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的中国超市里面买东西,从中国来的包装食品上面通常都会一张英文标签,标注营养成分和使用的原材料等内容。其实这些食品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才会买,贴不贴英文标签有什么关系呢?前面一篇文章提到过,营养成分和原料是加拿大法律规定在食品包装上必须明确标注的内容,所以这些英文标签一定程度上是给食品检验人员看的。但是也不尽然,有的时候我发现英文标签并不是按照中文一对一翻译过来的,原因在于各个国家对于标签内容有不同的规定。
营养成分表(Nutrition Facts Table)
中国现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强制要求标注的内容不是很多,只有能量和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两类共五项。而加拿大则要求标注13项核心营养素(core nutrients),包括脂肪(fat),饱和脂肪(saturated fat),反式脂肪(trans fat),胆固醇(cholesterol),钠(sodium),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纤维(fibre),糖(sugar),蛋白质(protein),维生素A(vitamin A),维生素C(vitamin C),钙(calcium)和铁(iron)。同时,营养成分表中还必须标注每项营养素的数量及其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 Daily Value)。蛋白质、糖和胆固醇三项例外,不要求标注百分比。官方提供的解释是普通加拿大人每天的膳食中包含足够的蛋白质,因此不需要标注;而糖和胆固醇则没有基于科学标准的推荐值。
在胆固醇这一点上,最早实行食品营养标签制度的美国有不同的看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把营养成分分成需要限制摄入的成分、需要保证足量摄入的成分和不作指引的成分三大类。需要限制的包括脂肪、胆固醇和钠,而鼓励的则是纤维、维生素A、C、钙和铁。与加拿大一样,对糖和蛋白质不作指引。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营养标签提出过指导性的意见,其目的是鼓励健康饮食。而各国制定的标签要求之所以不同也是根据每个国家居民的膳食结构的特点做出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显然,了解一点相关规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均衡摄入各种营养成分。
配料表(Ingredients)
食品原料的学问就更大了,要是不懂相关规定,很容易被包装上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词语忽悠。
不论加拿大、中国还是其他地方,大多数国家都要求预包装食品在醒目位置标注配料表(List of Ingredients)。如果留意一下英文中使用的词语,你就会发现营养成分通常是以表格(Table)的形式出现,而配料则是一个清单(List),这是因为包装上通常只列举所有原料而不标注每种原料的分量。举个例子,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食品外包装上经常会使用“真正水果制造Made with real fruits”等宣传语,但这话真实的意思可能是配料中加入了一点点真正的水果,但并不表示水果是主要原料。怎么判断呢?关注一下各种原材料在配料表中出现的次序就知道了。各国的法律在这一点上基本一致,就是要求配料表中的原材料按照重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中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还进一步规定如果厂家在食品标签上特别强调该产品含有或不含有某种原料,则要求在配料表中标注这些原料的含量。加拿大则规定如果某种成分含量过低则不允许在包装上强调该成分。
另外,如果使用复合原料,还需要在后面的括号中标注该复合原料的组成成分。比如在加拿大的食品标签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字样:“Enriched flour (wheat, flour, niacin, riboflavin, folic acid)增强面粉(小麦、面粉、烟酸、核黄素、叶酸)”。原料中如果使用植物油,中国的标准不要求标注使用的是哪种油,而加拿大由于大量存在对花生过敏的人群故而要求花生油(Peanut oil)必须明确标注。经过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可以提高食品的酥脆程度、延长保质期,在食品工业中被大量使用。同时,由于成本的优势和消费者闻动物脂肪色变的心态,氢化植物油还用来取代黄油等动物油脂。冲咖啡用的植脂末、做点心用的人造奶油等都是氢化植物油(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由于氢化植物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trans fat),加拿大和中国都要求在配料表中明确标识“氢化hydrogenated”或“部分氢化partially hydrogenated”。
过敏源(Allergen)
中国不强制要求标注过敏原。加拿大卫生部列举了10类最主要的过敏源,要求在配料表中明确标识或者专项列出,包括花生(peanut),鸡蛋(egg),大豆(soy),芝麻(sesame seeds),牛奶(milk) ,海鲜(seafood),坚果(tree nuts),亚硫酸盐(sulphites),小麦(wheat)和芥末(mustard)。
过敏在北美有多严重?有过一个新闻,一个妈妈在咖啡店里买了一个甜甜圈(donut)给小孩吃,小孩对花生过敏,因此妈妈特意买了不含花生的甜甜圈。但是店员和这位妈妈都没有注意到,甜甜圈在货架上曾经碰到过其它含有花生成分的点心,小孩吃了以后过敏反应严重导致不治身亡。了解了这问题的严重性,就不难理解去年美国大选期间治疗过敏的急救药物Epi-pen涨价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几乎影响政局的重大话题。出于对这方面法律风险的顾忌,现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很多食品标签上会使用“May Contain(可能含有)”这样的字样来提示消费者产品生产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到致敏物质。有的食品包装上直接写上生产此产品的生产线可能用来生产含有花生、坚果等致敏物质的产品(This product is made on a product line that may process products that contain peanuts, tree nuts etc.)。过敏现象在小孩中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成年人,因此有些专门生产儿童食品的厂家会特意强调他们的生产线保证不生产含有过敏物质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售价通常也会高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网站,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Australia New Zealand Food Standards网站,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网站,英国食品标准局Food Standards Agency网站,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