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 • 茶茶故事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雪沫乳花浮午盏:透过《知否》回望北宋茶事美学

雪沫乳花浮午盏:透过《知否》回望北宋茶事美学

作者: 于仰之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5:26 被阅读14次

    近期,由正午阳光班底制作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在一片热议声中落下帷幕,《知否》的同名原著小说将故事设定在一个架空的历史朝代,而电视剧则将时代背景贴近了那个古朴雅致、细腻简约的北宋。剧中古色古香的家具陈设,点茶、插花、焚香、挂画等艺术形式,从大宅府邸到街头巷瓦,加上低饱和度的色调,高度还原了清淡雅致的北宋生活场景。其中,“茶”贯穿于整部剧的日常生活,点茶技艺一一回顾了宋人生活美学。

    茶兴于唐,盛于宋。宋风儒雅,宋茶也讲究风雅。剧中,盛家姑娘们首先要学的,便是点茶。点茶是宋代的主要饮茶方式,点茶是将团茶碾研成末后,置于茶盏,然后持汤瓶注汤,以茶筅击拂搅拌而后饮用。点茶极重视茶汤的乳花泡沫,苏轼茶词中多有记载,如《西江月·茶词》“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十拍子·暮秋》“玉粉旋烹茶乳”,《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雪沫乳花浮午盏”等。以茶筅击打茶汤,使茶汤泛起泡沫,颜色逐渐从翠绿、奶绿到奶白,十分推崇茶汤的色泽和茶沫咬盏的持久性。

    北宋时期,随着经济的繁盛和文风兴盛,点茶在娱乐方面又进一步发展为斗茶。斗茶名曰斗,实际上是一种评比茶的质量和点茶技艺的方式,并逐渐演变成一种茶俗。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道“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生动描绘了当时斗茶的情景。

    依据点茶技法的特点,斗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汤色和水痕。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如果茶末碾研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则茶沫可紧咬茶盏,久聚不散,形成咬盏最佳的效果,反之,如果不能咬盏,则茶沫会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之处便会出现水痕,水痕出现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北宋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体现了宋人饮茶的雅趣,它不仅是一种娱乐,一种竞技,更是一种艺术追求。茶俗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承,也是精神活动的传承。物质的享受,精神的愉悦,构成了北宋茶俗特质的两极。

    因汤色的纯白和咬盏的持久是斗茶胜负的两大关键因素,则斗茶过程中使用的茶具便显得尤为重要。北宋斗茶所用茶具大多为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福建的“建盏”,表面涂有黑色釉质,黑色的釉面可以在斗茶时轻易观察茶面上白色茶沫的变化;底小口大、饱满规整的圆形设计为汤面茶沫的咬盏提供了便利,同时易于茶香的散发。

    建窑的黑釉兔毫盏是最为流行的品种,内壁有兔毫般的花纹,与洁白的茶汤相映成趣,《知否》中时不时被各位娘子、姑娘、公子捧出来喝茶的便是黑釉兔毫盏。北宋尚雅,不得不提的另一款茶具就是青白瓷茶具,青白瓷茶具制作精良,釉色淡雅,主要包括托盏、斗笠碗、壶等,其中最为讲究的当属托盏,上面放置茶盏,下面为茶托,造型优美,且多有精美的刻花和印花纹饰。剧中盛家和顾家的茶席饭桌上亦时常出现,是日常饮茶的主要茶具之一。

    北宋作为一个文人时代,浪漫平淡的心绪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精神特征,饮茶文化和饮茶艺术体现了传统的茶道精神和茶道精髓,加上佛、儒、道各种文化的融合发展,使得饮茶向清、纯、隐、匿方向发展。细碎到生活里的北宋诸项茶事背后不仅是宋人见心见性、修炼自身,更是整个社会审美观的缩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沫乳花浮午盏:透过《知否》回望北宋茶事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og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