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记忆(二)

作者: 吴_1961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09:02 被阅读31次

从家门口走100米左右就到了大路,大路上天天有许多行人过往,如遇上三六九楂林集市,那大路上的客人就更多了。

走到大路,便是村前的那条溪。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天濛濛亮就去溪里挑水,把家里的水缸装得满满的。房后虽有一口水井,但大人还是喜欢去溪里挑水,因溪水是流动的活水,煮饭泡茶更加甘醇。由于人们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上游陆续开办了企业,河水受到了一定程度污染,村里又建造了自来水厂,此后就无人再去溪里挑水喝了。

溪滩是儿时最快乐难忘的玩乐场所。特别是夏天,小伙伴们就会到溪里抓鱼、捞虾、捉螃蟹。他们会用较粗铁丝抽打水里的小鱼,也会用纱布捏住四角在水里捞虾,把鹅卵石一块一块的翻转,看看下面有没有螃蟹。而大人们则会用鱼网在水深处捕鱼,还有些大人拿着鱼杆静静地站着或蹲着在溪边垂钓。更多的小朋友却在溪里玩水玩沙子,有时会在水里玩整个下午,个个都晒得黑不溜鳅。

每年春天雨水特别多,溪水猛涨,小孩们会很兴奋地跑去溪边看水,嘴里喊着“发大水啦”,一路小跑来到溪边大路上,观看滚滚洪水,这在小时候也是难得见到的景观。洪水有时会溢出河堤,还常常把两座木桥冲垮。当洪水退去后,大水冲垮的木桥被铁索牢牢地固定的溪磡边。

溪上原本有两座木桥,一座是我家门口到溪边,然后上木桥可达对岸的田畈,另一座是在义门街口过桥去对岸。

原来木桥的桥板和桥墩横梁下有固定的铁环,用一条长长粗粗的铁索链穿连着的。任凭洪水多猖狂,也不会把木桥冲到下游,因为铁索链的一头是固定在岸上的一块巨石上。被洪水冲垮的木桥,会有些损坏,大人们便会去山上砍来粗壮的木材,请来木匠师傅就地修建,不出数日,木桥很快就修建完工。小伙伴们又可以在木桥上来回奔跑,而我会走上木桥,坐在桥墩的横梁上呆呆地看着水里游动的小鱼。

这两座木桥结构造型都一样,桥板是用七八根虽不很粗但笔直的松木用隼卯穿成,桥墩则是用两根较粗且长长的木头做脚,上面有一根横梁相连接,型似“八”字。桥板、桥墩修理好后,由十数个大人抬至原桥的位置处拼接,再用长长的铁索链把桥板和桥墩横梁下的铁环穿连起来,一头固定在岸上,一头固定在最后一块桥板的铁环上,这样一座有七个桥墩八块桥板搭接而成的木桥就修造完毕。

木桥修好后,大人们又可以象往常一样过桥去地里进行生产劳动了。(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家乡的记忆(二)

    从家门口走100米左右就到了大路,大路上天天有许多行人过往,如遇上三六九楂林集市,那大路上的客人就更多了。 走到大...

  • 家乡记忆《二》

    我爸从老家湖北宜昌,在二十多岁那年 ,被抓壮丁入国民党蒋介石直属炮兵营 ,打仗走南串北,同日寇作战中转战到保卫西安...

  • 家乡记忆(二)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在家乡的西山上,离村子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有人便把大圣神供奉于此,...

  • 童年的记忆——家乡篇(二)

    续集 02 家乡的环境 记忆中,除了在山上、路边和姐姐们一起游戏。还有一条小溪出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家乡有一种诗...

  • 家乡记忆之二 2019.12.5

    我的家乡三面环山,地势呈锅底行,附近的村子地势都比我村高,因而形成了青山绿水的独特环境。犹记得儿时村西三...

  • 家乡的记忆

    家乡的记忆 离开你三十年了 我的家乡 可我的心却从来没有拐过 经堂坞那个小小的长着九个龟壳的山弯 黄昏中那一缕缕飘...

  • 家乡的记忆

    听一首老歌,心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很久很久都不曾去回顾昨天,一直借着生活的名义,糊涂而忙碌地过着平淡的生活。年轻时的...

  • 家乡的记忆

  • 家乡的记忆

    小时候,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想飞得越远越好。而现在每次午夜梦回,想起却是家乡那一条条回家的小路,有从爸爸单位...

  • 家乡的记忆

    日子就这样缓缓趟过,记忆中的有些事也会因为时间久的缘故,慢慢变得模糊,最终被遗忘了,可是,总有一些经历,总...

网友评论

  • 一叶知秋cm:小时候的生活,也是现在人们都喜欢的休闲生活,没事都喜欢到乡下去,欣赏大自然:+1::+1::+1:
    一叶知秋cm:都是一样,小时候的记忆深刻:smile:现在的事有的记不住
    吴_1961:@一叶知秋cm 小时候许多事常常会想起

本文标题:家乡的记忆(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rv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