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习之中庸》睨而视之

作者: 如是秋山 | 来源:发表于2019-10-15 19:23 被阅读0次
【原文】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章句】睨,研计反。诗豳风伐柯之篇。柯,斧柄。则,法也。睨,邪视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然犹有彼此之别,故伐者视之犹以为远也。若以人治人,则所以为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初无彼此之别。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盖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也。张子所谓“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是也。

【评析】用斧子斫斧柄啊斫斧柄啊,看着手上的斧柄照样子做就可以了,样子就在手上。但是我们细细思量之,还是要注意的。斧头的开槽大小一样吗?树木的材质一样吗?是干树木还是湿树木啊?虽然有取法的模板,但是实际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这就需要细致而深入的格物、观察研究。而这种格物、观察研究,是在一种“睨而视之”下完成的,是一种不经意,不刻意又能洞察入微。睨视是一种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恰如慧能所言“于相而离相,于念而无念”的状态。只有这样“执柯以伐柯”才能真正地远,能由近及远,能由此及彼,能由小及大,由一点及全体,于是就有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从做斧柄,上出到“君子治理之道”,上出到“道的实践”,这个“睨视”,在不经意之间,倒成了“道之入口”,这不就是“道不远人”之谓吗?

相关文章

  • 《经典研习之中庸》睨而视之

    【原文】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章句】睨,研计反...

  •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原文: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选自《中庸》 译文: 诗...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2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2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

  • 道不远人「读《中庸》有感」

    原文:子曰:「道不远人。人之未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

  • 净土诗(明)楚石

    儒者之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说者曰,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信斯言也,吾宗念佛,唯我自心。心欲见佛,佛...

  • 孙子兵法2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视之不用 近而视之不远 远而视之不近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強而避之 怒...

  • 中庸-27

    原文:《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概要:《诗经》...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0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10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

  • 晨读《中庸》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②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

  • 《中庸》译文集 十二 道不远人

    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研习之中庸》睨而视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qemctx.html