍有许多的人是不承认太极本性、本能的存在的,肤浅的只认为物质世界是生命的唯一,忽略了自性的、本能的太极本性的基础能量,忘记了太极本性、原始天性是人的情性之根基,是人的生命的原动力。虽也讲究科学、遵循科学,有了很大的效应,但更多的还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这就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景下,人的太极本性的应用和发挥都是必不可少的。
太极本能的激活与发挥,在人们的生存、生命、生活中有其主动的应用和被动的激励等方式,炼性又有认知自悟和磨难、病痛等渠道;有自悟、见自性的人,能够守中抱一,神不外驰,以神驭气,心平气和,神清气定地处世为人,平素就养成了回归太极本性的习惯。而太极本性的修养近似于现代认知的潜意识觉性以及休眠静定的静能生慧等智慧,人们可以从无为、空寂中去感应,从而返还先天,育养先天,充实生命的活力。也有人悟性极差的、不知炼养的,生活中的磨难、病痛可以时时给人以警醒。磨难中不知不觉就把人性中的刚性部分、自大狂妄销磨掉了,使人没了脾气、圆滑的多了;而碰了钉子、撞了南墙,一般人是很容易产生和养成太极的柔性的,这也称之为:不守中而中自守。再说病痛,有了太极本性的内炼护身的人,应该是不病的或少有病痛的;因为,病是不好的惑觉,病是生命险恶的提示,病是身体运化错乱造成的,病有万种,防不胜防,但有一点是祛除疾病的良方,那就是加強自我的免疫力、增強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一句话就是自己要有内在实力,这种内在实力的养成是离不开自身的太极本性发挥的。所以,病痛更足以使人磨性,君不见,凡病痛严峻之人,几乎都灭失了情性,心灰意懒,弱不禁风,这时候自然而然就回归了本性,不磨性也性自磨了。但如此是很被动的,每有病痛都会损命,搞不好小命也就这样白白葬送了。因而,炼性养命将其自身的太极本性发挥到极致处,是生命的本意,也是做为人的一种使命。
人之炼性的本意,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从哪里来还要回归哪里去的,从根基到高空、再回到基本,落叶归根、归根复命是生命的最基础循环,时间有时间的循环,空间有空间的循环,事物本身都是循环。否则,人就找不到北了,就将成为断了线的风筝,魂归虚空,小命乌乎而不明就理。所以,无论你是多么的富有、还是官高势众、或狂妄不可一世,无论你飞的再高、走的多远,都在完成这个连环的循环,原始返终,终极归本。
(五)原始返终
太极本性置于万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原始返终。人得太极一点真灵而成其为人,然而,不管你对太极本性的应用如何、发挥的怎样,太极本性始终如一,一成不变,并不因人的作为而使其有丝亳的更改,也不会遂人之意愿使拥有者长命不朽。人们从其中汲取能量,改变自身的禀赋、品性、命运,是太极本性在人身心的充分表现和具体应用。而原始返终、不离其宗是一种必然,合而为一、万化归宗是太极本性的不二法则。
五十而知天命。人过五十,天命之见识、天命之醒悟也就习以为常了。少年时的懵懵懂懂、青年时的莽莽撞撞的性情早都有了大的改观,人往高处走的激情也在磨性中开始平息、淡淡泊泊了。其实,人的生命就是一种不归一而一自归的过程。太极一本万殊,可也殊途同归,人的生命出自于太极本性,经历了觉性、自性、品性、秉性等个性的发挥、发展,又原始返终,是一定要复归到太极本性这个独一不二的根本上来的。这就是天道循环。其日出而作、曰落而息,睡了醒、醒了睡,日月的循环、生物的循环,一切天地万物的循环,其动力都来自一个本源、出自一个本性,这就非太极能量莫属,舍太极本性没有第二。
当人生的帏幕的降落,自性的返还,生命的终结。这一切都无不在证实一个原理:太极的寂寞天性,虚空本性,寂然不动,不增不减,不净不垢,不善不恶,太极本性的合而为一,是守恒不变的。而变化的只是太极所生成的事物的形态、生命的属性以及无极生有、有极归无的相互循环的太极功能。太极化生万物,万化归一太极;太极万象纷呈,太极一性圆融。至此,太极的本性置于人类、置于生命、置于时空的一统性是显而易见的、不容置疑的。
综上所述,通过人类生命的验证,,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太极本性是千性之源、万性之海,千性源于此,万性归于此。太极的本性是见性则和,合而为一,独一不二。太极的本性是合一的,合众生为一,合天地为一,合宇宙为一,合时空为一。合万性为一性是其太极本性之基本。因而太极本性又是开放性的,包容性的,也是一统不二性的。所以,我们只有识得一而万事毕,认得太极度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