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61636/7a5e70840a19d39d.jpeg)
前些天在医院门口看到一耄耋老人手执一束青草,细看才恍惚原是端午要到了。虽然很久之前就在盼着这个三日休假,然而看到菖蒲才实实在在感觉到要来的是端午节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1636/1c9784cf9822c549.jpeg)
菖蒲,叶剑戟状,端午时节常与艾蒿兰草等结束悬于门上,寓驱毒避邪。菖蒲闻着一股有别于艾叶的另一种草香,有人说类似柠檬香,也因着这个香气,有了驱蚊去虫的功效。在潮湿温润山石丛林的西南边陲,这束兰草从端午直挂完一整个夏天。
和菖蒲一起在这一日带给岭南盛夏的还有一种叫灰水粽的粽子,又称凉粽。用苦楝树的枝叶烧制的灰在竹制器皿里清水冲虑而得的棕黄色的虑水浸泡糯米,外包苇叶捆扎制成长条棍状,煮出来的粽子呈棕黄色或是淡黄色,入口爽滑醇香,蘸着白糖或者蜂蜜,因独有一股草木灰的清香,甜而不腻。灰水粽一般是不放馅料的,我曾向母亲抱怨说怎么不在粽子中放些豆沙莲蓉什么的,我上回吃的谁谁家的有陷的凉粽可好吃了。母亲嗤我不会吃吃不懂正宗的好东西,如今我终是知道为什么了,后入的馅料恐会混俗了这股于繁复工艺中换来的草木香呀。
端午的袅袅炊烟中除了草木灰的清香,还有五色米的饭香。壮家人十分喜欢五色米饭,红黄乌紫白,寓意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四月八,清明端午家家户户都会炊制。汉家的入乡随俗,各族的日濡月染,五色米饭最终成了一个地域的象征。我们家常做的是乌米饭。上山采集的枫叶捣碎入水浸泡冲虑,放入糯米浸染上色,最后将乌米蒸熟即可得食。壮家视枫叶如桃木,可除邪避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也不知真假,总归每种时令小吃总有它存在的道理。这就又制成另一种带木香的节日吃食。可惜的是这么些年来虽久闻五色米饭的大名,却一直没有机会将五色吃全了,单漏了同为红兰草染就的红色和紫色。乌米饭的味道相比黄米饭要浓,特有一种生木叶的滋味,吃的多了我也是不大喜欢的。母亲却很是喜欢这个味道,常在这一天托邻里或是回乡间要来这特制的黑水做乌米饭。
记忆里奶奶倒没有常做乌米饭,只简单烧了些白糯米饭了事。奶奶对另一件事情好像要更在意些。这天奶奶会起早赶集,在集里逛一圈带回节日里需要的食材草木等物什,同时带回来的还有一包雄黄。奶奶将雄黄混入白酒中把我叫来浇在我的脚上,酒中尚未来得及混融的粉末顺水流下粘在我的脚底板上,好像刚踩了沙子没有洗脚就穿鞋,感觉很不爽利,我又急不可耐地要跑出门去撒野,奶奶一边浇酒还一边不急不缓地念念有词,使得这一节日仪式让我感到像是在受万蚁挠心的刑罚。别家的小伙伴有胆大的出门就用流水冲净了,可我每次受完邢,奶奶总这样作结:得啦,这样那些蛇啊蜈蚣啊蟾蜍啊蜱须啊(并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只知道会喷毒汁,似乎是壁虎,可壁虎会喷毒汁怎么我断了多少条虎尾都没被反击过?)都不来咬你啦,老虎都不敢来咬你啦(好的奶奶,我不洗脚了还不成吗(இωஇ ))。事实证明被浇了雄黄酒的我莫名感觉有了护身符,在野地里跑起来遇妖降妖遇鬼吓鬼。于是雄黄酒成了一年中有着最毒的太阳最毒的虫蛇的这一天里,叫我又爱又恨的东西。
野地里撒欢回来怕会带上邪气病疫,比如白娘子附身蜈蚣精撒尿什么的,于是要用艾叶兰草汤浴去污,洗净。那时候的水桶还能装下小小的我,滤不净的草叶枝条在热水里沉浮,蒸腾散溢出五毒恶日的夕阳余晖里最初的温凉。夜幕临了我才想起还没来得及去东湖看龙舟竞渡,岸上定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叫卖荷花莲蓬吧,田田荷叶青青莲子呢,真叫人懊丧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1636/84fa6f9d764601d5.jpg)
末了,这一天结束在奶奶轻摇的蒲葵扇里,迷迷糊糊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拍搅动着满屋的草木清香,伴着漫天繁星洒下的一地银光,屋外墙角下瓜果黍稷的隐隐絮语,街巷流水一般此起彼落的犬吠不惊,水塘里蛙声阵阵虫鸣声声都摇摇晃晃地飘入了梦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