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时代的科举考试几乎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现在听来,有些人也许觉得不置可否,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庭的现状来说,读书确实是唯一的出路。不过读书最可悲的地方也许在于花了很多钱,读了十几年,最后连工作都找不到一份。
大学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未来的工作做准备,不管大学时间如何度过,到了毕业的关口,每个人都不得不自谋生路,而社会只会为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买单。有些人往往这时就感觉一生已经废了。因为回头审视才发现啥都没学会。以致上学没能成为很多人的出路,反倒是以一种相对"高级"的方式走入了绝境。
这与传统科举考试读书读废的人没什么差别。一个人考了几十年结果次次落榜,而且科举制度所规定的都是僵硬固化的考试内容,于现实毫无用处,不能解决任何实在的问题,甚至连修身养性都谈不上。就好比专业没学好,文凭一般般,身无一技之长,那么对于社会来说也同样是‘无用’之人。
曾国藩其弟曾国华便是读书读到彻底报废的代表,一开始展现出了惊人的学识和才华,可是接连几次落榜之后,意志日趋消沉,留住曾国藩北京家中,竟然两年不曾动笔写作,精神上的溃败,最后是行为上的堕落。而且自身总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大有‘怀才不遇’之感,以致最后为亲人所嫌,为乡人所恶。
曾国藩一直向家人强调读书重在明理知事、学习处事治事的哲学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曾国华听不进去,但是曾国藩最小的弟弟曾国葆愿意听,所以在一次科考失利之后,曾国葆转而求之于‘经世致用’之学,只是命途多舛,经商不顺,后续统兵打仗又是溃不成军,虽然没有像曾国华那样自我放逐,只是经此大挫,自此一两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不出门,心理同样被彻底的击垮。
一个人若是没有真才实学,若是没有可证明自己的作品,那么想要创造价值,想要为人所认可,也是有心无力。纵使曾国华和曾国葆有大哥曾国藩的提携和帮衬,可仍旧没有做出特别的功绩,反而双双殒命于军中。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别人能够帮的了一时,但是帮不了一世。
曾国华和曾国葆看上去就像是专业没学好,学历一般般的人,他们之中一个自视甚高却也英气渐丧,另一个谦虚肯干可是一次大挫也再难自我振作,然后混混不可终日,亲嫌邻弃,人人避而远之。后来他们发现仗着曾国藩还有一点资源和背景,于是就此还想有一番作为,所以一入湘军就是一方统帅。因而要是没专业,没学历,那么自家得要有背景、有资源才可能有所作为,否则连养活自己都难,毕竟十几年求学路毫无长进,那能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结果都是缓慢到来的,正是三年前的自己决定了现在的自己,而又是现在的自己决定了三年后的自己将去向哪里。不是说正能量也不是打鸡血,道理说一说很容易,只是功不唐捐,只是每个人在结果还没有到来之前,都确切的曾有机会改善自我的处境,都能让自己目前的状况更好一点。结果到来之际,那就成了既定的事实。只能选择接受或是自我逃避,人们不可能再妄图去改变结果。
大学四年之后才幡然悔悟专业没学好,学历太一般,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因为四年前本就应该对自己说:"没考上好大学怎么办?"而在高中生活开始之际就应该对自己说:"没考上重点高中怎么办?"所以站在择业的关口,最重要的是余生不要再问同样性质的问题。
此时所用做的便是竭尽可能的整理自己所有的资源,将自我所有的优势打包成一个产品与外界交互。至少自我还有一个学历,聊胜于无,至少自我还知道反思,至少还有一些工作并没有太高的门槛,至少此刻的行动要比此刻自我堕落和无所作为三年之后的样子要强。
读书本来是一条出路,但是很多人硬生生把它走成了绝路。而大多数人连堕落和消沉的资格都不具备,因为他们还需要养活自己,求生的本能会驱使一个人行动,在生存问题面前,一个人很可能会成为他过往最看不起的人。
然而走出这一条绝路,又走入另一条绝路,最终到了绝望的关卡又会冒出同样性质的问题,又会同样茫然若失,不知何去何从。
可是站在择业的关口,余生的路还很长,也许当自己问出‘专业没学好’的时候,不由就会暗自忖度四年前认真学习、用点心多做事就好了,其实这就是答案,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多做点事,否则下一个四年,下下个四年,还是会有同样的疑问,还是会暗自忖度当初多多学习、认真做事那就好了。
读书重在明理,要通过先贤文字,体会修身为人之道,领悟办事处世之方,才能有益于己,有益于世。勿以考卷误终身。
作者|花布衣
文图|《末代皇帝》剧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