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本来就处在二元对立的世界,再加上当今更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故人与人之间难免会由于立场不同而发生争执。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争执的双方几乎没有谁会妥协。如果存在妥协,大概只有一种可能,从外在看好像是:对,你说的都对。而本意则是:算了,懒得跟你说。
实际上,只要发生争执,确实争不出个谁对谁错。尤其在当今这种“极度包容”的社会,即便与主流思想完全相左的价值观,也同样会有一大群粉丝追捧。是非对错,自有法律与因果论断,我辈何苦愤世嫉俗,自寻烦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争辩出来的真理,只有争辩出来的口才。看似争赢了,实际上不同意的还是不同意,只是多了一些立场相同的人罢了。
老子言: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乃深谙此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只要有立场,就绝对有分歧。但若无立场,便无原则,更难立身。故唯有坚守信念,并能通权达变,且当提升自身定力,不为外物所动,方能真正与世无争,随时自得其乐。
只要想争,即便是恶人,也可以找到一万种理由。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想从不完美中找漏洞,岂不易如反掌?孟子言: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此言诚是也。
这个世界上有少数人在干实事,很多人却似乎闲着没事。干实事的人难免会犯错误,而闲着没事的人刚好挑毛病,找乐子。所谓东家短,西家长,就自家挖掘机最强。
修女特蕾莎一生以帮助穷人为使命,依旧有人自作聪明地挑毛病:“你帮助这些人有什么意义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特蕾莎微笑着说:“你说的对,可是我的穷人们现在还拿不动鱼竿呢,等他们能够拿得动的时候,我可以请你们来教他们钓鱼。”
吃饱了撑的可以多看点书,书读得越多,越会发现自身之渺小,就不会四处看不惯了。正如科学家牛顿所言: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可我自己认为,我好像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捡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而展现在我面前的则是完全未被探明的真理之海。
毫无疑问,凡有争执,无非是各执一端,咬定青山不放松。实际上,从整体来看,皆是盲人摸象罢了,抱着个大腿就贬斥拉着尾巴的那位。尤其中国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单靠争“名词”也能争个一困方休。
与其沉浸在无聊的争执当中,不如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上,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人微言轻时,再高大上的话都会显得软弱无力;一旦功成名就,再低俗的话都是那般具有说服力。
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再优秀,总有跟你立场不同的人,也绝对有更多与你立场相同的人。君子但求问心无愧,与志同者乐,与相左者和。将良好的口才用来鼓励他人,赞美他人,关心他人,多些正能量的话,少一点争执,少造点口业。
话不投机半句多,观点不同一笑过。
一次同学聚会,一位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甲同学,见到那位弘扬传统文化多年的乙同学,顿时心生傲慢,故意想嘲弄一下乙同学。
于是,在大家吃饭的时候便高谈阔论起来:“时代不同了,仁兄还在守株待兔吗?儒家的纲常伦理只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控制人民的手段,传统文化已是过时的残渣病菌,宗教也不过是人民的鸦片……”
甲同学兴致高昂地说了半天,乙同学始终不动声色地看着他把话说完。然后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我触犯了哪条法律吗?”
甲同学尴尬地说:“那倒没有……”
乙同学笑着说:“那大家吃菜吧……”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争来争去无聊事,该吃该喝戏一出。
人生到头同条道,谁对谁错都得走;
但求此心得光明,梦里琐碎任他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