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坚持写作真文化
鲁园思竹 | 也说“近则愈小”

鲁园思竹 | 也说“近则愈小”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2-13 13:53 被阅读0次

按照鲁迅先生的语言,“近则愈小”是“转曰”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大意是:看待人在体格上的伟大和精神上的伟大,法则完全是相反的——体格上的伟大,是距离越远则愈小;精神上的伟大,是距离越近则愈小。这是确实的。当“思想伟大”者近在眼前身边时,不是常有这样的话:“和我们也没有什么两样呀!”“不都是一样的人么!”

识见人,尤其是识见人的思想,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近则愈小”的现实。这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真在”,但这个“真在”却同时具有“真”和“伪”两个方面的内涵。

我们先分析其“真”的一面。在同一“生活圈”中的人,往往是忽视、漠视以致无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差异”的,“同饮一江水”还会有什么分别呢?“近则愈小”由之就发生了。当然,这也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但是,由于家庭教养、受教育程度、人生阅历和自我修养等的水平不同,尽管“同饮一江水”,人的“思想差异”亦是客观存在的,更况相同的“社会存在”也会“决定”出不同的“社会意识”——“有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该是最为生动的确证。“近则愈小”——忽视、漠视以致无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差异”,往往造成否认能力差异,进而,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就衍生了。再进而,其利与害即是可想而知的,还需赘言吗?

我们再来看其“伪”的一面。人与人之间有生理差异——长得不一样,这是无人敢否认的。生理有差异,生理机能就会有所差异,大脑机能也就天然有特定的差异了,因而,大脑思维这个生成“思想”和加工“思想”的核心器官就在各人之间有所分别了。所以,“近则愈小”——否认、忽视、漠视、无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差异”在机能器官上就非真而伪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倒不在于生理器官上的差别,根本则在于后天的“思想养成”——思维方式与思想方法,思维数量与思想质量,思维速度与思想高度。恰是“思想”分野了各人。试问,一般文人能与世界文豪相并论吗?谁能与乔布斯挑战?谁敢与马克思比阅读量?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业余时间。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故而有近千万字的“思想”著作量,谁人能够终其一生逐字逐句读思完成,占有这丰沛的思想?

天赐人人一天一年,一生一世。但在这一天一年、一生一世中,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怎么想和不怎么想,人与人之间是大有不同的。所以,“近则愈小”的问题,是要明辨真伪的,一生谨慎作为的。


相关文章

  • 鲁园思竹 | 也说“近则愈小”

    按照鲁迅先生的语言,“近则愈小”是“转曰”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大意是:看待人在体格上的伟大和精神上的伟大,法则完全是...

  • 鲁园思竹 | 在“真言”面前

    ■ 鲁迅先生说过:“日夜偏注于表面的宣传,鄙弃他事。” 这样的话语,这样的思想指向,似乎越到重大事件、关键时刻,越...

  • 鲁园思竹 | 记忆像鱼鳞

    2019年,其本身是没有任何留恋地走去了,拦也拦不住。我们对其,也只能依靠自己的记忆了。 那么,自己都有怎样的记忆...

  • 远胜其近

    远之远着而近也,远之近着而近也,不思其近而远也,不思其远而近也。 见则远之而不动之远,见则近之而不静之远,吾将...

  • 鲁园思竹 | 别样的“田园思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 鲁园思竹 | “正是绝顶聪明”

    聪明,特别放在赞誉上,是没有人不喜欢而会拒之的,尽管有谦虚和谦辞在。“绝顶聪明”,就更不用说了。 何以鉴别“绝顶聪...

  • 鲁园思竹 | 尊重闲谈的妙手

    “在闲谈里受了洗炼,所以法兰西语的纯粹,更加醇化了。” 法语,我是不会、不懂的,但语言的如是发展,却是让我好奇心的...

  • 鲁园思竹 | 失掉现在,没有未来

    2020年,到了! 该以怎样的话语来欢迎2020年的到来呢? “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我个人的思想,以为用...

  • 鲁园思竹 | 深夜街头摆地摊

    地摊,于街市是不难见到的,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在上海的深夜街头,也有一种地摊,则未必是人人见过的,这就是鲁迅先生的...

  • 鲁园思竹 | 别思一种昆虫

    记得是在1979年读高中的时候,仅上过一两节生物课,后来因为该课不为高考科目即取消了学时,但那位生物课老师的一句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园思竹 | 也说“近则愈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at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