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昨天简书官方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我们为什么怀念高考》,是从“大脑习惯遗忘痛苦”这个规律说的,是一个有趣的角度,但我觉得这个话题还可以有更多的视角。
出去留学的人大概都会有这么一个认识:
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和文化里你最先深入学习到的其实是你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更简单一点是:
我们看到出去留学的同学在一阵短暂的新鲜感过后,便是疯狂地怀念家乡的食物。
这是离开熟悉的环境后修正了以前的认知偏差,从而产生了“怀念”情结。
我们怀念高中其实一个类似的道理,因为我们后来发现:
大学或者工作并非当初想象中那么美好,而高中并非当时想的那样辛苦。
想想我们高中的时候是怎样幻想大学生活的:
扔掉又丑又破的校服,穿自己喜爱的衣服;扔掉无尽的题集和试卷,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用再压抑自己的感情,谈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不用再过两点一线的生活,开启一次又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真正进入大学后你也许会发现:
你穿上了喜爱的彪马了,却发现别人开上了宝马,家境与财富的攀比竟忽然显现;你扔掉了试卷和题集了,却发现更努力的人在为大学绩点、留学、保研进行更疯狂的学习;你梦想着谈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却发现经营一段感情远比想象中复杂无数倍;你不用再过两点一线的生活了,却发现自己一度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标,发现自己开始怀念高中的时候父母在家准备的那些饭菜。
以上,当然不是所有人的状态,但开始怀念高中的那些人大概会经历过这样一个状态。
工作以后的世界就更复杂了,复杂了便会怀念简单与纯粹。
所以,我们怀念高中,其实是怀念这么几个方面:
1.清楚明了的人生目标,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
高中那时候的人生目标就是高考,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每一个人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学习。高考过后,你选择哪个城市/国家,选择什么专业,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尚未确定的,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
而大学或工作后,很多人选择了一种专业、获得了一份工作,似乎人生成了定数,激情与梦想慢慢退去。所以说,“确定的目标”与“未来具有更多可能性”才是隐藏在我们心中对高中的一种怀念。
2.坚持努力的人生态度,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
那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父母、老师在不断鼓励你,同学在课堂上、成绩上、行动上互相激励、彼此共同进步,这种天然而然的群体认同感与共同成长的氛围你在后来的日子里很难再遇到了。大学里,有人玩转社团、有人沉迷游戏、有人泡上图书馆、有人专注做考霸,没有人不断鼓励你要“坚持努力”了,你要学会的是自学与自我成长。
我们开始认识到“坚持努力”原来是那么可贵的人生态度,怀念高中那种昂扬向上的感觉。
3.朋友之上的同桌情谊,下课后十分钟的恋爱
图片来源网络“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同桌之间亲密无间、小打小闹的感觉,总有很多“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情愫,又或者是“嘴上说嫌弃,心里却开心得很”的情感,在以后的日子里再也不可能拥有了,失去了就会想要怀念。
又或者是《那些年》里说的“那天晚上满天星星,平行时空下的约定”;也可能是小幸运里描述的“爱上你的时候还不懂感情,离别了才觉得刻骨铭心”。
每个人都有这一段青春,无论怎么谱写,都会在心中留下一段独特、优美、难忘的旋律。
4.只拼成绩的竞争规则,学习能力被充分肯定
涉世未深的我们,很容易误解这个社会的竞争法则,直到大学、工作以后,慢慢认识到,平等从来不是社会的规则,人生而不平等,财富、地位、颜值、智慧、运气,你会认识到你也许努力到人生终点也赶不上一些人的起点,你会开始怀念高中那种只拼成绩的竞争规则,有几分学习能力就得到几分肯定,我跟你,最大差距不过试卷上的那些分数。后来,我们就明白了,社会规则远比这复杂。
但有一点,跟高考一样,努力总是能带来好运的。
图片来源网络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