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77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17:10 被阅读0次

2023-10-31 七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十一章。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在这一章里,孔子把君子和小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了比较。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小人理解成一个骂人的词,不像我们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某某人,这小子真是个小人。在论语里,君子和小人往往是一对儿一对儿出现的。论语里边提到的君子也好,小人也好,只是他们由于出身不同,地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眼光也不同,所以呢,体现出来的格局和境界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能说君子,就是一个好人,君子里边也有不仁的。我们也不能说小人就是坏人。小人有时候的表现呢,也可能会超出君子,比如我们常说的,“行侠仗义屠狗辈,忘恩负义读书人”。尤其是在一些传奇小说里边,行侠仗义的往往都不是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是什么出身高贵的人,都是一些平民百姓。反而那些忘恩负义的,大多都是受过教育的。当然我们在这里也不是一概而论,也就是说君子和小人的划分,有时候并不绝对。
我们回到文本上来看什么叫“怀”。“怀”,我们现在理解就是怀抱,怀揣。一般呢,都是把一个比较珍贵的东西,始终惦记称作是“怀”。比如我们怀念什么,怀想什么。但是在这里,我觉得把它理解成关注就更恰当一些。
那君子“怀”的是“德”,他关注的重点是德行。而小人关注的呢,是“土”。关于“土”的理解呢,有两种,一种是故土,就是家乡。一个君子放眼世界,关注的是未来,怀揣的是理想。而小人呢,多是故土难离。
或者,有人把“土”理解成财富。我们知道,在奴隶制时期乃至到封建社会,土地都是一个人立身活命的根本,把它理解成财富也未尝不可。但是,这样就和后面的“惠”矛盾了,就冲突了。所以我觉得呢,还是把它理解成故土家乡更合理一些。
我们知道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期,各国的疆域并不稳定,而不断的在变化,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移民现象。就是一个人他的出生地、成长地和他做官的地方,并不一样。人口流动呢,是比较充分的。所以孔子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思考,就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怀德”就是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背井离乡,到各地去闯荡,去建功立业;所以呢,是四海为家,到哪儿都可以。而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呢?只喜欢过自己的小日子,实现自己的小幸福;就是我们过去讲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那这就是“怀土”。
所以我们说,在这一章里的君子也好,小人也罢,只是体现了不同人他的格局和境界不一样,我们不能说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自己的梦想。梦想呢,有大有小,有近有远,只是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不同选择。
“怀德”之人,他四处开拓,那怀土之人呢,他守护家园,我们很难说哪个高,哪个低,哪个对,哪个错。同样,“君子怀刑,小人怀慧”,就是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君子首先想到的这事违法不违法,会不会因此受到惩罚?
比如我们生活中时常出现的非法集资问题,有的人一看年化收益30%,那就蠢蠢欲动。因为他脑子里想的都是收益。但是君子呢,首先考虑的这种方式是不是违法,面对这种高息的诱惑,他会拒绝。所以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巨大利益的时候,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想一想会不会有惩罚在背后等待。因为你看到的是利润,而别人看到的是你的本金。
我知道有时候举现实中的例子呢,容易得罪人,说不定就踩着谁的尾巴了。所以我们举例子呢,尽量举历史上的例子。比如项羽,进入咸阳城以后,他的谋士就劝项羽在咸阳称帝。而项羽呢,却一心要回到江东,还振振有词,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我现在混到了,混发了,如果不回到故乡,就好像穿着豪华的衣服在半夜里行走,没人知道。所以他脑子里想的不是在哪儿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也考虑的不是在哪利于天下的安定,他只想在自己的老家出出名。还有某个地产商在老家以自己的名字建了一个希望小学,给自己的父母又修建了大的坟地,这就是典型的“小人怀土”,其结局不言之明。
那苏东坡和项羽呢,就完全不一样了。苏东坡每一次被贬,无论贬到哪儿,都把那里变成了自己的故乡。我们看今天的惠州,有东坡故里;在海南的儋州,也有东坡故里;在湖北的黄州,也有东坡故里。各地人都把苏东坡当成了自己人。当然,苏东坡也把每一处被贬的地方当做自己安心守护的家乡。因为他想的是德行,是自己的理想。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君子和小人不是用来把人分成两类的,小人也不是用来骂人的词汇。他实际上是两种精神状态,没有好与坏,高与低之分。只是一个人他根据自己的出身、经历、学识、眼光而选择的不同的道路。当然我们也希望自己呢,能提高君子的成分,减少小人的成分,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杨伯峻注解

孙中兴详解〔摘〕

孔子说:“君子如果念念不忘的都是怎么德泽人民,人民就不会想离开故土;君子若是念念不忘的都是怎么处罚人民,小人就只会期盼能够出现施惠给他的君子。”

“怀”是“安也”(孔安国、皇侃、邢昺),“思念也”(《尔雅·释诂》《说文解字》、朱子),“归也”(俞樾、戴望)。其实恐怕都不如说是“念念不忘”,或甚至可以说是“终极关怀”。

“德”字古注都很有默契不做解释,到了朱子才说“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刘宝楠引证《管子·心术》“化育万物谓之德”以及《正篇》“爱之生之,养之成之,利民不德(施德于民而不自居有德),天下亲之曰德”。

“土”,孔安国和邢昺都说是“重迁也”,就是我们现在还说的“安土重迁”;朱子说“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就是“不愿离开家乡”。

“刑”,“法也”(孔安国、皇侃、邢昺),朱子说“怀刑,谓畏法”。

“惠”,包咸和邢昺都说是“恩惠也”;皇侃说是“恩惠利人也”;朱子说:“怀惠,谓贪利”。我想“惠”应该是“君上给下民的恩惠”,或是从人民的立场来看,是“有利于自己生活的各种福利措施”。

俞樾:“此章以怀德、怀刑对举相形,欲在位之君子不任刑而任德也。”

相关文章

  • 《论语》讲堂留影62

    2023-10-10 六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 读书笔记|《论语》之无友不如己者

    上一篇|《论语》之贤贤易色[https://www.jianshu.com/p/0dc16d77f349] 《论语...

  • 欢迎关注《论语大讲堂》和《三笑集》

    《论语大讲堂》发表友友们关于《论语》的解读和学习笔记,各抒己见,一起学《论语》。 《三笑集》发表友友们关于儒、释、...

  • 学习《论语》(77)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有志于道的人,却以粗糙的衣服和简陋的饮食为耻辱...

  • 【77】《论语》(为政)

    《为政》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 ...

  • 77/180 论语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

  • 《论语》77:辩论

    【原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 子厚论语讲堂

    语文百群读书会讲座076期 主题:《论语·八佾第三》上 时间:3月29日周四20:00-21:00 主讲:子厚(博...

  • 《论语》日日谈 第77期

    《论语》日日谈 第77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①,仁者乐山。知者动,...

  • 读《论语》有感

    高中语文老师酷爱读《论语》,还曾多次赴北京听《论语》讲堂,即使在高三那样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还抽出几节课来给我们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7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wb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